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西安交大在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方面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建成的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使这方面的研究更为全面和系统.该实验室现设有固体力学研究所和测量控制力学研究所.研究目的是为机械结构设计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技术,使机械结构在实际运行条件下不致因强度和振动问题而出现事故,避免机械结构的恶性破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噪声污染与振动构成的危害;为发展新型结构、开发新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析表面纳米化对金属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9):302-303
金属材料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腐蚀、磨损和断裂,而腐蚀、磨损与疲劳断裂均始自材料表面,所以材料表面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工程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金属部件中有80%以上的损坏是由于疲劳引起的,而且,一旦产生疲劳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了表面纳米化改善金属疲劳性能的机理,显示了表面纳米化作为一种新的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4):360-371
一、隶属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以研究表面物理中表面和界面的基本性质为主要内容,密切与其他学科配合,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围绕新材料和新电子器件的研制和应用,新能源的开发、积极开展国民经济中有关表面和界面物理方面的重大课题的基础研究与部分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金属材料学科,自1988年开始支持纳米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1994年,又支持了"纳米金属材料制备科学"重点项目并取得重要成果,1998年成功地制备出大块金属银、铝和铜纳米晶材料.  相似文献   

5.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 (联合 )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试点合并组建的国家实验室 ,是在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的。新组建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科交叉、管理创新 ,体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发展目标  实验室以国际材料科学前沿为导向 ,国家需求为驱动力 ,努力建成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为我国高性能材料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不断提供创新性成果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实验室.实验室由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和天然气开发三个专业实验室构成.实验室拥有国内或行业知名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确保了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实验技术的领先性和科研成果的先进性.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机制,立足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天然气开发三大领域中的科学问题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在天然气成因、天然气生成机理、大气田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天然气封盖机理、天然气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基础研发中心和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7.
金属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和进步息息相关。非晶合金材料是一类原子结构长程无序,具有独特优异性能的新型金属材料。近年来,非晶合金材料的研发、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对金属材料的设计和研发、结构材料、绿色节能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信息材料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文章在回顾非晶合金材料研究和研发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其学科的前沿科学问题、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在该领域发展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加快新金属材料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8.
论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产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非金属矿产是重要的固体矿产之一,80%的矿物用于材料工业,矿物加工是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制备矿物材料的重要加工技术环节,矿物材料是国民经济中高新技术材料的重要组成,材料科学及矿物材料学科的发展,为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实际基础.借鉴材料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分析和研究矿物加工及矿物材料制备方面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及功能性矿物材料、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药剂分子设计与模拟的学术思想,论述了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的基本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内容、相关学科体系、研究层次及其学科地位.其意义在于:使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和功能性矿物材料的研发,建立在基本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将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统一在总体的方向、目标之内,横向拓展了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范围;根据矿物结构、组成,通过设计与计算,对矿物材料性能进行预测、预报,进而为制备提供最佳技术路线;对于已知性能的矿物材料优化制备路线,系统分析各种矿物的结构与组成及其所具备固有性质,针对各种材料性质要求,排列对应关系,为复合材料的制备奠定基础,进而实现矿物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同时,使得材料设计或计算材料的学科基础向研究矿物组成与结构的纵向延伸,丰富了材料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尼龙材料发展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泛,作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已成为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树脂品种,特别是随着航空航天、舰船制造、核能发电、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公路及轨道交通等国防军工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先进尼龙材料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郑州大学刘民英团队长期从事尼龙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致力于以生物发酵技术得到的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先进尼龙系列产品的技术开发、产业化及应用研究.2019年,该团队针对我国先进尼龙产业发展存在的基础研究不足、材料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以及工艺稳定性差等问题,在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之上组建了河南省先进尼龙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新材料的不断产生与应用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材料特别是高性能、多用途的先进材料已成为科研和应用的重点。在众多新材料中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和硅基电子材料是当今工业中最重要的材料 ,而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生物高温与结构陶瓷等将是 2 1世纪研究开发的重点。比如 ,信息材料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 ,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用新材料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 ,它决定着集成电路这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国内专家的测算 ,集成电路对…  相似文献   

11.
