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社会上掀起一股浓浓的读书思潮。其实,大学生算得上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人。大学图书馆藏书甚丰,其中不乏经典好书,为何大学生却很少借阅,或借了也很少看完?我想这与学校里的教学机制和就业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前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曾说过:"读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句话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当你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为自己刚刚拾到一颗知识的金沙而感到欣喜时,你就获得了读书的快乐。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读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我把读书想像成为老师读书、为家长读书,总之一提到读书我就心烦意乱,我把读书当成了为别人"打工"。可是妈  相似文献   

3.
正程红兵老师说:"读书是好玩的,做课题是好玩的。"在程红兵老师的基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玩"字。细细玩味,我想程老师所说的好玩,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层,读书的好玩在于有趣味。语文是非常有趣的学科。然而,直面语文教学的现实,我们看到"阅读教学脱离现实"、"学生缺乏语文功底"、"重术轻人"……这一系列语文教学的困境,其本源都在于失去了读书的趣味。如果将"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学或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高度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我心里总觉得我和读书是很有缘分的。如果把我对我自己有兴趣的知识领域的探索比作对这些"世外桃源"的发现,那读书对于我来说一定是通往这理想境界的"山中小口"。我一直清楚地了解自己对世界的无知,所以读书总是可以为我封闭的小房间开一扇门。这扇门背后不管看到什么景物,总是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可以钻研、可以去为"人类心智的荣耀"奉献的理想。一读书等同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等同于了解真相。  相似文献   

5.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会读书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会读文章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我与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用语两次邂逅并对之产生兴趣,都与同一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关。第一次是本县的一位名师借我班学生上这一篇课文,我参与听课。开课不久老师便抛出这句话,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我的“读书试讲型”教学周守语文科类学科,特别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教学如何改革,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探寻的问题之一.我所应用的“读书试讲型”教学法,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现总结如下:教学法上素有“读书指导型”的方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7.
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语文教学感言中读到这样一段话:"阅读课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想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建议是:教师要围绕"周恩来为什么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一问题,抓住"洋人轧死中国人,中国巡警反而训斥中国人"这一重点段,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对比点讨论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我在备课之前没有参考《教师教学用书》,而是反复研读文本之后,确定的研讨问题和《教师教学用书》上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这是儿时父母对我们的教诲。也正是这句话,改变了无数寒门子弟的人生轨迹。然而,曾几何时,知识变成"无用论","读书人"成为贬义词。"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摸摸胸口、拍拍良心自问:读书真的没用吗?我是读书人,我为读书代言。当急功近利演变为全民心态,当"读书无用"成为一种社会声音,你问我读书有什么用?当恶俗与下流在社会蔓延,当审丑与审怪成为一种文化主流,你又问我读书有什么用?当无知与愚昧变成可爱,当显而  相似文献   

10.
蔡六珍 《黑河教育》2014,(10):38-38
正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习作教学的研究就没有停步。改进习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题。体验式习作,就是以体验为中心,努力构建"生活——作文"的桥梁,使习作教学按照"体验活动,读思结合,我手写我心"的路子去走,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一、读书体验,积累语言积累语言就是靠多读、多记、多背,因而我觉得必须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光读不记  相似文献   

11.
正学前调研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好学前调研,就是为了找准教学的起点,发现学生的疑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实效。下面就以《忆读书》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收获与体会。投石问路——学前调研寻找学生认知起点《忆读书》中作者冰心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以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告诉孩子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将《忆读书》一课的主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心奶奶读书的经历。(2)把握文章要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应让学生早读书、多读书,培养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面对天真烂漫的低年级学生,怎样尽早地诱发他们的读书欲望,使其早日接受书本知识的启迪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这样几点。一、引起兴趣汉语拼音教学第一课,我先教学生念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读书识字需要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学习拼音就可以自己识字、读书、看报了。同时,我抓住刚入学  相似文献   

13.
教书与读书     
小引有人说,教师读书是职业的必须。这话说得真好。尤其是"必须"二字,更是说明"读书学习"应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行为,是教师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很庆幸,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如今买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回顾自己做教师之后的成长过程,我的教书生活其实一直与读书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信息膨胀,很多学生把时间花费在电子娱乐上,很少做读书规划。"让学生像我一样爱上阅读"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我做了不懈努力:一是激发兴趣,引领学生感受书籍魅力;二是创设资源,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是开展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一系列举措,不仅教学成绩凸显,还使学生由"阅读"到"悦读",尽享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读书,古人有两个对联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是"人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二是"勤耕种无多有少,多读书不圣也贤"。读书既是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方式,就免不了在各种场合谈读书。真正的读书就是读经典当今有一个概念叫"信息爆炸",这是很多人说没有时间读书,或纷纷选择"快餐式阅读"的一个重要借口。但我完全不赞成这个判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和"信息爆炸"几乎同样流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文言文教学的程序,大体循着"文言——文学——文化"这三步走。其中,"文言"一步,对初学者来说,是基础,也是重点。本文专门谈谈怎么过"文言"这一关。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有什么好习惯?我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起笔,铺开纸",还要多查证。提笔铺纸做什么?文言文有许多陌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字音和字形对初学者来说,都是很陌生的。读文言文就要圈出读音把握不准的字、字形容易写错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说课的内容是《寓言故事》读书随笔化习作课。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模式、说设计、说得失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一、说教材读书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把读书教学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研究之中,开设"快乐晨读30分""读书方法指导课""自主读书课"和"读书交流课",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每天都能沉浸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本节课我通过寓言故事,使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或续写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18.
比读书要想让孩子爱读书,家长首先要爱读书,这是我的体会。我是一名教师,读书是我的业余爱好。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我所在的学校积极营造"书香校园",鼓励师生阅读教育名著,撰写教育日记。于是,我和儿子便有了约定,二人比读书。我们在客厅、书房的显眼位置贴上了"时不我待"、"态度决定一切"等字条。我们都有各自的小书房,并购买了书柜。为了有书读,我们分别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同时还买书。每到晚饭后,我们父子俩就开始读书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练的诵读吸收内化,进而因声求气,咀嚼涵泳,晓悟文意,以达到"其言若出我之口,其意若出我之心"的学习之境,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需改变和创新,恰恰是需要回归传统。不要一味串讲以讲代学,违背认知和学习的规律,违背常识。朱子"读书六法"也讲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小语课堂,繁散的问答式教学依然盛行,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有没有可能,一课紧扣一个问题,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下面就人教版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问"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