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22,(Z2):94-95
<正>隐藏在海底的几种比目鱼物种。它们非常擅长伪装,能够熟练地改变身体颜色,从而适应周围的环境。比目鱼背部覆盖着斑点,有助于它们融入海底沙粒之中。此外,许多比目鱼物种还能改变斑点颜色,除了与岩石之外所有基质的空间尺度相匹配,还能将自己埋入海底沙子中更好地隐藏自己。  相似文献   

2.
上回说到,伊迪卡拉动物试图依靠扩大身体表面积来生存,却惨遭失败。这次,让我们来了解三叶虫的错误旅程……  相似文献   

3.
鱼没有眼皮,它们的眼睛根本没法闭上,所以鱼都是睁着眼睡觉。尽管如此,鱼儿仍然需要有规律地睡眠。但是各种不同的鱼还是有自己独特的睡觉方式的。有的鱼睡觉时身体向一边倾斜,任凭水流把它们冲到某个地方;许多生活在浅海里的鱼,睡觉时只管把头在海底安置好,身体别的部分就任它  相似文献   

4.
它们拥有先进的身体构造,却只想在平静的海底过着优游的生活,像隐士一样与世无争.但是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可怕的掠食者扰乱了它们世代栖居的天堂,是苟安于现状,还是主动出击?三叶虫们用自己的灭绝回答了这个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5.
影子是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出现的产物。人对自己的影子见得多了,往往不以为然;而动物不同,它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影子,它们对待自己的影子就好像身体不可分割的器官一样。  相似文献   

6.
正与人类相比,蚊子可谓是地球上不折不扣的"前辈"了。据生物学研究,蚊子早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就出现了。那时,它们的体型大约比现存的种类大三倍,它们拥有很短的触角、形如针管的口器,腹部还有成对的肉质侧叶,看上去就像一对对蜈蚣的脚。最惊人的是,它们中一部分群体的后腿还长了大钳子,就像螃蟹一般。这么小的虫子,却拖着和它身体差不多大的钳子,样子确实比今天的蚊子  相似文献   

7.
我们来自恒星? 我们的身体是由碳、氢,氧、氮、硫、磷等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最初只出现了氢和氦这两种轻元素,它们的原子质量很小.而我们身体里那些更重的元素来自早期恒星的聚变和爆炸.在宇宙早期出现的第一批恒星往往质量很大,它们在激情燃烧之后,往往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终结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人类:理想的宿主 我们的身体只属于我们自己吗?不,我们的身体同样属于生活在肠道中的绦虫等寄生虫以及成千上万的细菌。 在人类的肠道内生活的绦虫并没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它们通过自己的外表面直接吸收肠子内加工好的营养品,这些营养品对于它们来说,如同是营养丰富、极易吸收的大餐。  相似文献   

