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学生提问题,但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致使课堂“冷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胆量小,不敢提问题,特别是有教师听课时更不敢举手;二是学生学习习惯未养成,不会提问题。前者是心理因素所致,后者是能力因素所至。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胆量,多让学生发言、表现,善于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克服胆怯心理。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要注意总结提问题的方法、规律,适时点拨、引导,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概括说来,提问题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中的“提”,是一种画龙点晴之笔。它是画面细心收拾阶段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提”,能使平淡无奇的画面顿生精神,达到感人的艺术视觉效果。从手法上讲,主要有勾提、皴提、染提、点提等方法。本文从这几个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以供学习山水画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真一点     
曾参加一次大型公开教学活动,听一位老师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老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学生提了"你指的是谁?""这条鱼是什么样的鱼?""这话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四个问题,然后老师让学生读书回答。学生提的前三个问题,是只要读一遍课文就能弄清的,学生课前读过课文,应该知道。为什么还提这几个问题呢,迎合老师呗。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分数的概念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从整数到分数,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数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张翠华 《成才之路》2011,(26):31-3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学校的人员、设备等安排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怎样的发展才是适合学生,而且是必需的,是值得商榷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会出现这样的几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大家在学习中有怎样的思考,可以提一提。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选出和自己相同的问题,重点解决,这节课结束时教师会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特点表面看起来是问题引导,其实学生不过是配角,是教师手中表演的提线木偶。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不会独立思考,是不能形成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写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现在,不少学生一提作文就喊头疼,究其原因,乃缺少生活、缺乏素材.鉴于这种情况,我总结了中学生写作文怎样选材的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美中不足     
《我们的身体》这节课结构合理,有许多可取之处。美中不足的是,第一部分教学欠佳。为此,特提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1.导语要注意导向。从复习前课导入,这种方法很好,但只让学生说出“一个物体有几部分”还不够。我们复习的目的应该是借用前课学习的方法将人体分为四部分,因此,需要再追问一句:“几种方法?”让学生把“按能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头痛,苦于没话说,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语文教师把学科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任务。如何引导学生热爱作文,会写作文,教师就要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笔者就这几年语文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方法,仅此共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于初中物理课本上的25个小实验,老师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一是:置之不理,认为反正考试不可能考小实验,与其在这上花费时间,还不如多叫学生做几个习题,所以,对它往往一提了之。另一种方法是:力争让学生对每个小实验都亲自想一想,做一做,知其所以然。究竟哪一种方法好呢?我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尝试。在甲班的教学中,凡是遇到小实验,总是要求他们亲自做一做,引导他们自己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具体做法是:将该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五人。以小组为单位,每做完一个小实  相似文献   

10.
学与问的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可以说绝对没有哪一个语文老师不提问或不会提同,但这里所说的提问艺术,乃是指教师以其精心设计的系统性提同,使语文教学在内容上更明晰、形式上更话泼、智能培养上更有效,这是一种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向活动。这里仅谈谈语文教学的提同艺术应坚持的几项原则。第一,小巧性原则。就是以一个既易于解决又与教学要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为突破口,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重要的疑难问题。狂人是怎样一个人?这是《狂人日记》的难点。如果直接以此提问,学生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课也是这样,导入新课这一步非常关键,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教材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抓住“好奇”,引起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用做演示、设悬念、看实物、提问题等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黄河象》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几只大象?两只大象有什么不同?然后问:这古代黄河象活着时,将有多大呢?”又问:“那么,这样大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启发式,所以经常搞“满堂问”,似乎问得越多就越显得“生动活泼”。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我们觉得提问可以是启发式,有的不一定启发式。如果所提的问题,学生要皱皱眉实,脑子里转几个弯才能想出答案来,而且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加智力,这可以称是启发式;如果提的问题直来直去,或问题不明  相似文献   

13.
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識,除提問、談話外,还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一、学生經常反映史实的年代很难記。为了幫助儿童記住史实的时間,可指导他們列写年代  相似文献   

14.
提问小议     
培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题,已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可是,近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培养能力,无非是教师多提几个问,学生多回答几个问题罢了。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实质上是把培养能力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简单化为一个单纯的教学手段问题,因此在他们使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时出现了一些偏向。那么,在提问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偏向呢? 一是为提问而提问。表现的形式是明知故问,或无为而问。比如有的教师爱提“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有的教师爱在课文里寻找现成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有问有答,煞是热闹,实际上既无深度、难度,又不能促进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个问题是一种创造,学习物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能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可提;三、指导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提倡先说后写──谈“注·提”实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注·提”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作文。这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呢?这就要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入手,先说后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的一种恒等变形,与整式乘法的过程互逆,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常见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这些都是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它们在分式运算,解方程及各种恒等变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初中数学课本里面只涉及到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中的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并没有给出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公式法中的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进行额外补充。除了以上阐述的几种常见方法外,其实还有一些方法,针对一些复杂因式分解问题,运用以前的方法可能难以分解,因此本文提出几种新的方法,可以比较简便的求解。以下是对这几种方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如何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有益于智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以第十册45页例4为例,通过不同的两种教法的比较,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32公里,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公里? 第一种教法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进行解答。然后老师向学生说明以前学过的应用题,有些题里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我们可以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随即老师提同:(1)这道题中有几种量?(2)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置?为什么?(3)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4)说出这三种量的关系式。(5)根据关系式判断速度  相似文献   

20.
前两次教自然第二册《鱼》这一课都感到很为难,因为这一课的课文除了几幅鱼的插图外,没有给出任何有关鱼的实质性内容,仅有的是鼓励学生独立自主、主动地自由提问和研究问题的话。我不相信学生能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