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假想伙伴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中。假想伙伴不仅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还促进了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在儿童的心理和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假想伙伴是儿童控制和处理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的较好方式,假想伙伴的想象对话、假装经验以及替代和陪伴作用均能显著促进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成人应正视假想伙伴对儿童的积极作用,并帮助平衡儿童与假想伙伴和与真实同伴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45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幼儿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幼儿在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占41.2%左右。本文作者旨在对5-6岁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外部自我意识的角度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将更多的内部自我意识归于自己而不是成人;有假想伙伴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探析了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同时阐述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的实际生活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时所处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比较3-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45名3-6岁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儿童进行了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施测。结果:在45名儿童中,有23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情绪理解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心理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63名5-6岁儿童为被试,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合作行为任务的施测,以此探讨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3名被试儿童中,有22名被试(34.92%)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合作行为任务上的得分,要显著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国外假想伙伴功能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已有研究认为,心理正常儿童的假想伙伴主要有三种:完全看不见的想像伙伴、拟人化物体、角色自居伙伴.假想伙伴具有为儿童提供抚慰,维护儿童自尊,促进儿童超我的形成,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高儿童适应性应对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形成和谐的社会互动倾向等功能.因此,成人要尊重儿童创造的隐喻世界,并以旁观者的身份支持儿童的假想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要在提高研究方法的客观性、挖掘假想伙伴功能的本质特征以及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作出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对外贸易中存在许多法律风险,外贸公司进行法律风险控制主要应从对贸易伙伴的前期资信调查、严格审查外贸合同条款及控制外贸业务流程等方面着手,同时要处理好与货代公司的代理关系,审慎应对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9.
5岁的明明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经常一个人手持木棍儿打打杀杀,并且嘴里不停地小声咕哝着,仿佛在和什么人搏斗。身为工人的父母怀疑孩子是不是出了问题,又不知道怎么办,甚至认为孩子的精神有问题,打算带他找医生看看。其实,明明并没有病,只是有了想象伙伴,在心理学上也叫假想伙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想象自己有一个“伙伴”,并在独自游戏时和这个想象伙伴玩儿,有时候还会给想象伙伴起一个名字,这个伙伴随时在儿童的身边,经常听见孩子在小声的嘟哝着什么,似乎在对谁说话,有的孩子还会给这个并不存在的伙伴留出吃饭睡觉…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幼儿教育》2002,(9):37-37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研究》2016,(3):24-29
大学与中小学以及其他机构(如政府)之间的伙伴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情境。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解,伙伴合作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策略也不同,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取向、人文主义取向和生态取向。本文分析不同取向伙伴合作的知识观、教师专业发展观、大学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并强调理论与实践探究中对这三种取向的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国外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对假想同伴进行了研究,假想同伴的存在在儿童生活中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通过整理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学前期是儿童拥有假想同伴的高峰期;拥有假想同伴的儿童在性别、种族、出生顺序等因素上都存在差异;假想同伴对儿童长大以后的创造力、言语能力和社交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可在假想同伴消失的原因、跨文化研究和拓展更宽的研究领域上开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出现了一般国家关系伙伴化热潮,大国与大国、大国与中小国家、中小国家与中小国家之间纷纷结成了各种名目的伙伴关系。文章论述了依存理论和世界多样性理论的产生背景, 及同国家关系伙伴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伙伴式项目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它对改善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项目实施环境有明显改进。本文就伙伴式项目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总结。并分析了伙伴式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合同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1所幼儿园33名大班5-6岁儿童为被试对象,研究有假想同伴的儿童的比例以及假想同伴的特征,探讨儿童假想同伴对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假想同伴的现象并不少见(42.42%),儿童假想同伴在性别和5、6岁组上的差异不显著,儿童假想同伴各有各的特点;并且有假想同伴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成绩显著高于没有假想同伴的儿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伙伴合作模式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日趋成熟,加强伙伴合作模式的质量保障也成为英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新举措,具体表现为英国政府对伙伴合作模式的政策支持、大学对伙伴合作的管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及伙伴合作模式的多方评价等。这些质量保障举措有效地提高了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确保了伙伴合作模式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7.
关系营销的出现改变了营销学的研究范式,它强调某一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和长期价值。从关系营销视角出发,研究高校与其利益相关者(学生、用人单位、教职员工、供应商和外部伙伴)的关系及其管理,有利于高校的管理理念从注重短期利益转变为注重长期价值,从加强行政管理转变为加强双向沟通,从监督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关注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教育在研究范式、教师教育、学校教育、大学功能诸方面的变革,使得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协作近3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成为双方协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是平等、互惠、互信、共同实践的协作。伙伴协作促进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双方学校功能的建设、构建了新型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的惯常做法是将假想防卫过当笼统地限定在假想防卫的范围内,并直接认定为过失犯罪,但如此处理有失公允,易导致罪刑失衡.刑法学界不仅对假想防卫过当这一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存在争议,即使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场合,对其性质以及罪过形态等内容的研究也存在诸多分歧.实际上,假想防卫过当既不是特殊的假想防卫类型,也不是特殊的防卫过当类...  相似文献   

20.
语飞 《大学生》2014,(3):118-119
现在很多研究生,包括我的同学,都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相比于这种类似“雇佣关系”的师生模式,我与我的导师陈教授之间的关系就轻松多了。然而,当我刚进暨南大学,成为陈教授研究生的时候,同样没想到我会跟这个年轻的教授成为一对默契的研究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