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然 《少年月刊》2010,(9):45-45
一句俗语说得好:“八月桂花遍地香。”每年人秋时节,校园里到处都会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要是遇上秋雨天,桂花更是香味悠远。  相似文献   

2.
《桂花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读着课文,作者的思乡情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因此,笔者将教学重点锁定在"摇花乐"这一场景。紧紧抓住重点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引领学生从"盼摇桂花-享摇桂花-忆摇桂花"中渐行渐进,与文本深层对话,挖  相似文献   

3.
正《桂花雨》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写了"我"童年摇桂花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向读者真实再现了童年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能透过文字,清晰地看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收到了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一、"香"飘十里摇花乐文章中,作者花了不少的文字描写桂花的"香气味儿"。"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  相似文献   

4.
桂花原产四川、云南等地,那里现在还有野生的桂花树。由于它本来长在山岩之间,所以也称“岩桂”;桂花香气远溢,又有“九里香”的别名。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古人早  相似文献   

5.
秦斌 《小学语文》2009,(9):44-46
[教材简析]读着课题,浓郁的桂花香气便在鼻翼唇齿问弥漫,纷纷扬扬的桂花香雨在眼前散开,引发了多少美好的遐想。读着课文,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难忘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也就理解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又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渐渐地,作者的思乡情便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6.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教完琦君的《桂花雨》,村子里的桂花香气早已沁入心脾,童年时的摇花乐趣也历历在目。桂花,是江浙一带常见的乔木,在作者琦君笔下,桂花不仅香气袭人,还承载着她对故乡深深的怀念。那一抹乡愁,如烟似雾,虚无缥缈,却又诠释得淋漓尽致。对于身居海外远离故土的游子而言,思乡已泛化为一种最为普遍的情感纠结。这种思乡之情在琦君的笔下却显得浅淡而深沉,并且形成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感情氛围。品读《桂花雨》,当引领学生体会文中处处弥漫着的淡淡乡愁以及深深亲情。  相似文献   

7.
幽幽桂花香     
这些日子,校园里的桂花开得很热闹,很馨香。常常是一转过楼梯口,出了教学楼,一股浓郁的桂花香便随着柔柔的秋风轻拂在脸庞上,很是惬意,我总要狠狠地吸上几大口,再美美地回味一番。在这浓郁的桂花香气中工作、生活,人的心情变得格外舒畅。有时候午休,闻着花香就睡着了,梦也带着几分甜蜜。其实,桂花单从花的角度上来讲,观赏性不是很强。它的花很细碎,一粒粒凑在一起,色泽以黄白为主,不够亮丽,且在绿叶遮掩下也不显眼。但是,桂花的香气却无人能抵挡,真实而悠远。说桂花能  相似文献   

8.
花瓣的哲学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相似文献   

9.
正老北京人写回忆录,总忘不了“槐花香”三个字,其实这里追念的是两件事:一是槐花,二是槐花的香气。槐花最美的不是挂在树上,而是夏天的雨后洒满胡同和小巷,白色的,米粒那么大,星星点点,亦润亦羞,一下子把古老的京城变小了,变嫩了,变得特别文艺和可爱。再说槐花的香气,跟桂花的香味儿迥然不同,桂花的香气发甜,一闻满嘴都跟  相似文献   

10.
花儿的启示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还有一位花商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他的结论是:白天,人的心太浮,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又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  相似文献   

11.
站起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领导,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相似文献   

12.
赏桂之思     
朱国良 《语文新圃》2009,(11):27-27
守着西湖过日子,往往不知当值花事,但只要闻到有香气隐约透露之时.便就知道已是杭州市花灿灿桂花烂漫之日!  相似文献   

13.
一、读通课文.激趣 1.看图激趣。同学们,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出示桂花图)。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这是桂花。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看似平淡无奇。却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桂花对于作家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下面我们走进《桂花雨》这篇课文,细细品味这“桂花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桂花品种感官评价差异所对应的香气成分,及其有贡献的香气活性物质,为桂花的生物科学应用提供依据。创新要点:首次运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结合气质联用法(GC-MS)对所分离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同时结合其气味描述,分析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活性物质特征。本研究还根据所检测的香气活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对香气活性物质进行分组,能更直观地分析桂花不同品种香气差异的原因。研究方法:(1)运用GC-MS对三个桂花品种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比较分析(见表1);(2)运用GC-O对三个桂花品种香气活性物质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3)对香气活性物质进行分组,探究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差异原因(见表3和图2)。重要结论:(1)GC-O结合GC-MS分析所得香气活性物质并非都是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些含量较低的挥发性物质也对桂花香气形成有贡献;(2)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差异是由不同香气分组以及香气活性物质强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一次偶然的香甜遇见秋意渐渐深,桂花也团团簇簇,满了枝头。风一飘,雨一落,香气更是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常常勾了孩童,三三两两围聚树下。不知是花映了孩童,还是孩童衬了花,远远看着,就很美很美了。儿子恰巧也学了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桂花雨》,一天到晚在家里念叨着要去摇摇桂花,做做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蜜。他煞有其事地到网上查找资料,了解桂花开到什么程度最适合摇。和他一样,想摇花的学生太多了。一日,恰巧撞见了花树下一个正猛然摇花的胖男孩。当我拍拍他  相似文献   

16.
暗香浮动     
这大约就是人们常说的暗香吧。正匆匆地走着,那香气来到了喉头鼻间;再想细细品品,那香气刹时淡了许多,仿佛在渐渐走远,转眼近乎于无了,正要失望,那香气却又掩面而至,比起刚才似乎更浓更烈……第一次感受这暗香,是搬进新居的那个周未。当时,我正从外面回来,走到回家的那个路口,不经意间,遇到了这暗香。以后,每次经过那路口,我都经历一回暗香浮动的滋味。也有好几次,我想去寻找这暗香的源头。心想,如果是桃花的香,应该只是春天才有;如果是荷花的香,应该只是夏天才有;如果是桂花的香,应该只是秋天才有;如果是梅花的香,…  相似文献   

17.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两处用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18.
站起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两处用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是……?”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19.
站起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两处用了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是……”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20.
桂花的果实     
我们学校栽了许多桂花树。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真是未见其花,先闻其香。“五一”长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