材料疲劳断裂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对该学科的意义和作用、国内外发展简况及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就今后应优先选择的项目和学科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磁、光功能材料是信息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基础材料,界面精细结构表征和调控是其研究的关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北京市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北京科技大学王荣明教授及其合作者围绕"材料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理论,选择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具有磁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磁光效应及催化性能的过渡金属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在原子或纳米尺度上的合金化和异质结构化以及纳米尺度层次化、梯度化和结构阵列化等材料的设计策略和制备方法,对该类材料的表界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在磁、光功能材料设计体系、表界面结构和组成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相关性机理及应用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对纳米材料的合成、微结构和特性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金属材料的强化是材料领域的长期核心研究方向。目前金属材料传统的强化技术均会使材料的塑性、韧性、导电性、热稳定性等显著下降。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导电性等的"倒置"关系限制了金属材料在更高水平和更广范围的应用,成为制约金属材料发展和应用的主要瓶颈。如何通过调控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内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柱。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无不将新材料研究视为高层科技决策和规划的当然选择。我院从50年代开始,开辟了材料科学若干重要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服务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七五”期间,面对国际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趋势,面对我国经济翻番对科学技术提出的强烈要求,全院材料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怀着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在新材料和材料科学前沿努力探索,积极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重大基础研究等国家及院的重大科技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了我院新材料研究与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按承担任务的渠道分述“七五”期间我院新材料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基金》1988,2(1):48-50
此项研究是我国“六五”期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之一,是根据我国近期及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分机械结构强度和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两个方面。在机械强度方面有机械结构连接区及开孔处的应力分析、机械结构中的热弹塑性及柔性件刚度分析和疲劳设计理论在典型机械结构中的应用及分析等三个课题,在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方面有机械结构动态响应分析及实验研究、振动的控制及载荷谱的识别和噪声源发声机理、传播及控制等三个课题。承担单位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及郑州机械研究所。先后共有174人参加了研究工作,其中中高级人员82人。三年来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功能材料的发展异常迅速,高温超导材料、金刚石膜、多孔硅和能发射兰绿光的氮化镓先后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成为人们争先恐后研究和开发的对象。翻开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美国材料研究年会的目录,不论春季会议,还是秋季会议,各种各样的功能材料部在迅速发展,人们在研究它们的各种基础和技术问题,同时也在开发着新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要达成这一目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开发新材料作为化学材料的替代品是必由之路。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团队针对国际、国内节能减排、开发可再生替代品的战略思路,设立了“生物质复合材料”学科,王清文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从促进学科发展和推动原始创新出发,王清文教授提出了“生物质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引起国际同行的共鸣,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经费支持,目前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出发,针对产业重大技术,王清文教授组织进行了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战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通过拓展生物质产业链条,建立“生物质一生物质材料一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新模式,并为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相关成果“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1,(9):53-53
纳米金属材料(即晶粒尺寸在纳米尺度的多晶金属)是一种典型的高强材料,其强度比普通金属高一个量级.但其几乎没有拉伸塑性。如何提高纳米金属的塑性和韧性成为近年来国际材料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科学难题。最近.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研究组在这一科学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9.
今年35岁的魏炳波教授是西北工业大学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主任、金属材料学科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一位特聘教授。1990年至1992年魏炳波获德国洪堡基金赴德国宇航院合作研究,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液态金属物理、金属快速凝固等方面研究,在国际国内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引起国内外空间材料科学家关注。经过5年艰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4,(4):25-25
西安交通大学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晓兵博士,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基于全新原理的巨大电致变形效应,同时研究开发出对环境无污染的无铅压电材料。这种效应是普通压电效应的40倍,能使电致应变效应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国际学术界和业界人士认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