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教师面对同一课题时,其设计的教学活动、形成的教学风格等也不尽相同,即出现"同题异构"的情况。而同题异构对于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拓展教学思路等方面均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将从阐明同题异构基本内涵入手,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重点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同题异构"活动设计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同题异构不应该是标新立异求个热闹,而应是通过这项活动触发参与者或观摩者在体验不同课堂教学后的深刻反思,从而达到"见异思迁,由异求变"的目的,同题再构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都是为了再构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同题异构"是指同一节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教师们对同题异构没有深入的理解。对同题异构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能帮助教师更明确同题异构的内涵,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同课异构"强调的是针对同一文本。  相似文献   

5.
叙述对执教同题异构"细胞增殖"复习课的反思,从听课笔录以及自己在备课、上课、评课及对复习课的思考,探讨通过"同题异构"的平台,一起探究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同题异构就是多人备同一课题,然后分别组织教学,组内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应该从同题异构活动中吸取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菱形(1)》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从同题异构中寻求最优设计的.一、课堂导入方式的"异"片段1观察我们自己收集的有关菱形的图片,你能说说菱形的定义吗?片段2在平行四边形中,如果内角大小保持不变,仅改变边的长度,使两邻边相等,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充满无限可能,因此有了同题异构。同题异构是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教师拓宽教学视野、提升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一、回顾:两份教学设计本期的两份教学设计,均围绕“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这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比较两份教学设计的异和同,本文以表格(见下页)的形式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朱俊丰 《文教资料》2014,(12):193-194
作者从参加2014年市级高三英语学科教学研讨会同题异构的教学观摩课说起,提及同题异构的概念及功能,再分析和比较了两节同题异构写作课的精彩巧妙之处,最后谈了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我校开展了组内同题异构的组内研修活动,下面我就我们英语组Unit 4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开展同题异构之后,谈论自己的几点反思:一、在知识的处理上1.本节课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on one’s mind,其中文是挂在心上;惦念,书上的句子是What’s on your mind?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新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逐渐增多,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名称也不断出新,现如今提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谓"同题异构"就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能够带给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11日,针对苏教版第十一册的第12课《姥姥的剪纸》一文,泰兴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张桥镇组织了一次“同题异构”的语文课例研讨活动,笔者有幸领略了经各镇层层选拔出来的6位优秀青年教师的精彩课堂。“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文本处理。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更有不同的教师风格!  相似文献   

12.
同题异构中的"同题"所指的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同一课题或引导性问题,"异构"则指的是课堂的不同构思。在课堂教学中,这种结构性差异可以是在相同课题下所采用的不同结构设计,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根据同种物理问题所进行的"变形"式结构设计。本文主要以《华夏古韵》这一教学课题来作为论述的核心和基础,分别论述了唱歌课的教学设计和欣赏课的教学设计,对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探讨,更加直观的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两节同题异构词汇课的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导入词汇的情景性、生词巩固的有效性以及拓展与运用的层次性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增强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新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逐渐增多,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名称也不断出新,现如今提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谓“同题异构”就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能够带给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5.
陈培炜 《学苑教育》2019,(14):68-68
最近教研员热衷于研讨“同课异构”,基于核心素养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由此打开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如今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地位,学生在“同题异构”中探索,激起生本理念的切实体现。“同题异构”活动围绕学生开展,是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答题的变化、不断创新解题的技巧、不断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行为,真正达到改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同题同构、同题异构"都是一种以"教"为着眼点的教学型校本教研,也被称为"日常性教研"。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溶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手段主要是听课与评议。这是一种目标直接,易于操作的教研方式,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容易被教师所掌握。而且,这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举办的高中化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同题异构观摩课的活动。听完三位老师执教的高中化学1教材中《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内容后,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新课引入,别有用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新课引入既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又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作为一节好课其新课引入更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  相似文献   

18.
金梅新 《考试周刊》2011,(8):235-236
作者首先立足于园本教研模式,从"同题异构"与"一课三研"两个名称入手,阐明了这两种教研模式的内涵;其次,对"同题异构"一课三研这融合为一体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流程进行了描述,清晰地把活动全程展现在大家眼前;再次,论述了参与园本教研活动的感悟,对"同题异构"一课三研这一园本教研活动进行了剖析;最后,总结了"同题异构"一课三研不仅激活了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而且推动着课堂教学走向精致,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高效的物理课堂需要开放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在"同题异构"的教学理念之下,不同的老师执教同一课题,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在"异构"中提升自我,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一节精彩的同题异构课首先应该是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同时还应该有独具匠心的亮点。要想"构"出新意,就应该依据教材找准课堂教学切入点,把握学情循序渐进,并依据教学内容别出心裁地设计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