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则天统治时期是唐王朝统治的一个特殊时期,为了夺取李唐王朝的最高统治权,武则天在借用、运用封建国家法律以严厉打击政敌的法律思想指导下,采用阴谋诡计和滥刑政策,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风,杀戮李唐宗室子孙和无辜臣民,形成长时期的恐怖统治。武则天的法律思想有阶段之分,其性质是与封建正统法制相违,是对唐代已经定型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破坏,对武周时期及其后数世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则天去世后,“武周革命”所形成的武氏集团对李唐王朝的影响力依然存在。通过景龙元年至开元元年间,武氏集团在太子重俊政变、李隆基诛韦后、玄宗诛灭太平集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影响力,论述“武周革命”对这一时期李唐王朝的影响,认为太平集团的覆灭,才标志着“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影响力的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时期 1995年7月12日,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结业典礼上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 昨天,我看《武则天》,是最后一集,武则天快要死了,要考虑皇位传给谁,她要上官婉儿穿上龙袍,一看,说,“你太瘦一点”。这句话意思很深,要将女皇皇位传给下一个女皇,一看,不行。没有一个人配,“太瘦一点”!这对我们人类学来说,也发人深思。上一代人将知识传给下一代,下一代人配不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  相似文献   

4.
王毅 《文教资料》2020,(7):75-77
李唐王朝是传统王朝中少有的盛世王朝,但是在唐朝最繁盛的前期在政治上却极不稳定,即皇位继承不稳定.唐前期曾尝试过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因为个别原因而流产,表现出唐前期皇位继承制度的不稳定性.从唐代的政治继承和东宫的官僚体系及胡汉文化的斗争三个方面分析,可以探讨出影响唐代前期皇位继承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洛水为中原圣河,中国早期都城大多位居河洛之间,这里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河出图,洛出书",使这里成为中华文化圣地。武则天以洛水出石作为改朝换代的理论根据,改洛阳为都城,建立武周政权,成就了她一代女皇创建清平盛世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梁维力 《文教资料》2008,(16):78-80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后以周代唐,开始了武周政权统治,直到705年的"五王政变"唐中宗复位后才恢复唐王朝,在这废周复唐的过程中,有很多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着重商讨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在其闻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时期,反用中原王朝"以夷制夷"之策,对中原王朝推行"以汉制汉"之策,先后在隋唐交替之际和武则天废唐立周期间先后多次册封中原"可汗",如隋唐之交刘武周被东突厥始毕可汗册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武周时期阎知微被后突厥可汗默啜册封为"南面可汗"。"以汉制汉"策略的推行,表明突厥统治者已精通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之术,通过适合自己的策略操控中原王朝,从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县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则天得势后,废黜了唐中宗李显,李显被流放房州15年,699年,由于武承嗣、武三思伺机篡权,武则天不得不召回李显,重立其为太子。705年,李显重新继承皇位。  相似文献   

9.
“武周新字”是武则天改唐为周后颇具政治意味的文化改革措施。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必要的综述.、结合研究中的武周造字的数目、造字时间及分期、新造字的具体流变以及“武周新字”研究对于断代与文物鉴别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等主要问题进行综合论述,对今后研究的前景及趋势试做出一些评价,能够对“武周新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武则天登上皇位及建立武周政权的过程中,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采取“拉拢庶族,打击关陇贵族”的策略。而狄仁杰作为武则天时期最著名的庶族宰相,从对他的选拔、重用等方面也能窥视武则天的用人之道,这些举措在武氏政权的统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则天发展科举,广开仕途,一步步打破了门阀和庶族的界限,大力提倡和鼓励举荐人才,为贤良之士实现治国抱负和政治才能提供了政治沃土。另外,她为排除异己。巩固统治,大兴酷吏,为其统治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其用人措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封建帝王的年号,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对武周年号中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宗教文化内涵的考证,论述武则天依人依时依事,根据需要或儒或佛或道、或兼而有之,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宗教观念、心愿祈望等娴熟地运用到年号之中,揭示其微妙心态及精明的政治才干,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武周社会和武则天。  相似文献   

12.
太原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起兵之地,也是著名女皇武则天故乡的首府。因此,唐王朝非常重视对太原城的修建,在行政建置上还一度将其上升为"北都",增建了东城和中城,迎来了城市的辉煌。本文根据现阶段晋阳古城的考古发掘,对唐太原城城市建设和规划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3.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封建女皇帝。历代史学家对这样一位“最奇特之人物”都十分关注,不少学者较多地研究武则天如何篡夺皇位及其功过是非的评价等问题,无疑这是必要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武则天的思想还缺乏应有的开掘和研究。武则天的统治能够持续半个世纪之久,固然是由于唐初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她善于在统治集团中采取文治手段,以封建思想统治群臣也是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史学著作在讲到武周时期,认为武则天打击士族,扶植庶族官僚,①是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代表。其实,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需要弄清什么是士族,魏晋南北朝的土族与隋唐“士族”的差异,以及武周集团成员的家世等。  相似文献   

15.
<正>武则天以天后而为天子,当时号称“革命”。改革旧章,发布新令,方针和政策,都与唐初之政有所不同。作为武周王朝政治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选拔新人和任用酷吏,以巩固新的政权。这不仅改变了太宗以来的组织机构,也改变了几十年的统治思想。这一变化,影响到文章,便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产生了李峤等御用文人,媚附权倖的文章,这是前一个时期比较少见的;另一方面是产生了陈子昂那样批评酷刑、指陈时弊的文章,这也是前一个时期所不曾有的。人们谈论武周时期的文章,常常仅以陈子昂为代表。陈子昂当然是这个时期最有成就的作者,不过,他的文章并不适应当代的统治思想;最能适应这时政治需要的作者,实为李峤、崔融、宋之问等。因此,要论武周治下的文章,还是先从李峤等御用文人说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史学著作在讲到武周时期,认为武则天打击士族,扶植庶族官僚,是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代表.其实,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需要弄清什么是士族,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与隋唐"士族"的差异,以及武周集团成员的家世等.  相似文献   

17.
刘宋王朝中后期,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宗室内乱,其原因在于宗王势力过大,缺乏牵制与平衡的异姓力量;帝王及宗王素质较差;皇位继承失序.内乱导致大权旁落,大批寒人进入政权.  相似文献   

18.
皇位继承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君主专制、万世一统政治制度,它起源于氏族时期,经过不断发展和衍变,最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制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外因来说,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首先是离不开唐朝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的背景环境给武则天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武则天骨子里的不安和进取,加上她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的卓越才能。因此,本文主要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对武则天能够称帝的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吴枫、常万生著《女皇武则天》(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好评。据说,此书是北京市1987年第一季度的畅销书之一。该书正文共18章54节,从武则天的家世、童年,写到女皇之死,全书遵循唯物史观,把传主人置于广阔的大唐具体历史环境之中,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学写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地写出武则天的一生不寻常的经历、业绩及其性格特征,全书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