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是典型的方言区,方言特色明显,由于缺乏进行训练的好教材,普通话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在分班的基础上,按方言区划分训练小组,针对每个方言区语音特点,对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儿化、朗读、说话等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要针对问题加强“听”、“说”训练,通过媒体纯正、规范的普通话来纠正、规范自身的问题。对特定专业要加大强化力度,从选修逐步过渡到必修,真正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提高。一些学生已经能够从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考虑,对普通话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越来越重视,学校应创造条件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愿望。  相似文献   

2.
钟武媚 《教育与职业》2006,(21):178-179
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操用水平,提高学生PSC的过关率,是目前普通话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在南方地区高师教授普通话的经验,吸取同仁的教学研究成果,试从采用系统化训练的教学策略克服方音负影响等方面,探讨短时间内提高复杂方言区学生操用普通话能力,提高方言地区高师PSC过关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试论四川方言区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学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四川方言区藏族学生语言使用现状及学习普通话的重难点,试图从四川方言区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三个阶段来探寻最佳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国家教委、语委规定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普通话应达到一级或二级水平。方言区的学生语感差、方音重 ,普通话水平低 ,急需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语音质量 ,达到规定等级  相似文献   

5.
广西方言区普通话语音的矫正,可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运用“看听读辨说”五字教学法,帮助学生较快速准确地掌握要领。  相似文献   

6.
推广普及普通话,对提高方言区高职院校普通话学科教学水平、促进汉语规范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普通话测试与培训工作是"推普"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推普"目标的有力保障.方言区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职业岗位群工作的需要.文章试从制约方言区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推普"工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是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沟通的桥梁,是师范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全面提高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教学质量,让每个毕业生能说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于南方方言区的同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教学中,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说好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浅谈五年制高职学校普通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方言区,加之在初中阶段老师对普通话的要求并不严格,刚到校时他们大都讲方言土语,提到普通话就头疼,更别提要他们使用普通话了,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能力,并使他们达到规定的等级?笔者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一鼓励学生开口讲普通话,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订出训练计划;三加强口语训练,培养语感;四要督促他们坚持训练,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9.
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要以汉语普通话为主,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更好地培养说普通话的能力,这是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方言区),要教低年级学生讲好汉语普通话,并非易事。长期以来,语言不通给少数民族地区的说话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严重阻碍着儿童口头言语能力的发展。本人在壮族地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实践中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以方言母语开路,消除言语障碍,是少数民族地  相似文献   

10.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普通话水平测试则是使推普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从汉语方言分布情况看,推普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方言区。分析粤西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可切实了解推普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并提出有关对策,对今后的推普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得知:北方大学生在湖南的语言使用情况,他们大部分时间使用标准普通话,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湖南地方普通话或方言的影响。他们认为湖南人能熟练运用普通话,但受当地方言影响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声调和某些音节上。  相似文献   

12.
语言因各种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而产生变异。语言变异就产生了语言的社会变体和地理变体。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和语言一样,不同的方言会造成语言交际障碍。语言规划是国家或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全国推广普通话是中国政府当前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方言电视、电影体现的是文艺的百花齐放,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3.
对粤式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中的词素、状语、指人宾语在句子表达语序上进行了比较和归纳,并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码转换和语言迁移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导致粤式普通话语序后置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对粤语区的普通话的规范和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南官话区湘南片大专层次学生的普通话受西南官话和母语方言的双重影响,直接表现为普通话难点音的偏误.从测试员的角度,在对调查问卷、录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可以从教师转变观念、分解教学、设计实用的训练项目、讲练结合等方面来提高本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学视角看方言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的多样性、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角度来看,方言电视节目有助于保持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能调动民众自觉保护和发展本地语言文化的积极性,方言电视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质量、避免低俗。  相似文献   

16.
As with colonial transition elsewhere, the language patterns in Hong Kong have changed with the return of sovereignty to China. Biglossia (whereby Hong Kong Cantonese and English predominate) is shifting to triglossia, as Putonghua,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colonial transi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emergence of Putonghua and on the language subject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a in Hong Kong. It argues that, whilst the rationale for promoting Putonghua is logical, tensions are evident in the school curricula, most notably in two areas. Firstly, the curricula were already heavily biased in favour of language subjects and, secondly, the necessary teaching expertise for Putonghua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全国的通用的语言。但是,方言区的人想要学好、说好普通话却很不容易,闽言言区的莆仙人尤其如此。本分析莆仙人学习普通话中的种种干扰,罗列莆仙人学习普通话的所有难点,并介绍克服这些难点的方法,旨在帮助莆仙人说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青海“少数民族普通话”的特殊言语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普通话"(即母语向汉语普通话过渡的中介语)是青海民族地区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汉语普通话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言语现象,也是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普通话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但目前对"少数民族普通话"的语音偏误、"石化"现象、交际策略以及话语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要想使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教与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效,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探讨了大学校园内普通话与方言这一双言现象。从中了解大学生对普通话与方言的掌握、认识、态度及方言的使用现状等情况。大学校园内普通话是主流语言这不足为奇,但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以消灭方言,或禁止说方言为代价。方言是我国重要的语言资源,其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国家推广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全国通用语言.而普通话课是每所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必须开设的公共课程.那么,如何在短时期内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在民族院校任普通教学话的经验,吸取同仁们的教研成果,试从民族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