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小孩儿3岁时,犹太父母就开始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父母让他们知道,钱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钱是怎么赚来的。7岁时他们得看得懂商品价格。8岁时父母教他们通过打工来赚钱,用劳力换取报酬,并教他们把钱存在银行里,让孩子从小养成  相似文献   

2.
美国孩子十分精明,无论是购物还是算账,都要比东方国家的孩子强。十五、六岁如果必要的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大都不成问题。而东方社会的孩子往往还依赖父母。美国孩子的生存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父母细心调教的结果。美国人教孩子理财有一套循序渐进的规则。家长们在小孩3岁时就开步走,进行花钱教育。小孩3岁,父母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他们金钱的重要作用,但来之不易。4岁,让孩子知道钱的面额,并让他们知道,钱虽然有用,但不能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必须有所取决。5岁,让小孩知道哪种面额的钱,可买到哪种东西,以…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家长认为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合理使用钱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我们家的主要作法是: 一、教孩子认识钱的用途和来源孩子两三岁时就给他硬币作玩具,让他认识1美分、10美分、50美分和1美元等不同面值的硬币,并告诉他:5美分可以买一个苹果,2美分买一块巧克力,39美分买一盒鸡蛋,很多很多钱就可以买汽车、买房子——让他们知道钱是很有用的东西。大人临上班时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去上班,去挣钱,不上班不劳动就没有钱。”公司举办“家庭同乐日”,我们把孩子带去,向他们介绍父母的工作、收入等情况——让她们懂得劳动与金钱的关系,懂得“君子爱财,取之  相似文献   

4.
别小看两三岁的幼儿,他们知道“哭一下”就等于“可以买东西”,而孩子从小观察父母的消费行为,便会知道父母爱不爱花钱、花钱有没有计划。家庭生活中,父母让孩子衣食无忧,却容易忽略教育他对钱的态度。那么,孩子怎知钱为何物?怎知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从小让孩子接触钱。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岁时孩子产生了“我自己来”“我自己能做”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在这个年龄阶段,可以开始教孩子识别各种钱币,最好能为孩子准备一个存钱罐,定期给孩子些小面值的钱币,让孩子存入存钱罐中,给孩子提供一个接触钱的机会。这样,在孩子的头脑中,对钱就会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1,(3):90-91
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有趣 教语言不是枯燥的模仿。父母先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还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十分注重对儿童的经济教育, 美国人教儿童理财有一套循序渐进的规则。为了带领儿童穿越金钱迷信,家长们在小孩3岁时就开始进行花钱教育。五六岁时,会送给孩子存零钱的小粉猪,然后教他们认识钱币和存钱。从12岁起,孩子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银行卡,父母则开始教他们如何理财,指导他们怎样储蓄、管理和使用零钱。在父母教育下,大部分美国儿童能够妥善使用手中的零用钱,而不是随意乱花。  相似文献   

8.
三四岁的孩子能对着实物咿咿呀呀地数1、2、3,四五岁的孩子知道一个苹果加两个苹果是三个苹果,而孩子到了五六岁时,父母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竟然可以脱口说出5 4=9,但同时父母又苦恼,孩子怎么还是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帮助来计算呢。  相似文献   

9.
<正>不是42欧元的金钱问题中国有不少父母,只要力所能及,绝不让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闯祸了,也不惜用金钱和关系网帮助孩子摆平。可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孩子受挫,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解决问题。我一个荷兰朋友18岁的女儿读大学一年级。荷兰大  相似文献   

10.
教孩子学会爱■信阳市七中杨卫平我们的少先队活动,通常是事先做好准备,让队员被动地接受。事实上,也可以搞一些以队员为主体的活动,让他们主动地参加。比如:1.开展“深深的谢意”主题队会,让队员讲述:父母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自己生病时父母怎么忙里忙外;家庭...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2014,(9):26-26
孩子在3岁左右逐渐形成性别意识,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生殖器更加感兴趣,这常让父母感到不安。有的父母希望通过严厉指责来制止孩子对性器官的探索,结果却可能事与愿违父母的过度反应和遮遮掩掩的态度,增加了性器官的神秘感,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2.
怀孕的时候,我读了一些美国的育儿书。美国人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与父母分床、分室。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便开始刺激孩子独立自主的欲望。“你想做什么,你可以去做,你可以失败。”到孩子十几岁时,便让他自己开车,自己赚钱,自己作决定……美国人是不  相似文献   

