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义庆(403——444年) 鲁迅写过《选本》一文,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衡量了选本的作用,对于选本的好处和缺点均有正确的说明。文中说道:“至今仍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部是《世说新语》,一部就是《文选》。”《世说新语》编纂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是南朝宋武帝刘裕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曲作家徐燧(1732—1807年)及其戏曲创作向未引起足够重视。徐燧,字鼎和,号榆村,别署镜缘子、镜缘主人、种缘子等,江苏震泽(今吴江市)人。所著杂剧、传奇多种,除已佚之《双环记》、《联芳楼》传奇外,今存《镜光缘》传奇和《写心杂剧》。《写心杂剧》又称《写心剧》,由近20折  相似文献   

3.
金庸,本名查良镛,以其笔名“金庸”行世。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笔者注: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的社论为知识分子所欢迎,有些人买《明报》就是为读他的社论。笔者认为,金庸的社论,在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应该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进…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8,(2)
说城里事写城里人——《城市博览》印象文/张国宁最近,读了去年1—4期《城市博览》的180多篇文章。总的感觉是它正继续朝着“说城里的事,写城里的人,关注城市的热点,反映城市的生活”这一自定的办刊方向努力。十七、八个专栏各种体裁的文章,大多都从各个角度反...  相似文献   

5.
《历史知识》1984年第4期刊载邹身城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绘春色绘秋景?》一文,指出《清明上河图》这件著名的历史文物所描绘的并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文章说: 宋代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目前已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珍品。其实它不仅仅是艺术珍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譬如  相似文献   

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其诗文并茂,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他的父亲苏淘和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敌文家。《黠鼠赋》是苏东坡少年(十一、二岁)之作。它虽名目“赋”,实际上是一篇绝妙的小品文。全文计二百八十七字,写得生动活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有句名言:“我的主要工作,毕生工作,不是地方志学,而是人学。”“文学就是人学。”可见,写人是文学的共同特征。电视剧离不开这个特征。回想一下,这些年来我们拍摄的电视剧,凡是写人写得深刻的,像《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告别白桦林》等,生命力就极强,而那些单纯追求情节的作品,反映某项事业发展情况的作品,反映某一社会思想问题的作品,一般容易变成隔日黄花,失去光彩。我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剧多达数千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长远保留价值的不多,不少作者不重视写人,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么,电视剧写人,比之其它文学形式写人,有些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是每个孩子小学作文的第一堂课,每个人在学生时期都写过《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等作文,如何将人物写活、写出彩、写传神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在学习,并掌握了很多的技巧,但是,将人物写好并非一时之功,需要岁月的积累、阅历的积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现在提倡写短文,而且新闻体裁还规定字数,在长风日炽的今天。以字衡文,出于不得已。如何把短文写好?使人读后真有“尺水兴波”之感,是很值得研究的。前苏联作家契诃夫说,“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古代精短文章,光焰夺目。《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加在一起,也只有40万字。《论语》只有11750字,老子的《道德经》,仅有5000字。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考证,《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在书手设置方面的不同记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员数额的不同,二是人员的设置称谓不同。今以中书省集贤殿书院为例,略作考证。《唐六典》载设书直及写御书一百人,《旧唐书》同。《新唐书》则记有书直及写御书九十人。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员数额的不同。《旧唐书》成于五代,所能引据史料不及宋欧阳修作《新唐书》时完备,多  相似文献   

11.
在纳博科夫看来,那个在1836—1842年间写了《钦差大臣》、《死魂灵》和《外套》的果戈理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而那个最后十年误入歧途、江郎才尽的果戈理则是一个"假冒的布道士"。  相似文献   

12.
对于散文要写人,有人以为不然。不是说“散文要散”吗?它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远接千古,近摄眼前,大至山海,小至虫鱼,不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敷衍成文,何必硬要去写人物呢? 是的,散文是种很自由,很灵活的文体;散文不一定非写人物不可,象巴金的《海上日出》、秦牧的《花城》、刘白羽的《日出》,都不曾写出什么人物,但没有人会说它们不是散文中的珍品。既如此,那么笔者为什么要强调散文去描写人呢?这是因为纵观当前的散文创作,写人的并给读者留下思索回味余地的散文不多,未免使人感到美中不足了事。其实,散文写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左传》就是以善于写人见长,往往着墨不多,就勾出鲜明的形象。司马迁笔  相似文献   

13.
张慧 《新闻世界》2009,(2):12-12
我是《安徽日报》的热心读者。为了写好题为《服务科学发展,做好年鉴编辑工作》的文章,翻阅了记载1983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25卷《安徽年鉴》,又借阅了1979—1982年的《安徽日报》合订本.  相似文献   

14.
《茶馆》写的是北京人的灵魂.曾经是北京人的骄傲。然而到今天,已经演了45年的《茶馆》已经不仅仅属于一代老北京人了。超越地域和时代.才是《茶馆》真正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善于思索敏锐捕捉──《大巴山里人时兴作广告》—文采写体会巴中市甘泉乡人民政府冯一鸣(本栏责任编辑:孟基宁)真使人意想不到,1993年7月我采写的《大巴山里人时兴作广告》一稿,先后被《通川日报》评为“光明杯”头条好新闻一等奖、季度好新闻一等奖和达川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万马奔腾去,三羊开泰来。试看今春的图书市场谁领风骚? 后续作品风采依旧 5年前,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记者凌志军写过一本《交锋》,这本书在当时引发的震动是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无法体味的,眼下他又推出了新作《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版),这不是一本轻松但绝对是一本厚  相似文献   

17.
横跨江苏、渐江两省的莽莽太湖,烟涛微茫,螺峰叠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它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诗人,献上了吟诵的诗篇。南朝刘宋时代,诗人鲍照在浙江吴兴的砺山远眺太湖,只见“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自砺山东望震泽》)。水波浩浩,山峦重重。这大概是今存最早的描绘太湖的诗篇了,唐代诗人犹如群星璀璨,涉足太湖者不乏其人。王昌龄写太湖秋景:“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暗觉海风度,萧  相似文献   

18.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亭、柏庭,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他是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聊斋志异》中的《张贡士》一文,写的就是张在辛。他少承家学,从理学家刘源渌问学,后拜谒郑(谷口)学隶书,师周亮工、程邃受印法。康熙二  相似文献   

19.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亭、柏庭,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他是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聊斋志异》中的《张贡士》一文,写的就是张在辛。他少承家学,从理学家刘源渌问学,后拜谒郑(谷口)学隶书,师周亮工、程邃受印法。康熙二  相似文献   

20.
在1999年初,郭小橹曾经想写一篇文章,那是她的处女作《网络时代的爱情》拍成电影之后。她想写一篇《小说人,电影蛋》。 郭小橹觉得她是以一种对于纯文学的爱来写电影的,但是这个一厢情愿的爱情失败了。《网络时代的爱情》从第一稿到最后成为电影的那个东西,已经面目全非,甚至最后连角色的名字都改变了(“那只是个符号”,她强调说)。一切为了市场,为了能拉到投资。 “一个想写小说的人下的却是电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