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现代都市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倾向,使青少年既是网络文明重要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又可能是网络文化主要的破坏者与受害者.目前一些青少年网民失范的网络行为,已严重危及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网络的开放性、无政府性、隐蔽性等,使网络行为规范对道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今后青少年的生活、工作、娱乐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当前加强青少年的“网德“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以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培养,应从加强法治与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来统一协调进行.但要特别指出的是,“治网“主要应是疏通引导,而不是封堵、防范,青少年的“网德“培养,以法治与管理为基础,但主要应依靠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尤其要更多地依靠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2.
林小妹 《教育导刊》2001,(15):56-58
由于现代都市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倾向,使青少年既是网络明重要的缔造和受益,又可能是网络化主要的破坏与受害。目前一些青少年网民失范的网络行为,已严重危及网络明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网络的开放性、无政府性、隐蔽性等,使网络行为规范对道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今后青少年的生活、工作、娱乐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当前加强青少年的“网德”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以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培养,应从加强法治与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来统一协调进行。但要特别指出的是,“治网”主要应是疏通引导,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代都市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倾向,使青少年既是网络文明重要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又可能是网络文化主要的破坏者与受害者。目前一些青少年网民失范的网络行为,已严重危及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网络的开放性、无政府性、隐蔽性等,使网络行为规范对道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今后青少年的生活、工作、娱乐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当前加强青少年的“网德”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以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培养,应从加强法治与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来统一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4.
从根本上清除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上网的负面影响,首先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强化网德教育,强化社会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等系统、有效的措施,通过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信息综合素质,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其负面影响,健康而正确地发挥网络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青少年网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青少年的主体人格,忽略了青少年本身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青少年主体的人格认同是网德教育的基础,同时,青少年网德教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层级性。在方法上我们应当采取"对话-辩论"的道德教育模式,此外,还需要营造诚信公正的网德教育环境来支持青少年网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管理、网络传播特点、青少年心理等方面探讨了网络不良资讯的成因,分别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网德教育、加强网吧管理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如何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网德教育成为高校工作者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原因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范丹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11):41-42,55
网络伦理问题的提出揭示了对网络技术的"双刃剑"所引发的伦理关注。网络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撞击了传统的伦理壁垒,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网德教育,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道德体系中,网络诚信是一种具有根基性的道德品质,它决定着网络世界的可信任度与可依赖度,是促进网络主体的道德形成的前提。在网络诚信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示范、引导、警示等方式,不断改进现有网络环境,以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反过来,多层次的诚信网络环境有利于形成青少年网德,加强自律意识,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不确定性背景下的青少年网络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问题的提出揭示了对网络技术的"双刃剑"所引发的伦理关注。网络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撞击了传统的伦理壁垒,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网德教育,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由于INTERNET的迅速普及,网上教学资源飞速增长,学生使用校园网络计算机获取Intenet上的教学知识势在必行,校园网络计算机如何安全、高效的共享Intenet教学资源,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具有深远的人文意义。如何适应网络时代,认真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每个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育是20世纪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作为网络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在整个社会的关注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高等院校网络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何为高等院校网络教育提供支撑体系,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上银行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银行业的新兴服务制度,网上银行面临着不同于传统银行的诸多风险。中国网上银行处于起始阶段,对于网上银行的风险认识及如何对其进行防范控制仍存在认知育区。在建立和发展网上银行的同时,应重视与正视网络银行的风险,从战略经营、业务及技术方面防范和化解网上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黄清虎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23-26,30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的不断普及,目前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里已经发挥出许多明显的优势。本文对如何建设一个简单易行的、能为大部分教师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网站,作了一些探讨与剖析。并给出一个辅助教学网站自动生成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7.
Curriculum aims often remain unrealised aspirations. This is because the values and principles implicit in them fail to get articulated in forms that can effectively inform and guid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deas such as ‘learner-centred education’, ‘independent/autonomous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enquiry/discovery learn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with understanding’ refer to critical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rather than its outcomes. While often enthusiastically embraced by teachers, they rarely get realised in appropriate forms of virtuous action. Such is the power of an outcomes-based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shap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is paper cites examples of curriculum design that specify the pedagogical values and principles implicit in various educational aims, and shows how they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practical experiments by teachers in their classrooms and schools, in a quest to transform their teaching into concrete forms of virtuous action. Indeed, the paper depicts a number of actual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 in which teachers generated some common insights into how to transform their teaching into the practice of virtue in education. It also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ory-informed action research in developing teaching as a virtuous form of action.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精神文化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来势凶猛的"网潮",如果没有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此,必须重视网络精神文化的培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供优质的网络环境与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际的工具,闯入了人们的语言交际世界,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同时也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强烈兴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提出"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是模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