13.
1 教孩子认识钱币。家长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日常所需的物品是用钱买来的,让孩子认识各种面额的钱币,让孩子从小对金钱有客观的认识。2 教孩子学会节约。父母要让孩子了解,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一定要珍惜。在花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3 让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孩子稍大一点时,父母可考虑给他一些零花钱,数目跟同龄人的大致相当,孩子享有零花钱的自主权。父母可以让孩子设立一个“账本”,记录每天都买了些什么。一段时期后,让孩子统计一下,在哪个方面花钱较多。…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一项儿童调查惊人:“父母让我们真心烦”在孩子心里,最让他们烦心的是什么?济南市青少年宫对济南的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200名年龄在3岁到12岁的小朋友道出了让大人们吃惊的答案。问到在家中最烦心的事时,49%的孩子认为“父母唠叨”最让人心烦;20%的孩子认为“大人常打牌、麻将”让人心烦;19%的孩子为父母“很少让自己出去玩,或不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而心烦;15%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抽烟、喝酒”让人烦;14%的孩子对父母“让自己多做作业”感到心烦。即使感到心烦,仍有40%的孩子不敢给家长提意见。给大人提意见会怎么样,他们能接受吗?3%的孩子认为“大人根本听不进”;40%的孩子认为“大人有时能接受”。  相似文献   

15.
毛作祥 《辽宁教育》2013,(4X):39-40
<正>从孩子来到世间,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开始教他说话,教他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习生活的常识,养成基本的习惯。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反过来,孩子是否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呢?家有稚女,我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也常被那种童真和纯美深深震撼。细心静品,倒可以让我们悟出不少生活与教育的真谛。以孩子为师,尊重和发现儿童以孩子为师,并不是让稚气的孩子获得师道的尊严,而是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谦虚,尊重孩子,重新认识和发现孩子。然而,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的"未来规划师"自居,为实现他们一  相似文献   

16.
《敬畏生命》一文,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不太好理解的,父母对儿女的付出、热爱生命、珍爱生命这类话题,他们是不会有深刻认识的。怎样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并珍爱生命呢?我进行了算账”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熟读课文以后,我请每位同学拿出本子与老师一道计算“父母养育一个孩子直到他大学毕业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假如这个孩子大学毕业时23岁,那么,23年来父母为他所花费的钱估算如下:1.读书的学杂费、书本费:A幼儿园、学前班,每学期按200元计,计算3至6岁,平均共计1600元;B小学6年,每学期按400元计,共计4800元;C初中3年,每学期…  相似文献   

17.
滕婧  卢蓓红 《父母必读》2010,(2):113-115
孩子学习舞蹈可以从几岁开始?他的舞蹈课究竟会怎样上?鼓励孩子学习舞蹈.父母应该做些什么……让专业的舞蹈老师来帮你解开疑惑吧。  相似文献   

18.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你会怎么办呢?是带着孩子四处炫耀,让孩子在美丽的光环中虚度时光;还是让孩子从此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前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美国科学家西尔多·冯·卡门就曾是一位神童。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能用心算速算多位数乘法。当时,有人说让小西尔多登台表演,这样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被唾手可得的金钱迷惑。他们没有让孩子成为一个畸形发展的神童,而是让小西尔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他们让小西尔多由学习数学转为学习历史、地理和文学,还坚持让小西尔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20.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2.孩子跌跤,让他自己爬起来。3.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4.让孩子看到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听到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5.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及其它费用。6.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7.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自己挣钱读书。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9.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