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先锋电影会利用大众文化的艺术元素,商业电影也从先锋电影那里获得技巧,先锋电影甚至可以直接成为一种商业时尚。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一方面,大众文化与先锋电影具有相似的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另一方面,先锋电影也与大众文化一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统治和整合大众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广泛的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在社会大众中具有日益强大的影响力,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然而,现代性诉求的底蕴和国家、政府调控的力度,使得大众文化的发展充斥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本文就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后现代性特征进行探讨,以寻求更贴近中国独特的现代性诉求的大众文化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是一种文化进步,对另当前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然而,作为一种有着巨大影响而又充满内在矛盾的文化境遇,肯定大众文化的进步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大众文化的弊端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大从文化自身也的确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必须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引导、规范、调节、控制和改造,以现代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化处于转型和重构时期,以复制性和多元化为表征的大众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代影视文化的样态,同时大众文化的滥觞也深刻改变着当代传媒受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象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元化格局,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而且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民众思想观念的自由发展。然而,中国大众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与缺陷。因此,应辩证看待大众文化意义的双重性,全面提升大众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热是大众适应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现象,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人们不应该谴责这股热潮,应该关注导致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追捧大众文化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大众文化热潮也倒逼人们思考主流文化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思考如何实现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健康互动。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已是在所难免。只有准确把握当代油画的审美走向,将世俗化、本土化与当代性完美结合,才能不断创造出大众所需要的艺术美,才能把中国油画推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8.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的新纪元,其中收录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集中体现了二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与"大众文化"不同,"文化工业"是对现代大众文化形式负面特征的描写,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品。"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恰以"大众"、"欺骗"、"启蒙"三个关键词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同一性、蒙蔽性和启蒙性,这在当代中国文化现象中仍有投射,颇具启示意义。然而,精英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论调也构成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局限,应予理性、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和分析大众文化产生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结合过程。它是一种以消费、消遣为基本特征 ,以现代传媒为手段 ,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新型文化。由于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现代化进程而发展的 ,所以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大众文化具有其鲜明的总体特征 :首先 ,大众文化所表现的文化艺术已不再仅仅是文化精英的事情 ,而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并且大众也开始参与文化的生产消费 ,使文化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其次 ,大众文化“既不满足于传统的以精英文化为…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已成为影响范围最广的文化形式,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双重影响。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文化需要的大背景下,要清楚地看到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与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的根本差别,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大众文化观决定着大众文化研究的目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建设需要做到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消除文化负面现象,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正确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提高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素养等,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实环境下大众与文化的定位,引导大众对和谐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刘枫 《甘肃教育》2005,(11):8-9
当今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社会效应,因而也对德育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思想内窖与我国德育所倡导的价值观有不少错位、抵触、甚至对立之处.给德育带来了严重冲击,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效果,使德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它又为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产品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大众文化迅速占领文化市场。大众文化的渗透无孔不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生活也不例外。如何面对大众文化给语文学习带来的冲击,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一、语文教育与大众文化的隔膜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强调的都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语文课程被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承担着传递意识形态的重任。然而,最近三十年以来,大众文化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消解正统意识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推行文化上的享乐主义、嘲弄正统的意识形态,以轻松、快乐的原则迎合大众。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与高教文化的冲突及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文化是指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型以来,伴随着日渐繁荣的商业文化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消费性文化。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迅速占领着中国的文化市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呈三足鼎立之势,甚至逐渐取代了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的空间。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出现有其合理性,有其无法否认的积极价值。它是中国以往的政治文化或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也是从传统的审美文化创作向文化产业的转型。这大大推进了文化平民化的进程。如果说,大众文化更多地给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大众带来了接近文化的机会、亲近文化的可能的话,那么随着它长驱直入地进入高校,逐步占领高教文化的阵地,它给高教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却几乎都是负面的,也可以说,二者在基本特征上是互不相容,甚至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商品化趋向的相互作用,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如学者所指出的,已形成了"四大家族",即流行歌曲、大众影视、通俗文学、休闲期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大众文化更是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向我们奔涌而来。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但对青年学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的语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经济伴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更与延安时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文艺”林相径庭,而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文化状态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结构。具体来说是有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三元并立与相互渗透。主流文化是以其鲜明与强势的话语姿态出现的,这与特定的时代政治背景密切想联。而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蓬勃发展起来的新的文化形态,是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社会及文化基础上形成最有冲击力并且在相当程度上造成文化冲击现象的文化形态。在这个大背景下,根据军旅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响亮地凸显着从内容突破到视听语言变革的风格印记。为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提高收视率也自觉采用了某些商业影视的叙事策略,呈现了"主旋律"电视剧大众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传统和现实的冲撞,日益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都对审美文化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在文化格局的变化中,依托传媒属于大众迎合潮流关注市场并注重消费的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新亮点.而进入边缘的文学则调整着相对滞后的文学观念,谋求和大众文化联动发展,同时更为注重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寻求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在挑战中寻求着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制造和传播信息,对当代大众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以跨越时空的能量,使人类生活空间距离缩小,使“信息爆炸”;它以强有力的渗透机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之走向“趋同”形成“流行”;它以独特的方式传播人类文化与思想,改变了人类的艺术思维方式,重构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整合了世界文化的结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更好地为当代大众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大众文化在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崇高品格进行消解的同时,大学审美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提升作用。同时也强调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及加强大众的审美教育,提高大众的审美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