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令人难忘,其中有一些事情中的某些瞬间,还会让我们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比如,胡适这样回忆母亲教育自己的情形: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相似文献   

2.
    
《家长》2004,(1)
如果世间还有真爱,那属于母爱。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可以从最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出母爱的伟大。是母亲给了我生命,让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是母亲扶着我走出第一步,是母亲教我说第一句话、识第一个字,而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成功,又有哪个不是母亲的功劳呢?母亲是一位极普通的中年妇女,可是她却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对我付出的、对父亲付出的、对这个家付出的早已超过了对她自己。生活的不富裕,使母亲不像别人那样穿高档的衣服、鞋子或是戴着首饰,也没有吃过普通的汉堡包,因为她总是说:“省点儿吧,将来你还要上学呢!”生活的辛劳、岁月…  相似文献   

3.
当她还是小娃娃的时候,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似乎,有时候,连吃饭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似乎那时候母亲很少吃饭,母亲看看碗里的饭,看看她,微笑着,对她说,慢点吃啊。那时她并不知道粮食的金贵,活着的艰辛,或者就算知道,也不会去管。她的全部心思只在吃饱,只在千方百计让自己饥饿的胃得到暂时的满足。若干年后她努力回忆当时的情景,可是她竞一次也没有回忆起来年轻的母亲吃饭时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漫谈吃西餐     
在Unit 20(Lesson 79)中,Ann和她的母亲邀请Chen hui去她们家吃饭,从书中的图画可以看出她们吃的是西餐。那么,吃西餐有些什么讲究呢?  相似文献   

5.
母爱如弓     
<正>母亲是弓,儿女是弓上的箭。——题记说起母亲,我总是带着隐隐的埋怨。她和别人的母亲有很大的不同。当别人的母亲追着跑来跑去的孩子喂饭时,她只拿了碗筷摆在我面前,说声"自己吃";当别人的母亲天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她只递给我一个书包,说句"自己走";当别人的母亲因孩子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母亲,做鱼的时候总是把鱼头和鱼尾去掉,而只把鱼身子放在盘子里端上桌。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想了半天说:"不知道呀,以前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她就去问她的母亲。她的母亲笑了,原来,因为以前钱少,买的盘子也比较小,没有办法放整条的鱼,所以只好每次去掉头尾端上桌。这位母亲不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母亲买了新鲜的樱桃回来,可她没舍得先吃这她最喜欢的水果,因为她知道儿子也喜欢吃。儿子看到樱桃雀跃不已,迫不及待地就独自开吃,一顿狂吃以后,抬起头,对妈妈说:“我吃够了。”妈妈以为他会让她也尝尝,没想到儿子说:“帮我放到冰箱里,我明天吃。”妈妈不由得困惑:孩子平时经常把“我爱妈妈”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却不知道应该和妈妈一起分享这鲜美的果子。天下着大雨,一位刚下班的妈妈猝不及防被淋了个透湿。她急急忙忙赶回家,不是要给自己换衣服,而是急着回家拿雨具给女儿送去。母亲为了在放学之前把雨具送到女儿的手里,迎着风顶着雨裹…  相似文献   

8.
燕子姐姐:我在学校老是受欺负,别人不愿干的活老是让我去做;我的一些好玩的东西总是被别的同学毫无理由地拿走。虽然妈妈总教导我不能恃强凌弱,可我一些要好的朋友说,不能老让着人家,这样总吃亏不说,以后长大了也会窝窝囊囊的,真的是这样吗?一叶孤舟一叶孤舟:怎么跟你说呢?我想你可以先听我讲个故事。我邻居有个女儿,从小母亲便教导她要处处“精明”,与人相处时千万别吃了亏。就这样,她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自己吃了亏。劳动时,她总是挑最轻的活干;学校发新书时,她总是挑挑拣拣;与同学一起玩时,她也要事事占着先。慢慢地,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和她…  相似文献   

9.
母亲知道     
并非一切有孩子的女人都是母亲。你可以从一个女人锐利的目光里辨别出她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母亲。一个母亲总是知道她孩子的一切事情,而且绝对了如指掌。我就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从不能向她隐瞒任何事情。那时候我在邻居家大嚼巧克力蛋糕,回家的时候母亲总会瞥我一眼,然后说:“我得告诉你多少遍不  相似文献   

10.
幸运的母亲     
一位年轻的母亲认为,世界上还有许多挨饿的人,浪费食物真不应该。有天晚上,在安排幼小的女儿睡觉之前,她给女儿喂夜宵。她先给她一片涂了黄油的新鲜的面包,但孩子说她不喜欢这样吃。她还要一些果酱涂在面包上。母亲看了女儿几秒钟,随即说道,“露茜,当我像你一样小的时候,总是吃面包加黄油,或者面包加果酱,从来没有面包既加黄油又加果酱。”露茜看了母亲一会儿,眼中露出怜悯神情,然后她柔声说:“您现在能跟我们生活在一起难道不感到高兴吗?”A young mother believed(认为)that it was verywrong to waste(浪费)any food because there were…  相似文献   

