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飞 《今日科苑》2010,(8):357-357
目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纳入了我国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但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却持否定态度。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不同规定,给司法实践造成了矛盾与困惑,为了协调法律体系内部的矛盾,也使被害人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护,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李晓山  张海成 《金秋科苑》2009,(16):283-284
当今的社会有很多犯罪行为往往会造成多重危害后果,既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使其精神受到损害。但是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受害人对犯罪行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却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相关的规定在立法上互有矛盾而且有很多漏洞,且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现实情况,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给被害人及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而且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应该逐步的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晓山  张海成 《今日科苑》2009,(16):283-284
当今的社会有很多犯罪行为往往会造成多重危害后果,既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使其精神受到损害。但是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受害人对犯罪行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却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相关的规定在立法上互有矛盾而且有很多漏洞,且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现实情况,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给被害人及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而且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应该逐步的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还很不完善。本文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是人类思维中存在的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二者却极易混淆.基于此,本文将在对二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意义判断--形式分析--实践验证"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区分标准来严格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从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和谐思维"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立法较晚,法律规定不全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角度进行初探,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立法较晚,法律规定不全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角度进行初探,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纳入我国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被害人在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时,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但当被告人的侵权行为涉嫌犯罪时,被害人因该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却得不到我国刑事法律救济.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不同规定,给司法实践造成矛盾与困惑.这种格局使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损害了司法公正,也有违立法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王晶 《科教文汇》2007,(3S):202-202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是人类思维中存在的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二者却极易混淆。基于此,本文将在对二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意义判断——形式分析——实践验证”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区分标准来严格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从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和谐思维”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杜尔伯特县检察院积极探索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追求人性化办案的新境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既有力打击犯罪,又缩小社会矛盾,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检调对接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调处当事人之间的刑事、民事纠纷,有效化解检察环节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在适  相似文献   

12.
搜查是侦查行为的一种,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力。本文拟从我国搜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强调我国应建立完善的有证搜查制度,并借鉴国外有关有证搜查的立法,对我国有证搜查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些许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当今对悖论问题的流行观点从定义及其与逻辑矛盾和辨证矛盾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指出时下定义的缺陷并简要概括出悖论的主要特点;分析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的区别并得出辩证矛盾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矛盾,悖论内存在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4.
胡亭 《科教文汇》2008,(2):127-127
侵害胎儿利益的侵权行为,与一般的侵害人身权行为相较具有特殊性,在此种侵害行为中,胎儿的身体、健康等利益会遭到侵害。对此,应当在人身利益延伸保护的基础上,对胎儿活体出生后的损害进行特殊救济。  相似文献   

15.
洪文涛 《金秋科苑》2009,(10):184-184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无论是对现实的司法实践,还是对我国未来的民事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精神损害的产生、现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功能和赔偿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未来的民事侵权法律应当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统一标准,重视精神损害赔偿的现实意义,以为将来民法典的制定垫定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温少展 《大众科技》2010,(10):207-20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解决人才选拔和使用制度与人才培养战略的矛盾,教育评价制度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矛盾,教育教学战略转型与教师素质的矛盾;破除学历崇拜和"唯分数论",形成唯才是举的社会机制和氛围,为素质教育提供条件;在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指导下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激活素质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训教师,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无论是对现实的司法实践,还是对我国未来的民事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精神损害的产生、现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功能和赔偿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未来的民事侵权法律应当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统一标准,重视精神损害赔偿的现实意义,以为将来民法典的制定垫定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侵害胎儿利益的侵权行为,与一般的侵害人身权行为相较具有特殊性,在此种侵害行为中,胎儿的身体、健康等利益会遭到侵害。对此,应当在人身利益延伸保护的基础上,对胎儿活体出生后的损害进行特殊救济。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中首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一规定填补了以往婚姻法在离婚救济制度上的空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这一制度认识的逐步深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了举证难、法不得用的尴尬境遇,违背了这一制度的立法本意。笔者从法律实务的角度,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通过协商民主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可以增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效果,建立劳资共赢的工资协商制度,增强各级党政组织公信力,减少恶性群体事件发生,对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