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血小板增多症进行病因学分析。方法:对医院内663名1至16岁患有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500 109/L)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病因分析。结果:病因依次为感染(30.6%)、溶血性贫血(19.3%)、组织损伤(15.2%)、反弹性血小板增多症(14.8%)、慢性炎症(4.1%)、肾脏疾病(4.1%)及恶性肿瘤(2%),3.3%的患者有多重病因。结论:在所有感染的患者中,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与高血小板的相关性更大(P0.0001)。继发于感染后的血小板增多更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而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和肾脏疾病更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在儿童中没有观察到与血小板增多相关的并发症,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在儿童患者中常见,通常是由感染,组织损伤,失血,贫血引起的急性期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和发病率,并评估血小板数量和其他血常规参数。方法:按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结果采用SPSS19统计软件,采用Person卡方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患者多见(性别比男:女=1.3:1)。婴幼儿(2岁以下)最常见,占总病例数的81%。感染是最常见原因,占77.8%,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细菌和病毒)。5例川崎病,占总病例的3.2%。同时,恶性肿瘤和化疗后的患者占本研究的3.8%。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无一例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结论:感染是小儿患者的血小板增多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肺炎,占所有病例的2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是罕见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在儿科患者中更常见。血小板情况在基础条件痊愈后恢复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血小板减少的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为综合防治HA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AST、ALT、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情况,观察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03例住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占32.04%,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正常组增大(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平均血小板压积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住院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约占1/3,并且表现为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平均血小板压积下降的特点改变。  相似文献   

4.
梅朵 《西藏科技》2015,(1):40-4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正常人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正常人各100例,对比分析其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APTT以及PT的测定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凝血、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的方面的检测结果及其变化有助于高原红细胞病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1,(1):77-77
天气转凉后,各种皮肤疾病也逐渐增多。最近一段时间.因皮肤干燥、脱皮、瘙痒、刺痛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多了不少.尤其是皮肤瘙痒症逐渐进入高发期。  相似文献   

6.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群勇 《西藏科技》2015,(2):53-54
目的了解高原(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探讨符合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有效的治疗方案,了解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方法文章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区收治的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0例病例和20例平原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静脉血常规参数治疗前、治疗后对比。结果文章30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病因以异常产为主,缺氧为诱发因素;临床以发绀、呼吸急促、面色紫红、易激惹、呼吸暂停、症状重为主要特征。其次是心音低钝、原始反射弱、心电图异常6例、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比较均0.01、治疗前与对照组除了外周血常规HCT P0.01、P值均在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各组P值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临床特征,建议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检测血液中可首选外周血常规检测,可指导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首选生理盐水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压力为2.14~2.34ATA,加压20分钟,稳压70分钟,减压30分钟的高压氧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与各疗程治疗后高压氧治疗对RBC、HBG、HCT的疗效。结果经高压氧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后前1疗程无明显效果,第2疗程有一定疗效,第3疗程效果明显。结论高压氧对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溶稀释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今后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科163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者等溶稀释治疗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使患者了解什么是等溶稀释治疗,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在等溶稀释治疗前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赵蓉  赵敏 《西藏科技》2012,(3):49-50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探讨新生儿患儿红细胞增多症肾功变化的价值,对资料完整的50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进行分析,并于2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结果肾功能特点:50例所测得B2-MG、CR、BUN治疗前与治疗后结果比较P值均<0.01、治疗前与对照组结果比较B2-MG、CRP值<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CR、BUNP值>0.05、B2-MGP值<0.05。治疗前肾功改变更为明显,病情越重其值越高,肾功能变化特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肾功能变化特征对于指导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症患者在经历过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后,会产生乏力、虚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即癌性疲劳。这不仅影响治疗的效果,还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当的有氧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适当的减轻和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在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定期产检,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42例孕妇和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自愿进入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并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21例孕妇、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20例孕妇,接受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管理.对照组为根据研究组的病例特征从普通产科门诊筛选出来的配对病例41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小板变化情况)、分娩孕周、胎儿体重、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在高血压治疗效果、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方面,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研究组经过治疗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等级有所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可提高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改善围产结局,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了解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的一般情况、临床护理、转归和预后,为今后高原地区该类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策略提供资料.方法 对1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致过敏反应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经立即停药,低流量吸氧,抗过敏,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等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消除各种潜在因素,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在规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氧疗方式是否可延缓COPD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不同年龄组中的PLT变化和分布差异,并分析其病因。方法:对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录的170名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率、发病原因及年龄分布。结果:170名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有川崎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药物等。结论:ST是儿童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引起该病的原因众多,最多见于感染。  相似文献   

1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9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13例治愈,4例显效,1例复发,1例遗留并发症。结论重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抗凝时间延长,加强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6月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0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更昔洛韦应用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加速淋巴结回缩,促进局部炎症吸收,虽然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症状均较轻微,未对患儿正常治疗产生影响,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眩晕为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眩"者。多种疾病皆可以导致眩晕症状,如颈椎退行病变、高血压病、颈动脉病变等,黑河中医院内科病房在临床中结合黑河地域气候规律及当地居民之体质特点,经多年临床实践,选择温胆汤作为主干方剂,进行加减变化来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本文将简要介绍我科运用温胆汤在治疗眩晕方面的经验,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邬贤德  裘顺安 《科技通报》2000,16(2):138-140
为研究膀胱刺激症的治疗,选择性对38例膀胱刺激症患者进行了膀胱粘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并作疗效分析,结果膀胱刺激症各项症状有效率均在82%以上,尿道综合征,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术后的膀胱刺激治疗有效率为81.6%,表明膀胱粘膜下注射药物治疗膀胱刺激症的疗效令人满意,是一种适用于经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哲  邹尤宝 《科技通报》2005,21(5):577-579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直径3.5cm Rigiflex—ABD气囊导管,扩张压力10~12PSI,扩张2~3次,术后定期随访,对症状改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在扩张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症状分级,吞咽困难改善率分别为100%、93.75%、90.63%、81.25%。24个月中有6例症状复发而再次扩张后症状消失,未出现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作简单、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