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隐性德育课程能有效地发挥对学生德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它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体悟性与深刻性的特点。它对学生具有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规范功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德性水平,帮助完成德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德育课程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组成.隐性德育课程具有情感陶冶、认识导向、行为规范等功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呈现出一种缺失的态势.高等学校构建隐性德育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一个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课程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组成。隐性德育课程具有情感陶冶、认识导向、行为规范等功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呈现出一种缺失的态势。高等学校构建隐性德育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一个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隐性课程的概念是对现代整体教育理念的积极体现,它的引入使人们认识到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隐性课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影响,它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对学生德育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隐性课程与德育的关系、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隐性课程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实现途径等方面,探究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的关系,试图进一步发挥隐性课程在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谈校园隐性文化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显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德育的主渠道。但校园隐性文化的德育功能也不容忽视。校园隐性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隐性文化的核心,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在德育过程中,如果能把校园隐性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结合起来,定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的,校园文化是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探讨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及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等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校园文化来塑造高尚的人、优化社会环境造就文明的人,张扬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德育有—条途径:一是正规课程教育;二是非正式教育:三是隐性课程教育。这里的隐性课程指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同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相对于正规课程.隐性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易使学生接受,学生在其中受到的道德影响也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学校德育课程包含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部分,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的结合,它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累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校隐性德育课程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学校人员以及学生交往中,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和改变学生评价观,优化学校隐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隐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显性课程、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等加以表现。隐性德育包括教师的人格、师生关系、学校文化等方面.并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学术语,但在我国却具有良好的纠正应试教育偏差的纠偏功能, 它要求高校德育课程按照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设计与开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由于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即把德育课程仅仅理解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较为重视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而忽视其他渠道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着德育课程主渠道与其他渠道之间的矛盾、德育课程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矛盾、德育课程结构和层次不清等问题。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树立一种大的德育课程观念,从直接学科德育课程、间接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学校教育物质条件层面的隐性课程、组织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德育课程综合性建设,更好地促进高校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教师人格魅力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显性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政治理论与哲学理论的传授;隐性德育课程则主要是将这些理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或政治观念,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然而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失效性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对显性德育课程考察的同时,隐性德育课程也进入人们的视野。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要素,大致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中包含的隐性德育课程、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与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陈梦瑶 《教师》2012,(14):13-13
隐性课程是高校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关于德育隐性课程的现有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应该扩展至对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探索、对学生德育发展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和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的研究。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包括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和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室文化是一种以教室空间为载体,通过实体环境、规则系统与活动情境向学生传递价值内涵的文化.完美的教室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体现出"载文化人""用情感人""以规导人"的隐性德育功能.指向隐性德育功能实现的教室文化的建构,需要确立"德育本位"的建设基调、凸显"全员参与"的营造主体、优化"软硬兼顾"...  相似文献   

15.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除学科课程外,以内隐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世界大学城是目前国内基于云计算的规模较大的线上教育平台之一.利用世界大学城具有的互动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点开发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既契合隐性德育课程“全天候”“随时随地”“潜隐性”的本征,又强化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从学校德育、岗位德育、自我德育三大德育模块进行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并在环境、制度、情景、心理、文化五大层面充分实现资源集成,最终达到内化其价值观念、规范意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能否从根本上遏止道德滑坡,实现"以德治国"的关键.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重新反思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结构,整体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在改进和加强德育正规课程、显性课程的同时,充分重视和优化非正规课程、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功能互补,尤其要加强隐性课程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文芳 《文教资料》2011,(5):143-146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有多种。隐性课程作为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与正规课程相比,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隐性课程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德育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教育因素,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一个舶来品,1966年杰克逊(P.W.Jackson)在<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德育课程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隐形力量.它在中小学德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学生,是对学生实现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何斌 《高教论坛》2014,(3):11-13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需要我们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校园方化包括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及精神文化,几方面入手,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的隐性影响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