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事物、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的过程。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教的本质是为了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和总结评定者。因此教师不能满足学生“学会”,而要重视引  相似文献   

2.
路婷 《小学校长》2006,(6):41-42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目标,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敞开思路,交流内容,总结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潘林章 《辅导员》2010,(4):J0004-J0004,J0002
所谓“强化学习”,是指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继续把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到接近学生的最高潜能的层次。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显示:学生要想在一段时间之后有良好的保持和回忆,就必须进行强化学习;而强化学习的“最佳点”是在“基本点”上增加55%。在学习内容已经被掌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皮恒明 《今日教育》2007,(12S):48-49
在新课程实施后,不少教师在学习方式的采用上存在着走极端的现象,他们要么“穿新鞋走老路”,基本上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么“穿新鞋走弯路”,认为现在提倡探究式学习,就不管什么内容都戴上“探究”的帽子,以显示其先进性,结果不但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连双基的掌握也大打折扣。其实,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式的。但也不是单纯发现式的,而是通过外界有意义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方式建立联系并相互作用,最后内化到知识结构中去。因此,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也不需要时时去“发现”。探究式学习只是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需要和其他几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的背景下。对新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对知识理解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顿悟思维”架起了原有的知识背景和需要解决的知识信息之间的桥梁。“顿悟”的发生源自学习主体面临一个与其已有的认知能力相冲突的问题,这种具有动机性的不平衡,促使学习主体对整个学习情境加以分析,发现情境中各个刺激间相互关系的意义。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求得新的认知平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常会产生矛盾冲突,产生大量无法预测的思维活动,时而合乎逻辑,时而不合常理。笔者认为教师没必要回避这样的矛盾,也不需要包办代替。把问题讲透,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与冲突,使学生思维遭遇挫折,经受锻炼。必要时甚至可以人为“制造”这种认知冲突,造成学生的认知不平衡,促使其寻求捷径。自然生成,进而培养主动探究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6.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部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亲身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学习,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造成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解题思路混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学习思维迟缓,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只是在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心理压力较大,平时学习中遇到问题不敢去请教,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甚至厌学。总之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知识掌握较差,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要想打破这个局面,要想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忽视和放弃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现代教育中其他行之有效的做法。素质教育应重视“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以学生树立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超越的学习理念为主线。以学习的思考、学问的研究、学法的交流、学风的养成、学业的完成为重点,使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中不仅是接受、适应已有的一切知识,还要标新立异地改造、超越现有的一切知识,创造一切新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0.
一、原型启发。数学课本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很多都是间接的知识,是经过人为处理的一堆符号型的知识系统。这些数学知识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让学生感到既抽象又枯燥,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把这些间接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找到数学“原型”,  相似文献   

11.
邓水胜 《广西教育》2006,(3A):38-39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教学重心从“教”向“学”转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导为教,寓导于教。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习动力 虽然许多教师都已意识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许多学校依然奉行的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习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刻板单一,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学习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属间接经验,因此学生对许多知识缺乏感性认识,特别是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和紧密,有些内容陈旧、滞后,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又不善于联系实际,使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知识的价值,因而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不能深入浅出讲授教材;不重视教学艺术,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方式不当,打击或者损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也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
卢坡 《学语文》2005,(6):42-42
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快乐的学习方法。试图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和趣味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获取知识和享受乐趣,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冲突,非但没有矛盾,教育活动中的一些“科诨”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课堂好像戏场,老师好比演员而学生如同观众。演员能给观众带来趣味,老师能调动学生兴趣,才算成功,这就要在方法上下功夫了。  相似文献   

14.
“聋哑英语”是大学英语学习中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学生的情感因素等等,都是可能导致“聋哑英语”的重要因素。英语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彻底改变“聋哑英语”现象。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高尚品德的重要组成因素。有的教育学家甚至认为兴趣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兴趣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当成内在的需要,能够自觉地或自发地积极学习。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处于“爱”学、会学的最佳境界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在一个“趣”字上做文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动机”。在知识基础好、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而在知识基础差、求知欲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踏实实践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在基础较差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生物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高中生物新课程受求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生物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评价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及进行探究活动的质量,评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拘泥于生物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注重生物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生物学习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改革的重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关于细胞分裂的知识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学生学习完第二章有关“有丝分裂”的知识后,对于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此时,学生头脑中有了关于“间期是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的定式。接下来在学习第五章“减数分裂”时,  相似文献   

19.
“探究”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本思想。“探究”要求课程学习要由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演示型教学向自主型教学和实践型教学转化,让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研究中获得知识,使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应试”的教学压力,已使学生养成了接受式的被动学习习惯,形成了知识学习寻找惟一性结论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0.
《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该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案前必须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