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忠锋 《科技风》2012,(21):17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本文以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11~2012赛季前13轮的技术数据统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本赛季CBA联赛受到的关注度之所以如此之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援的发挥;外援高水平的表现提高了CBA的知名度,同时也对球队俱乐部和国内球员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从长远看,国内球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以外援的良好发挥带动国内球员的迅速成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联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洋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13-313,71
在中国,要想让篮球运动达到世界最高的水平,就必须具备完善和合理的联赛管理体系,而CUBA和大超联赛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CBA篮球联赛的人才储备库。我国CUBA和大超联赛发展到今天在联赛人员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随着联赛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可它离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篮球人才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参加篮球运动热爱篮球运动人口众多,他们通过观看篮球比赛,参与篮球运动,享受运动过程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广东男子篮球成绩一直在国内名列前矛。广东宏远队连续6年在国内CBA联赛中获得冠军,在刚结束的第十届全运会上获得冠军。广东篮球处于鼎盛时期对广东的篮球运动起到推动作用。在今年CBA联赛和和全运会篮球比赛中,青年队员表现突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东男子篮球队今后能走得更远,后备人才是关键,为了更好地输送篮球人材,广东有宏远队、青年二队、两支三队,在这三个梯队下面还有各县、市体校,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篮球生力军。篮球人才、后备力量的运作及出路是摆是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由于资金来源的不同,存在着联办与自办模式,但是两种模式均存在着弊端阻碍着联赛与俱乐部的前进与发展;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在经营手段方式上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与经营手段单一的问题;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转会制度由于体制影响与转会制度不完善,导致俱乐部球员转会不流畅。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调查自1997年至2008年在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中的外籍教练的执教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篮球外籍教练员的基本引进情况分析;篮球外籍教练员的执教模式分析;篮球外籍教练员的执教模式利弊分析.经过统计分析,指出了篮球外籍教练员在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中的执教模式以及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林友良 《科教文汇》2009,(7):288-288
篮球运动后备人才是一个国家篮球竞技水平的基础。现今,我国篮球运动已逐步融入世界篮球职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潮流之中。伴随着篮球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男女篮球队在世界赛场上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训练、管理、技战术等方面固然是影响因素,然而其根本原因在于篮球后备人才的匮乏。从培养体制、比赛制度、教练员状况、“读训矛盾”、资金状况等方面作了阐述,并提出具有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面向高校、面向社会,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篮球人才为目标,采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大学生专项运动联赛,针对CUBA发展的育人核心理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周建 《科教文汇》2008,(34):285-28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中坚力量——少年足球俱乐部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时至今日一些办学单位的现状令人堪忧。本文对青岛市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客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其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1-2012中职篮CBA总决赛中外援队员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外援引进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和比赛胜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湖北民族学院女子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女子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是由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女子篮球的氛围、心理因素等产生的,提出在高校篮球运动愈演愈烈的今天,湖北民族学院可从加强硬件设施、招收篮球特长生等方面加强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提高对女子篮球运动的重视,以期为今后湖北民族学院女子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2005—2006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各项技术统计进行统计整理,对我国男篮甲A联赛攻防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今后提高我国篮球联赛经济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我国,篮球竞技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不断的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突破。近几年,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的有关部门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注重。本文运用调查分析法,针对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实际培养情况的现状出发,进而研究分析得出,我国存在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体制不完善、严重缺乏后备力量等等问题。因此不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进而保障我国篮球竞技中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促进我国篮球竞技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全面素质处于人的发展的最核心的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前许多高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将篮球这门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加上CUBA与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的开展和推广以及全国各地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开展,篮球运动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篮球教学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学水平还较为落后,训练管理体制跟不上现代篮球的发展水平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就是通过我国当前篮球教学现状分析,转变教学新模式,并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4.
当前,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篮球裁判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体育院校也因此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尽管目前体育院校篮球运动的开展相当普及,然而体育院校的篮球赛事却不能够为学生裁判员提供足够的临场实践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当前学生裁判员的质量也成为制约篮球运动在体育院校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的因素之一。体育院校篮球专项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具备系统学习裁判的有利条件。从他们当中培养篮球裁判员,既有利于学校和社会开展篮球赛事,又有利于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培养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发展大众篮球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哈尔滨体育学院校篮球专项学生裁判员队伍培养现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如何加快兰州市小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竞赛赛制改革,以及加快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兰州市小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现在已成为兰州市体育管理部门和兰州市篮球协会关注的重点。加强兰州市小学生篮球运动的管理与建设,不仅关系到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篮球运动日新月异,技战术日臻完善,而中锋的防守能力的强弱是一个球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以美国的 NBA提倡明星领袖、超人的身体素质以及高超的团队协作主宰世界篮坛。他们代表了现代篮球中锋的特点:高大、强壮、灵活、机智、身体素质好、篮球意识佳。防守时,控制面积大、补协防及时,在内线竖起了一道立体屏障,给进攻队员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力。本文基于CBA中锋与 NBA中锋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以2008-2009赛季CBA和 NBA优秀中锋为研究对象,以各中锋队员的防守技术指标及与防守技术水平相关的因素为研究指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深入全面的研究CBA中锋和 NBA中锋防守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对策,对提高CBA中锋的技术水平及CBA联赛的竞赛水平,乃至提高我国篮球的整体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丹 《科教文汇》2008,(21):279-279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我国目前职业篮球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探讨,为今后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爽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13-116,123
通过对部分企业引进海外人才团队的调研和案例剖析,总结归纳出我国企业目前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团队的主要运行模式,揭示我国企业在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创新团队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阐述我国企业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团队的基本思路,并系统地提出加强企业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团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彬  张伟 《内江科技》2010,31(3):143-144
本文通过对我国CBA联赛几年来各队主、客场比赛的获胜率和胜率差的统计,分析“客场劣势”现象和影响“客场劣势”的各方面因素。希望能为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开展和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中喜 《内江科技》2009,30(6):138-138
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经在过去的十多年发展历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我国职业篮球联赛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专家学者对篮球职业篮球联赛改革的研究从未中断,本文对前人的这些研究进行梳理,旨在发现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