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就感是人的需求达到满足时的心理状态,是一 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和得到认可的心理需 求,它会使人产生更大的动力去追求更大的成功。成就感促使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班主任可以从分层教育、创设活动、树立 信心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听能 ,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之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 ,听 ,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这道门通畅 ,信息输入就顺利 ;这道门堵塞 ,信息输入就受阻。然而 ,人们对学生听能在接受语文信息中作用与地位的认识 ,目前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何以见得呢 ?首先 ,综观当前语文报刊 ,对读、写、说等进行研究的文章随处可见 ,但对听加以探讨的文章却凤毛麟角。其次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 ,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 ,老师每每觉得 ,课堂上讲得不可谓不细 ,然而课后一了解 ,有的学生常常一问三不知 ,就好像你课上压根儿什…  相似文献   

3.
任何人做一件事时,都希望取得成功,哪怕只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也足以使人树立起自信心。学习语文也是一样。倘若学生总是得不到肯定,他会逐渐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虽然还在学,却完全是被动的,成绩自然不会理想。而如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些成就感,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成倍的增长。那么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好呢?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背诵,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这个词,脑海里便会涌现出“三昧书屋”里的私塾学童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觉得这是一种极初级甚至是低等的学习方法,对它不屑一顾,特别是一些高中以上的语文教师。几乎要把背诵这一基本功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糟粕予以“摒弃”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背诵则是这一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一些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学中对背诵缺少应有的热情。常常是一不强调、二不检查,致使多数学生不能完成背诵任务。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5.
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博士曾动情地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是啊,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倘若要到达成功的彼岸,都要对其怀有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兴趣对于中学生的语文写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假如学生对语文写作没有半点兴趣,他们就会对语文写作心存厌恶,慢慢地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倘若学生对语文写作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把语文写作过程当成是一种享受,慢慢地他们就会爱上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就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每每问起“你觉得语文课怎么样”,很多学生都感觉有很多话想表达却说不出来,于是乎,最后仅仅用“没意思”“难”“不好学”这些笼统的词来概括对语文的感觉。很多学生都会抱怨不知道怎么学习语文,觉得语文学不好,有些甚至会说语文根本不用学,完全“凭感觉”。其实这都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误解。的确,想要学好语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语文课,却同样是一门不可替代的课,它涵盖方方面面,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涵养。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堂的成就感更具形象性,它的成就展示更具体化、鲜明化、语言化。可以说语文课堂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语文课堂是成就的课堂,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一、让学生学以致用,产生成就感语文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教师必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运用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当今学生群体中大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赞扬和鼓励学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学生加以赞扬和鼓励,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自信,这些是他们去追求成功的动力。社会的进步、科学文明和文学创作都是由这种内在力量推动的,它像一架马力巨大的“发动机”促使人们奋发图强,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研究表明成就感和自信心强的学生在学习上成绩优秀,而且学习效率高,自觉性强。他们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赞扬和鼓励是…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背诵 ,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这个词 ,脑海里便会涌现出“三味书屋”里的私塾学童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 ,觉得这是一种极初级甚至是低等的学习方法 ,对它不屑一顾 ,特别是一些高中以上的语文教师 ,几乎要把背诵这一基本功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糟粕予以“摒弃”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背诵则是这一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 ,一些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教学中对背诵缺少应有的热情 ,常常是一不强调、二不检查 ,致使多数学生不能完成背诵任务。长此以往 ,提高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11.
学习离不开兴趣,如果教师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会获得知识或技能。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从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并为之奋斗。作为教师,应力求让你的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美,一想到语文课就会产生愉悦感,愿意与教师合作交流等。如果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如同受煎熬与折磨,见到语文老师就害怕,见到语文书就恨之入骨甚至想着这门课就极度害怕,那还不如不上。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门学科。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活力,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一、注意给学生成功的希望,帮学生树立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成就感。我们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成就感就是当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树立小目标、合适的分层的要求、适时的帮助和鼓励表扬等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成就、享受到成就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不断追求成功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最终在学习上获得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认识、欣赏与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兴趣是可以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好奇心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常在满足之后很快地消失。而兴趣有较为明确的目标,一旦得到满足,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浓厚。所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语文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在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上不作计较。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提出为哪般(一)语文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数理化上,语文课被忽视。其中的原因,与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语文课堂的内容,很多学生似乎一看就懂,一听就会,觉得听不听老师的课差别不大,不会因为一节课的缺失觉得对后面的学习有影响。鉴于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下更大的功夫。(二)课堂教学内容随意性过大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很重要,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说"就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自己能开口说英语并能驾驭所学的语言知识时,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才会觉得自己真正学到了知识,从而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7.
毛焱 《中学教育》2006,(2):45-46
一、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白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当下,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语文越来越引起孩子的厌烦,其中原因,一是学习语文需要积累,不是短时间就能出成绩,学语文没有成就感;二是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不适合学生的需要;三是语文课堂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让学生觉得没有乐趣,这是语文引起孩子厌烦的最主要原因。作为教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何谓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心情愉悦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去思考、去表现,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  相似文献   

20.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已有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他人而能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自学能力,好比一柄“开山宝斧”,学生掌握了这柄“宝斧”,就能在知识的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把握胜利。语文的能力,人们通常概括为听、读、说、写。那么,所谓自学能力自然也就指学生自己能够听、能够读、能够说、能够写了。以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