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战略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和新经济的严峻挑战,对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及战略联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是指联盟网络内部主体、战略、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由于相互协同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网络竞争优势以及联盟网络主体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耦合而形成的全新的整体创新效应。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为载体,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要素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10日,来自数十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签约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标志着在国家六部委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推动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将首批成立的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介如下,详见附件。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0日,来自数十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签约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标志着在国家六部委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推动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将首批成立的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介如下,详见附件。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呈现出分布式的特征,而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也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于外部知识的获取的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从外部获取知识,进而适应知识基础的分布式特点的途径.杜邦公司作为一家以科技为基础的公司,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知识的利用、联盟的类型和竞争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典型的特点,通过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与合作。本文通过量表设计、问卷调查并收集国内325家建立了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高技术企业有效研究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过程中,高效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具备一定的战略动机来安排联盟过程尤为重要;第二,有效的战略联盟动机可以正向调节跨国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和联盟稳定的关系;第三,在控制变量的检验过程中,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联盟合作时间越长,联盟的制度越稳定和成熟。高技术企业与合作联盟成员的文化距离和差异越大,联盟越不稳定。高技术企业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可以提升跨国技术联盟合作中的质量。跨国合作技术战略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战略资源互补性,可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联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发达国家政府很重视企业技术联盟,我国发展企业技术联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众多的企业选择并购或技术战略联盟等方式来开展合作,以求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形成竞争优势。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技术战略联盟驱动力、合作优化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得出结论:第一,市场竞争越激烈、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及同行的示范效应越明显,企业越有动力形成技术战略联盟,从而战略联盟越稳定;第二,牵头单位的协调能力及政府的规范作为不同的合作优化方式均可以提高在驱动力驱动下形成的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从而起到优化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度引导创新要素及核心知识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间的良性循环,有效刻画联盟企业间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同时存在的复杂动态关系,以联盟企业不对称学习能力作为切入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竞合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参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探索比例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越高;知识产权系数、协同收益系数以及联盟企业模仿成本的增加,均可以有效抑制联盟企业间竞争的产生,其中协同收益系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联盟企业在探索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在交易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以及自身所持有技术专有程度的提高,均增加企业自身发起竞争的概率、减少合作伙伴发起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运用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联盟企业如何通过技术跳跃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出发,对联盟企业选择率先创新战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能使联盟企业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能赢得超额利润,从而达到实现联盟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