9.
假如外星寄生虫钻进你的身体,控制了你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是你的大脑,你会有何感想?人类:理想的宿主我们的身体只属于我们自己吗?不,我们的身体同样属于生活在肠道中的绦虫等寄生虫以及成千上万的细菌。在人类的肠道内生活的绦虫并没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它们通过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自我牺牲   这是一种有五彩翅膀的蝴蝶,它们漂亮的身体能够帮助它们混入周围的环境色来保护自己,而逃过被鸟吃掉的厄运.但是一旦有一只倒霉的蝶儿不幸落入鸟的口中,不仅它自己要丧生,而且它的不幸将连累到它的族中同胞.因为那只尝过这道美味蝶餐的鸟儿对蝶儿的美丽翅膀已记忆深刻,这能够帮助它从蝴蝶隐藏的背景中找到它们,让它们只落得个命丧鸟嘴的下场.要想逃过鸟儿的追捕,则必须身手敏捷,能躲藏于无形,遁逃于瞬间,然而这对于年事已高的老蝶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们行动迟缓,在鸟儿的追捕下很难有逃生的可能.自己遭殃还是小事(老蝶已丧失了生殖的能力,对于种族的繁衍已起不到作用了),但要株连九族,罪过可就大了,它会怎么做呢?它会自己跌落到地上,拼命地扑打自己的翅膀,逐渐耗尽自己的体力,直至死去.为了避免同胞们惨遭毒手,老蝶甘愿牺牲自己,在自己被捕捉之前毁掉自己,包括自己身上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小鸟,愤怒吧     
正《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相当有趣。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绿猪,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仿佛炮弹一样砸向绿猪的堡垒。小鸟能摧毁猪堡,现实中的它们有那么强大吗?愤怒的小鸟可不能小觑,它们可厉害了,还想方设法变得更具破坏力呢。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9,(8):108-108
海马直立游泳很有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特斯科和贝赫加雷通过比较现代海马和海马中最接近鱼类的矮烟斗海马的基因发现,它们大约是在2500万年前开始分别进化的。在那时地壳构造活动使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处出现了浅水栖息地,研究人员认为海马的祖先就是在这里进化的。在这些浅水区,海草非常茂盛,横向游泳的鱼类在这里不能很好地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很容易被它们的天敌所捕食。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报道中,SARS-CoV-2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是圆形的、通常是红色的、被一个总体来说是突出的辐射状花冠包裹着.在体系上它属于RNA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的一份子.在2002/2003的时候,就是SARS-CoV-1引发了SARS疫情.病毒学研究在SARS-CoV溯源中证实这种病毒能跨物种地存在于动物身上,并且可以将不同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重组.病毒首先从鼻子和咽喉进入,侵入身体细胞,改写它们的组建程序,打开细胞膜并把整个宿主身体占据为自己的环境,将其变成自我复制的场所.在宿主身体之外,该病毒相当脆弱,一旦作为气溶胶释出,它在各种物体表面上经过室温数小时后便不再存活,在酒精或醛类溶剂、加热或紫外辐射的作用下它的存活时间又会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4.
看过一篇名为《生命的立起》的文章,里面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沙漠中生活着一种很小的甲虫.清晨,它们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的家爬上来,然后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当太阳还未升起时,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拂过沙丘表面,爬上小虫的身体.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长时间一动不动,它们的背甲上也渐渐地涨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聚越大并相互融合,终于成了一颗水滴.水滴从小虫的背上流下来,流过它的脖子、脑袋、鼻子,最后流到嘴边,成了这只小甲虫一天赖以维系生命的甘露.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美国漫画《守望者》中,物理学家乔恩·奥斯特曼在一次失控的核物理实验中被撕碎,但是他的"意识"保留了下来。奥斯特曼用意识控制原子,通过堆积的方法重新组装了自己,变成了蓝色超人"曼哈顿先生"。身体破碎后还能幸存下来,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当然是漫画家虚构的,然而在现实中,对于水螅来说,这却是它们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水螅是一种非常微小的淡水动物,身体呈圆柱  相似文献   

16.
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一切都是陌生的,充满了未知数。我在校团委广播台的办公室里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面试,在三四个西装革履的学长学姐面前如坐针毡,怯生生地说着自己的高中经历和未来理想。那时,  相似文献   

17.
生物界下论在过去和现在,都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现今地球上的各种动物与植物,都是由较原始的古代种属进化而来的。那些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古代动物与植物,其中的绝大多数,现在都已绝种了,有些只有它们的後裔,还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但也都已经在身体的构造或生活方式上,起了很大的改变。虽然大多数的古代的生物,它们的个体,甚至种族的生命已经结束;但它们的遗体,或是当年生活的痕迹,却并未消灭。尤其是它们身体的坚硬部份,常在适当的条件下,被保存在地层里,变成了“化石”。根据“化石”,古生物学家可  相似文献   

18.
倾听身体内的声音 如果你的耳朵足够灵敏,你将会听到自己的身体内部发出巨大的吵闹声: 喧闹的细菌在你的肠胃里举行盛宴;你的细胞中的线粒体如同超负荷运行的发电站一样嗡嗡作响;正在自我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束打开链接时所发出的噪声像撅裂金属一般.你身体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发出具有独特鲜明特征的噪音,它们就像一个走调的乐队在交通高峰时刻演奏<时代广场>.  相似文献   

19.
没有人敢夸海口,说自己对世界上所有动物都已了如指掌。因为普天下的动物是如此之多,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又是如此复杂。不过,聪明的人类却总能巧妙地利用各类动物的特点,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与军事斗争中去。在漫长的战争史上,有许多动物立下了战功。现代化战争要求拥有快速、准确、灵巧的各种新式武器和装备,  相似文献   

20.
1、比目鱼比目鱼是一种外表丑陋、身体扁平的鱼,它们具有外表变色能力,能够在海底与相应的环境混为一体,然后对途经的猎物发起攻击。随着成长,为了更好地适合潜伏在海底,它们的眼睛逐渐都聚集在身体一侧,这样它们可以完全将另一侧身体埋在海底的沙子中,眼睛能够更好注视着前方的猎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