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探究教学,章首先对科学探究的概念加以界定,并着重论述了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结构以及课堂探究的基本特征,以帮助广大中学教师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中学基础课程之一的物理学科,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实验探究教学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更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为大学、职业及公民生活做准备的社会科州立标准框架:提高K-12年级公民、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严谨性的指导》(C3框架)中提出了推动探究在课程实施中落地的指导框架——"探究弧"。该框架围绕问题、概念、证据和行动四个维度对社会科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意在通过探究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为更好地参与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我国德育课程可以考虑借鉴"探究弧"将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的理念及其在课程方案设计、跨学科教学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多种能力融合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基于探究的作文教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5.
朱献国 《考试周刊》2011,(5):228-229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通过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而实现的教学改革,课程与教学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实施相当于教学。教学建议指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营造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学生,同时发展教师自身对科学的认识和对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季刚 《现代语文》2008,(10):80-8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自主学习是这样论述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物理学科教育的特点 ,以现代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 ,进行课题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施 ,在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和创新意义。这不仅需要在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程教育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索与拓展 ,更应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课堂教育中有计划地加以渗透与加强。开展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 ,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选择科学的探究课题和内容 ,研究教学的策略、程序及具体环节的实施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探究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本文从展示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展示教师稚化的探究过程,展示学生的探究过程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与知识授受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极力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本文试从理性和实践分析的角度,拟对探究式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内涵与作用及操作程序进行初步剖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本文对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以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课程实施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阶段,课程实施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入与推进,我国绝大部分学校早已开设探究型课程,并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转变。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此外,也是新课程改革主要要求之一。基于此,本文下面将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针对目前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简要探究,并针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程序设计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何让程序设计课程体现出学科特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是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的角度,探究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所必备的数据意识、算法意识和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情境、探究与创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思想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就是把教学内容呈现,呈现过程中要注重体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要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要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内容呈现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髓呢?经过笔者近3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探索,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是: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探究模型本质→利用本质创新,新课程下教学过程的核心应是:探究与交流→引导与掌握→内延与外拓。  相似文献   

16.
前言上海中小学研究(探究)型课程,自1997年起经历了由点向面逐步推进,由高中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延伸的过程。研究(探究)型课程作为二期课改的突破口之一,它给学生以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感知和认识世界,发现和认识自我。它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次展览活动由23所高级中学分别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展示了近年来在开发与实施研究型课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还有部分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展示了开发与实施探究型课程所取得的成绩。希望这次展示活动,能在推进上海中小学研究(探究)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为例,谈了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共同参与着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这样教学就不仅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9.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主要问题。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选修模块,要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无论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还是在课程建设上都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探究教学引入程序设计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教师教学的热情,也丰富了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具体分析并探讨了程序设计探究教学的实施目标、实施条件、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形式、教学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