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契约文书在全国各地被大量发现,其价值也逐步受到学界重视,北京各部门也收集藏有大量契约文书,并编纂出版了一系列契约文书汇编.本文对这些契约文书汇编的编纂沿革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其编纂方法.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郑振满主编的《福建民间契约文书》于2022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福建各地现存的民间契约文书,时间跨度从明中叶到1949年,内容包括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本书的编纂体例主要依据“属地”和“归户”“归物”的原则,保留契约文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资料按照地区进行编排,每卷收录同一地区的契约文书,共分为11卷50册:第一卷为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契约文书;第二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南山、小洋村契约文书;第三卷为永泰县盖洋乡薱头村契约文书;第四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前湖村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以时间为序梳理清水江文书汇编的编纂沿革,分析在清水江文书编纂中采用的编纂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清水江文书汇编的两大特色,希望为日后清水江文书的进一步整理、编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契约文书的文字考辨长久以来都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重难点。时代背景的关键性、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契约文书的区域性、文字考辨的专业性,均影响着少数民族契约文书文字考辨的结果和应用。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契约文书和文书文字考辨研究相关情况的简单综述,结合文献材料探讨少数民族契约文书文字考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编纂丛书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编纂丛书就是把单种书籍按照一定体例和原则汇编为一套书。丛书有综合性的,也有按照年代、地域或专业等汇编的。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南宋俞鼎孙、俞经编的《儒学警悟》,以后历代都有编纂。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收宋至民国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部。  相似文献   

6.
曹宇  李冰 《兰台世界》2017,(1):15-19
曾国藩档案编纂成果自其逝世后两年便已出版,曾氏档案编纂工作历经百余年,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汇编成果,包括全集类、专题类、选编类和增补类。编纂过程中主要遵循按类编排的编纂体例,保证收录文献资料的广泛性,规范编纂格式,并配以内容翔实的辅文。编纂特点上表现在编纂主体的地域集中性,编纂过程的阶段性和整体的编纂成果水平不一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分家文书是了解一个家族分家情况、家族制度的重要史料。文章基于从目前福建出版的几本契约文书汇编本中收集到的四十余份清代福建分家文书,阐述家族制度在这些分家文书中的印记,从而探寻清代福建家族制度中的几个特色,如格外偏重男丁,重视家族公产,坚持聚族而居的建筑风格,强调在家族中有重要发言权的角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冯梦龙编纂的汇编作品《情史》具有分门别类、体例清晰,题材广泛、全面客观,文字优雅、详略得当,强调出处、以真感人,评传结合、凸显主观性等特点,深深打上了"情主人"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编研成果数量庞大。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文献典籍的整理和编纂工作,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截至1984年,全国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档案史料书刊已达530多种,计数亿字。但是应该看到这些出版物主要是文书档案史料的汇编,科技档案史料的汇编却寥如星晨,说明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尚未普遍地开展起来,此外,目前出版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等专著都是以文书档案编研为题材,没有涉及科技档案编研的内容,加上科技档案因具有专业性强、种类  相似文献   

10.
《庆元条法事类》是一部由南宋谢深甫等编纂的法律书籍。该书始修于嘉泰元年,成书于嘉泰二年,为南宋法律资料的汇编。其特点在于以事分门,门下分类,每类汇集敕、令、格、式、旁照法和随敕申明。其中文书门作为一个类别,单独对南宋的文书档案工作进行了规范。这体现了南宋统治者对文书档案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也为文书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颜晗  丁海斌 《档案》2020,(1):5-14
随着明朝商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商业文书。这些商业文书主要见于出土文献以及在此基础上整理而来的各种文献,主要包括政府颁布的政策性商业文书及民间商帮形成的商业文书。商业文书发展至明朝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包括买卖契约文书、典当文书、借贷租赁文书、雇佣文书、合伙契约文书、加工承揽契约、经商执照等等。明代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民间契约文书,其商业文书种类更加丰富、商业文书条款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史学理论家、档案史料编纂工作者、乃至封建帝王在从事档案史料编纂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编纂原则与方法。本文依据清代档案史料汇编和有关文献 ,将这些原则与方法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即“广存”与“审取”的选材原则 ,“据实直书”的加工原则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汇编体例设置原则 ,以及“比附证校”的考证方法 ,“分门互见”等材料归类方法 ,标注材料出处的注释与备考编写方法 ,“分出句读”、“撮取篇中所陈大意代为标目”等编排加工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当时档案史料编纂工作的开展 ,而且直至今天仍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存契约文书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自19世纪以来,契约文书的价值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中国契约学。契约文书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存世量巨大,本文就探讨契约文书依据不同标准的种类的划分,以期对契约文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正民间文书是在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资料。地契、租约、借约、诉状等都是民间文书涵盖的范围。目前所见最早的契约文书是在出土汉简中发现的西汉契约及东汉的买墓券。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民间文书也相继有所发现,如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200余件契约原件,敦煌唐、北宋契约有127件。宋元时期的文书,数量不多,以泉州和徽州为主。存留至今数量最多的当属明清文书。  相似文献   

15.
契约文书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的真实记录,在地方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对各地出版发行的专著类契约文书的分布状况的汇总,发现各区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对契约文书的重视程度差距明显。结合不同地区的契约文书,发现其在地方史研究中主要发挥拓宽史料来源、丰富专题性和综合性地方史研究、打造特色地方史研究等价值,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活动持续不断,编纂成果层出不穷,我们以时间为序,对保存在国内外的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成果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吐鲁番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以促进中国古文书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保存有501件清朝到民国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一份土地买卖契约,之后有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土地契约,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像这种数量众多且连续性与关联性强的土地契约,在成都市及周边区域档案馆都是极为罕见的。近日,细细研读馆藏的这些契约文书,发现这些契约文书内容丰富,可以窥见龙泉驿区乡土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友言在先     
<正>自1921年"八千麻袋事件"披露于世以来,社会各界对明清档案进行了广泛的关注,整理与编纂代不乏人。尤其是建国以来,不管是档案馆馆藏的官方档案还是散落民间的民间文书,在收集、整理、编纂、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重视。这里,我们选取三个方面的典型进行探讨:第一,明清官方档案的编纂,此一领域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龙头,全国省市档案馆互为支撑,近七十年来整理与编纂出版的明清档案汇编数量极为惊人,并引起了史学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论著参考文献编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编纂规范化、标准化出发,探讨文后参考文献的编纂目的与编纂特点、编纂体例与编纂结构、编纂依据与编纂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赵彦昌  梁爽 《兰台世界》2019,(12):31-35
除我国各级档案馆编纂出版了大量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之外,非档案馆系统也出版了海量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本文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分类情况进行解析,按照汇编成果的收录范围、汇编成果的规模和汇编成果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希望对非档案馆系统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编纂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