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日伪政权的奴化教育 ,山东沦陷区人民奋起反抗 ,不甘做亡国奴。山东沦陷区人民采取在日伪控制的学校里宣传抗日主张 ,拒不在日伪学校任职 ,举办私人教育传播抗日思想以及抵制日语教学等行动 ,反映出山东人民不畏强暴 ,捍卫民族自尊 ,反抗奴化教育的坚强民族精神 ,既令今人赞佩 ,也值得学习弘扬。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奴化中国人民,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利用伪政权在中国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一方面摧毁沦陷区原有的学校,阻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设立教育行政机构,建立学校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日伪在沦陷区所推行的奴化教育,使中国沦陷区的教育事业蒙受了沉重的打击,也对学校学生及社会民众心理、思想和感情产生了重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日伪政权实施的殖民主义统治,给河北沦陷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间所推行的奴化教育,特别是对沦陷区内的中小学奴化教育严重毒害了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沦陷区实施殖民统治,奴化教育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为了深入地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日伪制定了相关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核心在实施过程中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加强控制,妄图彻底“改造”青少年的思想。对此,我们应严肃地加以清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维持政权的运作,汪伪政权大力实施对行政人员的奴化教育,针对警察、军人、司法人员以及一般的行政人员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确立了一定的教育机构;这样一番经营,有利于提高汪伪政权的行政效率和强化汪伪政权对沦陷区民众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华时期,对河北沦陷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其中在河北沦陷区推行的教师教育是其实施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详细地规定了教师教育制度,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对教师实施奴化管理。但是,广大爱国教师并未屈服,他们利用一切时机开展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沦陷区采取了军事化的殖民统治,尤其强制建立奴化教育体制。为了向沦陷区提供所需要的师资及各种技术人才,日伪注重各占领地的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及军事教育,反映了日伪在沦陷区竭力推行殖民性专门技术教育的事实,其目的在于希望以此为途径控制广大民众,毒害青少年的思想,同时培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的亲日群体,以满足日本军事侵略与殖民统治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实施了彻底的奴化教育。教育行政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现了日伪教育管理的奴化本质。伪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行政制度将教育工作纳入殖民地教育的轨道;奴化教育管理体系及其配套措施将奴化教育落实到了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日伪当局把推行奴化教育作为实施其“思想战”的主要措施,建立了系统的奴化教育网络,规定了以“亲日”、“复古”为核心的奴化教育方针,推行了一系列奴化教育措施。日伪在华北沦陷区推行的奴化教育,尽管具有渗透面广、欺骗性强等特点,但无法改变其为日本殖民侵略服务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抗战爆发以后,日寇在河北占领区实施了恶毒的奴化教育,以摧毁中国原有的民族文化事业.对此,河北沦陷区中小学师生和抗日根据地军民以铮铮铁骨和冷静头脑机智勇敢地与日伪的奴化教育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使日伪的奴化教育彻底破产,这一光辉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1.
日本侵华时期,日寇为了在河北沦陷区更有效地实施奴化教育,注重以各种形式加强日语教育.日语课程在学校及其他教育组织机构的教育计划中处于突出地位,日语师资培训及日藉师资为日语课程实施提供条件,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及环境布置加强了日语教育的气氛.今天,对沦陷区日语教育这种语言文化殖民主义的消极影响应该加以深刻的警醒.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沦陷区,日本侵略对中国原有的民族化教育事业进行了全方位摧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教育布局,使中国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为了使中国沦陷区彻底殖民地化,日本侵略制定了奴化教育方针政策,建立了相应的伪教育行政体制,用以统辖沦陷区的教育系统。其中,十分强调“宣传教育”、“以华治华”的殖民主义化统治,在“恢复”和“调整”原有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扶植伪政权建立了伪学校教育体系。同时,还建构了系统的、殖民化的社会教育和校外教育,以奴化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日伪在中国沦陷区实施的是赤裸裸的殖民奴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灭亡中国,妄想把中国变为其永久奴役的殖民地,日寇侵华期间对其占领区实施了恶毒的奴化教育。对此,沦陷区广大爱国师生以铮铮铁骨和冷静头脑机智勇敢地与日伪的奴化教育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以对祖国的一片丹心和对中华民族的一腔热血铸就了我们的伟大国魂,最终使日伪的奴化教育彻底破产,这一光辉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奴化教育张建民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并占领中国广大地区后,为加强殖民统治,在沦陷区实行了奴化教育。日伪政权建立了一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企图以此消解和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实现奴化教育的目的——欲使中华民...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在沦陷区开办教育的目的是妄图从根本上永久控制中国.其主观动机可以从实施奴化教育的控制、理念及思想根源等方面进行探讨。从中能更清楚地揭示这种教育所带有的浓厚的殖民主义特征及其毒害性。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日本实施侵略扩张政策,在亚洲一些地区建立日本的殖民地,并实施殖民教育,日本殖民教育史因此成为日本及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教育史学者们的一个研究课题。日本侵华期间沦陷区的教育史由于种种原因,也被裹挟进殖民教育史的研究范畴中。本文试就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的概念进行一些基础性探讨,并试图澄清中国教育史学者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作者认为,在1937~1945年间成为沦陷区的关内地方,没有形成日本的殖民地;这些地方存续的教育不属于殖民教育,而只能是奴化教育;这些地方的教育不应被中国教育史忽略而应成为其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教育史学者应当加强对这一时间中这些地区的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奴化教育和鸦片毒化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征服我国人民和灭绝中华民族的两把杀人软刀子。这种罪恶行径与烧杀淫掠和狂轰滥炸的暴行相配合,显得更加阴险毒辣。在我东北沦陷区推行法西斯奴化教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对我国的文化教育机关,首先是肆意进行破坏,一切学校、教育馆、图书馆、报馆及言论机关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介绍了明代山东社学的兴废、分布、种类、教学管理等情况,旨在通过对明代山东社学的梳理,剖析社学对当时山东地区文化传播及普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标志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担任山东巡抚十年间,丁宝桢协助曾国藩和李鸿章镇压捻军;智斩安得海;治理水患;创办山东机器局。加强山东海防建设等,表明了他是开明务实的洋务派督抚之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举措虽然大都没有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但保持了山东政局的相对稳定,推动了山东的近代化进程。因此丁宝桢在近代三十多个山东巡抚中堪称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