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幽默的产生机理是相当复杂的。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应该遵守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违反或蔑视合作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准则都可能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2.
因特网聊天室作为一种交流的新媒介,为网络语言的诞生提供了平台。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进行探究,指出这种新的语言变体对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的违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交际。  相似文献   

3.
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评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IFAC教育委员会两次颁布了7个国际教育准则(IES)项目,基本构建了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体系框架。为职业会计师满足职业准入的各项要求及职业后续发展需要建立了全球性标准。本文评介了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倡导的基本思想、使用的“发展”概念和准则框架内容,以期对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评价、能力框架研究以及会计教育准则体系建立等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国会计制度、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和原则,以及发展的方向,指出我国目前会计制度、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距,说明我国实行会计制度、准则国际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与趋同的要求,财政部在2006年初在全面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重新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但是新准则在实际会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本文在解析我国会计要素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借款费用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过去存在着理论分散、规范性差等不足,在借鉴国际上已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新施行的借款费用准则,由于其新,必然在理论扣实践上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为与国际经济接轨,完善、推广准则的实施,故对我国与国际准则在借款费用方面的异同作一比较。重点落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扣资本化的确认过程上。并对新准则的完善扣推广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有计提范围、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计提基础以及资产组合计提四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更具操作性。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准则会计规范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准则的异同谈起,剖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弊端,分析了新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翻译史上,关于“归化”、“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笔者以为,“归化”、“异化”是两个极端,不适用于翻译实践中。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目的”选择是“以原语言为准则”还是“以目标语言为准则”。  相似文献   

10.
在决策过程中对难度比较大的非确定型决策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按照保守准则、乐观准则、赫威茨准则、等可能准则、后悔值准则等五种决策准则进行方案比较。再结合实际情况,可帮助人们确定科学的、合理的、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王德明 《高教论坛》2006,(4):177-178
与发达省市的高校相比,广西高校师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缺少名师。广西高校名师的培养应当因地制宜,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教师对广西特有学术资源的研究,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和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以此来培养广西高校自己的名师。  相似文献   

12.
京师同文馆创办伊始即延聘汉洋教习入馆。他们不仅承担教学及管理工作,还开设了汉文及西方自然和人文社科课程。从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工作态度、人才培养、教育成效等方面考察,多数教习具有较高的近代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乃至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教授治学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根溯源、历史审视、现实慎思三方面出发发现教授治学的概念有悖于词源、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大学发展的现实。无论是从大学历史还是从大学现实而言,教授在大学层面的治理都不应局限在治学这一狭隘的范围内,而更应强调教授在决策学术与行政事务方面的权力,即教授治理。教授治学只有回归到大学治理的上位概念,只有回归到教授治理的本质内涵,才能抵挡住大学日益加剧的行政化趋势,大学才能走向教育家治校。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教授聘任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授治学急功近利,影响了学术发展的进程。美国教授终身制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保护教授学术自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探究美国教授终身制的起源、聘任、作用与变革,对我国教授聘任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时间是一种惯常性的、日用而不知的存在.“教授治校”作为中国大学制度的一个核心治理机制与制度的构建,除了过去与别国经验的参照启发,理念的辨析与“应然”的清晰,具体制度文本的撰写与实施以外,断然不能忽略作为由行动者实践出的制度(practicing institution by actors)的社会性脉络与现实基础.本文引入时问的理论视角,从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教授治校的微观社会基础出发,从教授的时间与压力、组织时间协调与人际时间协调对真实世界中的中国大学教授治校过程进行分析与评论,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证假设.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和山东省产业教授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产业教授选聘数量范围、组织管理部门、选聘条件、选聘程序、岗位职责、单位职责、管理考核七个方面。产业教授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开拓了专业与产业融合新渠道,构建了"产业"+"教授"新模式,有助于面向产业需求,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时产业教授制度还不完善,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从选拔、培养、激励、评价等方面,完善运行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7.
To rise to the challenge of today’s university, professors make use of many types of pedag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professors’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arising from innovative teaching through 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assistant, associate and full professors of a Canadian university.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shows that pedagogical innovations support learning, professionalisation and graduation, and remote access to courses for students, and alters their behaviours and attitudes. Moreover, pedagogical innovations reinvent teaching practices and satisfy professors, while the associated academic institution can take pride in the achievement. Paradoxically, the outcomes of this study highlight the recognition granted to pedagogical innovators, in contrast to innovative teaching, which remains denigr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as well as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把导师队伍建设纳入到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中来,并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9.
部聘教授制度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提高我国科研、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稳定高水平师资队伍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在部聘教授产生过程中,教育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重视荐选环节、严格掌握学科及人数比例、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等,前后共选出45名部聘教授。该制度不仅保障了学术传承,而且开创了高水平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德国第一代汉学教授是从外交翻译官中养化生成的。政治和学术无法一直保持同心同德,但也并非不能相克相生。体制约束着学院派汉学家的成长,体制也为汉学家的成长提供保障。德国三位外交翻译官向汉学教授转化的成功和失败,体现出时代变迁与个人职业选择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