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课堂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运用暖泉农场中心小学乔雪瑛教师讲课,语言、动作和表情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是否能恰如其分地协调使用.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学能力。笔者以为,教师上课时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必须自然、适度,讲求分寸。说话、做事都有个“度”,也就是分寸,...  相似文献   

2.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物理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物理实验活动是物理实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做了初步的探究。一、语言风趣,情感丰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课文内容的深刻思想含义,探讨艺术手法,而且还要研究语文教学动作,研究教学语言,并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态,活泼激越、悲壮沉郁的语言动作来表达课文内容的丰富情感,更要借助手势、表情、技能、巡视等教学动作所具有的特殊语言功能来表达一般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学动作有各种各样的,有助说话的手势,有技能演示动作,有巡视情况的动作,有表情达意的情感动作等等。如果按照有机体的部位来分,可分为语言动作、面部动作和肢体动作三类。如果按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来分,可以分为教学语言动作和特殊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的动作、表情、体态等肢体语言。教师规范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潇洒挺拔的体态,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表达,而且有益于思想作风的培养。教师适当地  相似文献   

5.
三维虚拟教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三维虚拟教师的研究背景,构建了虚拟教师的模型框架,并针对虚拟教师的人物形象、表情、动作、语言等进行详细设计,构建了虚拟教师的原型,最后给出了虚拟教师在物理虚拟实验室中的应用框架以及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表达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支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行为。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说不动,还要辅以一定的动作表情。因此,态势语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所谓态势语,顾名思义,就是体态姿式语言,即人们借助体态、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因素来表情达意的无声信息系统。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语等,在运用这些态势语时,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的动作、表情、体态等肢体语言.教师规范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潇洒挺拔的体态,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表达,而且有益于思想作风的培养.教师适当地运用非语言手段,常常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游秀清 《辽宁教育》2012,(16):27-28
语言按其是否发出声音,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锤炼自己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了无声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言是无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言是指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无声语言,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时空语言等。现代研究发现:情感表现7%来自文字,38%来自有声语言,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而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属于体态语言。可见体态语言在我  相似文献   

9.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一、目光分配要合理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目光,可以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关心和爱。教师目光的分配要合理,一般的做法:把目光的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开兼顾其他。要时刻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朗读课文,总是自然地配合上表情和动作。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朗诵训练.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出发,更离不开表情和动作的有机配合。表情和动作本来就是语言表达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言语是语言表达的主要载体,那么,表情和动作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我体。它可以使你的语言生辉,而且这种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声语言的作用更大。有的教师在进行艺术性朗诵教学中.不注意训练学生表情和动作的配合,结果在朗诵时有的面部呆板.身手僵直,简直像个木头人;而有的却是一字一个手势,一句一个动作,又简直成了手势哑语。这二者…  相似文献   

11.
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常说,戏剧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颇有学问的艺术,演员表演和教员讲课有某些相同之处,如演员表演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某些意思,以感染观众,同样,教师讲课要运用课堂语言传递信息,以期达到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外,还有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借助于目光、面部表情、手势、举止等手段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沟通工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等的总和,也有人称之为身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研究和掌握体态语言的艺术。本文探讨的体态语言艺术包括表情语言的艺术,手势语言的艺术和身姿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态势语言是通过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眼神视线、服饰打扮等表情达意的一种信息交流,是运用自然、人文、社会三大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观察并解释人的表情动作的交叉性科学。我们研究态势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态势助教学,通过表情动作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异常复杂而又极为特殊的交往媒介,是一种潜在的语言。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要依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善于运用面部表情,让学生从你的脸上捕捉比口头语言表露更直接、更真实、也更微妙的…  相似文献   

13.
态势语言又称行为语言或无声语言,包括表情、眼神、手势等。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要是个演员,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温文尔雅,死板地站在讲台上,也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可见,教师应科学地使用态势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势语言指具有表义作用的动作、表情、姿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体势语可以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情感表达效果 ,同时 ,在不便用有声语言表达或有声语言表达没有效果时 ,还可以代替有声语言表情达意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体势语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目光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 ,获得有益的信息反馈 ,及时有效地调整、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动作语言的特点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动作表情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动作语言能否运用得当,直接关系着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了解教师动作语言的特点,掌握运用动作语言的基本原则,并在教学活动中自如地运用动作语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改善师生间的人际...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表情、手势、神态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更形象、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非语言行为的内涵 非语言行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语言引导以外,通过肢体行为、表情等方式对学生所发布的交流信号。就其内容和含义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非语言行为主要是指行为主体以人际交往为目的,如小学数学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为主体,沟通交流的载体是小学数学知识架构和知识点,教师借助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和肢体动作,来传递情感和要表达的语意。  相似文献   

18.
体势语,不容忽视的课堂教学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势语言指具有表义作用的动作、表情、姿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体势语可以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情感表达效果,同时,在不便用有声语言表达或有声语言表达没有效果时,还可以代替有声语言表情达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体势语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目光,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获得有益的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调整、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口头语言的表达,已成为音乐教师的共识。我经过几年的实践,还发现运用教师本身的体态语言组织教学也很重要。因为小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接受和反馈,很大程度上借助教师的表情、神态动作、手势动作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0.
人的体态语言内涵丰富、奥妙无穷。人们彼此间传输信息,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动作、体态这些体态语言。我们教师要想正确使用体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