11.
彩色的时光     
正我记事是在3岁左右,我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记忆,这让很多人惊奇。3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母亲不在家。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饼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到外面和街道里的一帮孩子疯玩。他们玩捉迷藏,玩丢布袋子,玩跳格子,就把我扔下了。我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于是我独自上路。穿  相似文献   

12.
<正>母亲与家是串在一起的。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家就是家,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它。她的规矩挺怪。比如说,我进门前要喊一声"爸爸"或者"妈妈",招呼他们出来,自己才能进去。我不习惯,总是忘记。于是每次母亲非要我大叫爸妈,否则无论如何也不让我进屋。还有,她说在家就别谈其  相似文献   

13.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娘家人叫她“老李家”,父亲叫她“孩的娘”,户口簿上写的是“李史氏”。母亲虽然没文化,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她说话干净利落,形象生动,从不拖泥带水,而且有时很有文采。我小时候她常抱我去戏园子看梆子戏,戏剧人物就进入她的语言。她说某人脸红,就说“脸红得关公似的”;形容某人爱哭,就说“哭得像刘备似的”。我稍大一点,天凉了不肯加衣,她说:“穿上,寸草遮丈风。”那  相似文献   

14.
乡村的早晨来得很慢。霞早就知道老师要调走了。霞不敢主动和老师去说再见。一想到自己专门到学校去和老师说再见,她的脸就红了。霞自己对自己说,脸有什么好红的,不就是和老师说句话吗?但这样她的脸反而更红了。老师走的那天,霞起得比以前还要早。她穿了那件只有过年才穿的衣服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双休日,母亲带着孪生姐妹俩到儿童公园去游玩。姐妹俩7岁,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读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就双双被评为班级里的三好学生。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她俩穿得花枝招展,煞是让人喜欢。10点左右,天热起来了,姐妹俩说要吃冰棒,母亲当即就去买了。姐妹俩见母亲买了3支,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问:“妈,还有一支给谁吃?”母亲先是一惊,转而反问女儿道:“你们说,还有一支给谁?”略一沉思,妹妹说:“给姐姐,因为这次考试她比我多考了4分,妈妈要奖励她,是不是?”母亲摇摇头。姐姐说:“妈妈,是不是给妹妹…  相似文献   

16.
请你阅读     
一天,5岁的小女孩珍妮在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串漂亮的白色珍珠项链。于是,她就着妈妈给买。售货员小姐对珍妮的母亲说:“您就给她买一条吧,这条项链不贵,才1.95元,正适合买给孩子戴。”妈妈看着女儿的眼神,说:“孩子,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它!”于是,珍妮开始了她的挣钱计划。她连续一周干完了母亲额外加给她的家务活儿,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元钱。接着,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采摘了一大把蒲公英,问邻居詹姆斯夫人是不是可以用一元钱买她的蒲公英。詹姆斯夫人地接受了她的要求。就这样,小珍妮用自己的钱买回了那条珍珠项链。她特别喜欢它,戴…  相似文献   

17.
《当代职校生》2009,(11):46-47
GOGO姐:你好!我想了很久,该不该把这个烦恼说出来,因为我自己也意识到,这样的烦恼是我自己的心态造成的。我的家在农村,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在我的印象中,邻居和亲戚家的小孩子穿过的衣服,送到我妈妈手里,说给我穿,她总是感激地说着谢谢,就像是别人送给我的是一件新衣服似的!  相似文献   

18.
吃冷饭的娘     
<正>饭菜上桌,儿子问:"妈,您怎么不吃?"我回答说等饭晾凉。当了娘后,我渐渐习惯了吃冷饭。孩子小的时候不能独自进食,需要喂养,等一口口喂饱孩子,饭就凉了。尤其是冬天,需要就着热水吃。我的胃曾一度抵不过日复一日地吃冷饭而罢工。母亲都是吃冷饭的。尤其是那些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母亲,不单单是喂养孩子的年月,其它时间也习惯性地这样做。我的童年餐桌,娘总是缺席者。她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炕桌,催促我们趁热吃,自己却在灶旁刷锅,给圈里的猪搅拌饲料。我们小猪一样吃  相似文献   

19.
和父亲牵手     
何嘉 《今日中学生》2012,(11):42-43
橘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父亲在外面打工十多年了,只有母亲总是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说句实话,橘子有点恨自己的父亲,因为从她懂事起,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偶尔打来一两个电话嘘寒问暖,她也认为那是虚伪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只有她和母亲两个人冷冷清清地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她常常想:父亲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母亲说的那样高大魁梧呢?想到这里,橘子傻呵呵地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和蔼的父亲牵着自己的手,一同沐浴在阳光下,多么幸福啊!  相似文献   

20.
她虽然因病,比同龄孩子的发展慢了一大拍, 但她的母亲从没放弃,总是以一个正常孩子的要求去要求她。母亲说有信心通过教育,让女儿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上不输给其他健康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