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主动探索、组织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掌握方法,正确计算。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有关口算、估算或笔算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3.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教学重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能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30页的例题,第31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①会正确地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②理解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归纳并掌握算法,正确计算。③会写出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知道为什么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④会利用交换乘数再乘的方法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⑤能够主动地参与探究算法的过程,学会交流与思辨,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中,使学生掌握计算技能,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中之重。而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使学生会算,更应该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过程。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文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探究计算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掌握算理算法,进一步使学生真正提高数学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5页例1。教材简析: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的揭示及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作铺垫的。本课是这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内容包括一位数乘两位散的意义、读法、算理、算法及书写格式。数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算理和算法;(2)能熟练地按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算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1(不进位).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就迎刃而解了,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5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借助几何直观与先前学习经验,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2.使学生通过建立方格图与横式、竖式之间的联系,体会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应用有关运算的知识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合理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91-93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找出解决不同“乘船”的方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探索中,找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方法,不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从而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例题、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掌握方法,正确计算。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有关口算、估算或笔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7页例2、例3。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参加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材内容:苏教国标本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方面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并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现实情境呈现个位上乘积满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算式,  相似文献   

16.
权松爱 《考试周刊》2011,(18):104-104
本文作者通过将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学过程】一、课堂前测,在交流中初步掌握算法1.从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看大屏幕,并说出有哪些信息。2.列式解决问题。怎样求一共要付多少元?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3.研究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尝试着用竖式进行计算。一人板演,教师巡视寻找错例。学生做完后相互交流。【设计意图:同桌交流,可  相似文献   

18.
徐琴 《学周刊C版》2011,(8):148-148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下) 教学目的:1明确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