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质损害原则——美国信息隐私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珊 《情报科学》2007,25(11):1723-1728
欧盟平衡个人信息隐私权和公共利益的原则是充分利益原则,只有在证明公共利益是充分必要时,才能适当减损个人信息隐私权;美国则更为重视信息自由流动的价值意义,在平衡个人信息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时,采取实质损害原则,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免于披露必须证明披露信息对个人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本文在分析我国建设征信体系时所处的背景及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后,建议借鉴美国信息隐私保护的利益平衡观,在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方面,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Web2.0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隐私权保护已严重影响用户对网站的安全度和信任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侵权行为主要有: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不当,个人活动隐私的侵犯,个人网络痕迹隐私的侵犯以及个人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保护对策主要有: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加强网络信息产业的行业自律,提高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机构以及融入国际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李明 《科技风》2012,(13):263
我国许多地区发展电子政务的实践证明,政府电子政务的实施,促进了各单位人才信息依靠网络实现方便管理,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工作流程更加科学规范以完成人员变动的登记调整,个人信息变动的登基办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网上申报的各类信息都是存档和日后工作中要常用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社会资源,国家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处理个人信息.关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有"所有权客体说"、"隐私权客体说"、"人格权客体说"和"基本人权说"等4种观点.我国应以人格权客体说为指导进行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业者对网络个人信息的需求愈加强烈,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案件也逐渐增多。学界和实务界虽然已意识到网络环境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重要性,但总体来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网络隐私权自身的特点,使得当前的保护措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拟通过爬梳网络隐私权的发展过程、立法现状以及价值考量,深入解析保护网络隐私权与保障公民人格尊严及人身财产安全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面临不断增加的知情权、安宁权、处分权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单纯的"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有效应对各类新状况,必须加快构建"综合治理模式"。除了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需要确立"告知—同意原则"作为信息收集和利用活动的基本原则,并强化技术化手段及打击信息犯罪活动,以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冯冰 《情报杂志》2007,26(12):78-80
随着网络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两者既有融合又有冲突,从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有关立法经验,分析个人信息保护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关系。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大数据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的重要事物,大数据在带来巨大便利和商机的同时也会对个人数据信息带来侵害的风险.之前的研究结果都倾向于认为应当通过援引民法上“隐私权”的规定保护个人数据,但是事实上“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完全涵盖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数据面临的各种风险.在大数据时代这种风险是和大数据本身相伴相随的,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一风险将影响对大数据本身的价值认识和政策取向.大数据时代公民对于个人信息的知情和选择权以及处分权必须得到保障,除了技术手段和刑法保护之外,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和确立“告知和同意原则”对应对数据化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挑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行政管理手段的创新。各种新技术被应用于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它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个人信息自决权和公民隐私权受侵害的问题。个人信息的保护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有大量的制定法并且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如,目的正当原则,安全完整原则等等。而与此相对照的是我国只有单行法律或者法规中的个别条文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显然我们立法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此情况下,笔者提出对法律的基本原则进行解释的方法来解决个人信息保护无法可依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正当程序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益原则作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08,(12):6-7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烦恼?手机一开机,就会收到各类无聊的中奖信息;一打开信箱,里面塞满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资料;办了张信用卡,隔天就接到某理财公司的推介电话……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泄露现象可谓是无处不在。究竟我们的信息是被谁偷走的,我们又该如何捍卫自己的隐私权呢?  相似文献   

11.
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反情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靳娟娟 《情报杂志》1999,18(1):14-16
由于竞争情报活动不仅包括研究竞争对手的情报、竞争目标情报、竞争策略情报、竞争环境情报,而且还包括研究反情报活动,为此,本文从己方自身情报的保护以及竞争对手对己方情报活动的角度,研究了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反情报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杜文华 《情报杂志》2003,22(12):10-12
在Internet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的巨大的鸿沟之一是可用性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共识的分级信息模型。来降低信息交换的复杂性。从而提供了信息理解、信息互操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跃臣  张荣凤  闫敏 《情报杂志》2000,19(2):14-15,18
在关注商业秘密引进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同时,分析了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产生原因,并从信息对策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跨语言信息检索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晓聪 《情报科学》2005,23(2):274-27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语言的藩篱却限制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跨语言信息检索应运而生。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跨语言信息检索进行论述:理论方面分析了实现跨语言信息检索的方法和策略;实践方面则以Mulinex系统和Google搜索引擎为例,介绍了跨语言信息检索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本体的文本信息检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如何构建基于本体的文本信息检索系统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利用反映概念之间关系的领域本体指导主题标引,利用反映实体之间关系的领域本体指导实体关系标引,并以本体的形式表示文档替代物和查询表达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文本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零售企业公开信息对顾客感知-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公开信息是否及怎样作用于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机制。构建以公开信息为自变量,以顾客预期、感知为中介变量,以顾客满意和忠诚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长、株、潭零售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公开信息会显著影响顾客的消费过程、消费结果和未来行为倾向;公开信息对顾客感知-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提出了企业应重视和明晰披露信息等策略,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迈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和发展方向。本文从这种背景出发,探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总结了当前企业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分析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构建出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丽宁  赵雪芹 《情报杂志》2007,26(12):45-47
提出了旨在缩小信息鸿沟的电子政务中的智能Web信息服务模型。信息存取方式、信息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愿望的不同导致人们在决策时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服务提供现状,设计出一个由Web用户聚类层、Web信息利用分析层和个性化Web服务层三个层面构成的智能信息服务模型,并介绍了模型的主要特点和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网络化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信息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信息服务界多有信息增值服务的提法。有学者认为,网络时代信息服务内容的改变就体现在侧重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方面。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载体、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信息的传播媒介、信息服务商的服务方式等都产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增值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信息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同时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制造业与供应商实施信息分享势在必行.信息分享能促进高水平协作,为组织带来竞争性优势,实现双赢.基于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探究企业间信息分享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第一,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特性、制造商内部因素对关系承诺有积极影响;第二,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特性、制造商内部因素都通过关系承诺影响信息分享.基于长期定向,应注重关系承诺形成以促进信息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