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284名体育专业和241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对两者身体自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男女生身体自我分别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生身体自我分别优于女生;体育专业城镇和乡村生源学生身体自我分别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城镇和乡村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乡村学生身体自我分别优于城镇学生。专业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我的身体协调和身体活动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专业和城乡的交互作用则对身体自我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理论的重要支撑,没有身体教育就不会存在学校体育,失去了学校体育身体教育也不能够成为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身体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源泉,身体教育需要学校体育提供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学校体育依赖于身体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二者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身体教育的复杂性不仅要适应于学校体育的纲领性发展要求,更应该体现促进健康的功能.学校体育和身体教育会越来越紧密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8,(1):92-96
从身体和技术博弈的角度来看,体育赛博文化可分为替代性体育赛博和辅助性体育赛博;身心二分的体育哲学观引发了人们利用赛博技术来提升心智层次,传统身体观的失语引发了人的具身性退化现象;身体崇拜和技术崇拜的博弈、冲突与协调构成了当代体育的规则话语,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体育的逻辑走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廊坊师范学院非体育本科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调查研究,掌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其成因,为学院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大纲明确规定: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又是知识的载体。没有一个好身体,什么教育都是无用功。体育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学校体育教育所承载的身体德性教育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当今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缺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本文以学校体育教育的身体德性塑造为视角,从身体德性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学校体育身体德性教育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学校体育教育的德育使命,以期促进学校体育德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体育也称为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门年轻的体育科学,它是通过对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了解各类体育活动对身体影响的特点,确定哪些体育活动有助于富有成效地掌握这种或那种职业所必要的身体素质,哪些运动不利于某种职业技能的掌握,以及某种职业对身体的影响.从而编制出供职业学校学生使用的体育教材,  相似文献   

8.
身体自我认知是对自我身体的观察与评价,自我身体的认知水平与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密切相关,常被用来预测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因此,提高身体自我认知水平,对于促进个体更多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六周有氧健身操练习,旨在探究有氧健身操运动对于女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六周有氧健身操练习,女大学生有7项身体自我认知指标显著性提高,反映出有氧健身操对于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孙健 《考试周刊》2011,(91):144-144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及其形式特点 有专家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除体育课外,学生在业余的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也有专家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活动较之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不仅有智力方面的考验,而且还有身体方面的考验,尤其是身体方面的考验,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技巧的熟练,都需要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身体也会承受更多的考验,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个体的身体、智力等差异,而达不到体育教学的要求,对体育技能掌握不够到位,甚至由于紧张,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戏能培养学生的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并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本文从学校责任、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校园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校园体育安全意识、建立校园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提高学生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以及购买学生保险规避风险等五个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社团的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理性探析。结果表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具有自愿性、相对独立性、非赢利性、官民两重性的特征,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加强高校体育工作、推动社会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技巧啦啦队运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技巧啦啦队运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体内多余体脂,增强耐力素质、改善柔韧素质、增加心力储备和肺活量等功效.本文旨在为进一步促进技巧啦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判罚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判罚能力的因素依次为:执法经验、专业知识、情绪、身体条件、外界因素,并在对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篮球裁判的判罚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以“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运用运动处方的方法,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实施运动干预,在经过检验学生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展开实验.经过一学期的体育作业实验表明,体育家庭作业对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爆发力和耐力,提高更为明显,有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实行体育家庭作业是完全可行的.小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完成率达到了85.6%.因此,可以得出:科学、合理、措施得当的体育家庭作业对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一项能很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起学校体育竞赛中运动伤害事故的案例分析,发现其间存在着乱用违禁药物、对学生伤痛不重视、无保险保障、法律意识淡薄和没有伤害应急机制等五方面问题.提出提前加大力度预防和建立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是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减少受害人、家庭和学校损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着差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处于良好水平,但是体育锻炼的现状不令人满意,这与一部分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有关,也与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有关。由此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中,对运动不积极的学生要在体育意识上加以引导,还要加强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与教育规格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得到及时更新。就体育教学模式而言,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俱乐部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是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实验,对大学生实验前后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量比较.探讨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阐述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改善大学生体质的机制.实验研究与数理统计表明:"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