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坤  杨建锋 《初中生》2010,(8):36-39
与死神交锋的拆弹部队 美国电影《拆弹部队》一举斩获奥斯卡6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支美军精锐拆弹部队在巴格达度过最后38天的故事。拆弹部队,这个非常独特的兵种,围绕在他们周围的除了炸弹还是炸弹。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美国电影《拆弹部队》斩获了奥斯卡金奖.随之,影片中的主角——拆弹部队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这项工作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相似文献   

3.
电影《拆弹部队》相信很多同学都看了吧!影片的一开头,一个拆弹机器人首先亮相,它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目光。拆弹机器人究竟是真实的,还是电影中虚构的呢?当然是真的了,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款最新研制的,一个女兵就能轻松背走的迷你版拆弹机器人吧!  相似文献   

4.
近日,位于加拿大渥太华市的军工企业——艾伦先锋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该公司的出名得益于在不久前斩获奥斯卡奖的美国电影《拆弹部队》。影片中的主角——美军拆弹部队成员穿戴的,如同“宇航服”的拆弹防爆服,正是艾伦先锋公司提供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最佳影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影片介绍: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拆弹任务中牺牲的同事。拆弹组另两人,负责联络的士官桑波恩和负责掩护的特种兵欧文对意气用事的威  相似文献   

6.
最佳影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影片介绍: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拆弹任务中牺牲的同事。拆弹组另两人,负责联络的士官桑波恩和负责掩护的特种兵欧文对意气用事的威廉姆斯相当反感。  相似文献   

7.
本片根据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讲述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拆弹任务的故事.在那里,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被伪装的炸弹炸得魂飞魄散. 在刚结束的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拆弹部队>同大热门<阿凡达>等9部影片同获最佳影片奖提名.并最终荣获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6项大奖.来欣赏一下这部有史以来最"便宜"的最佳影片的对白吧.  相似文献   

8.
获得多项奥斯卡奖项的美国好莱坞大片《拆弹部队》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我们师先后有36名干部通过在职自学,获得了电大专科文凭。怎样帮助、培养、使用他们,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为部队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思想教育入手,积极引导他们把知识作用于部队建设,并根据电大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工作能力进行了适当的安排。现在,这些同志在部队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今天,作文班中发生了一场短暂而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正在进行,战场上呐喊声阵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看,由孙楠带领的"拆弹队"和金淋沅带领的"爆破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跳跃、追逐、掐气球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战争影片从来都是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题材。通过对战争中残酷、血腥场景的再现来达到对战争的斥责是战争影片中惯用的模式。但一部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小成本战争影片《拆弹部队》却打破了这种常规模式:她大胆的突破传统观影习惯,突出战争丰富深刻的意义,凸显独特的纪实手法,将一部别样的战争影片展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当这学期从学校领导口中第一次听到"微课"这个词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就这样抖的冒了出来。"微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和我们平时上的可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老师怎样去实践这样的一种课堂呢?学生怎样去接受学习利用微课呢?它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又有什么不同呢?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不断摸索、研究、课上实践以及上网学习相关资料,我对微课有了初步只认识和了解。其实"微课"是  相似文献   

13.
付强 《文教资料》2014,(11):58-60
电影《拆弹部队》讲述了美军拆弹小分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执行一系列任务过程中的经历。影片以人性反思战争,以真实的情景和情感触及灵魂,获得奥斯卡六项大奖。本文拟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入手,反思电影中这场战争的意义及对恐怖分子的界定,并反驳西方社会所理解的这场战争是“文明的冲突”的看法,通过对其伦理和政治意义的解读重新审视这部影片。  相似文献   

14.
[引导文]看图作文的重点是看懂图意。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们也经常强调要"仔细看图"。对于"怎样看图"这一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当我们把图看得明明白白,也确定了图画所表达的主题之后,又有很多同学遇到问题了。简单地把图画的意思写出来,我想大部分同学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但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怎样让自己笔下的文章有滋有味?很多同学就开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数学?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我们怎样对待课堂?这些都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学习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让我们感觉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之一。和同学们一样,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的?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章题目和内容有什么关系?反映了"父亲"那个年代怎样的生活状况?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有一段话我们都非常熟悉。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读来让人心潮起伏,也给了正在人生旅途中的大学生们一种方向感和确定感。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到底怎样才算是虚度年华,怎样才算是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中国子女的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往往缺失,而妈妈经常要担负起教养子女的主要责任。如今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她们已逐渐形成家长群体的"大部队",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有实质上的话语权和主导作用,她们是班主任沟通与合作的主要对象之一,她们也是当今家庭教育执行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家长,她们的角色是多重的,尤其女性和妈妈这两个角色为她们妈妈家长的身份更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妈妈家长群体有自己比较显著的典型特征,并且在群体内部,有不同类型的妈妈家长。作为班主任,怎样认识妈妈家长这个群体?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妈妈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让我们一起走近妈妈家长。  相似文献   

19.
<正>·策划人语·有人说,这个时代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偶像",他们能让我们看到"良知、道义、担当";也有人说,任何行业需要有自己的"榜样力量",他们能让我们"始惊、次醉、终狂"。无论是"精神偶像",还是"榜样力量",都是可以从多个横截面去解构的,解构他们的思维方式,解构他们的行动范式,解构他们知行协同的生活样式。于是乎,我们不禁要问:优秀教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有怎样的思维和行动特征?这些优秀教师是如何炼成的?往大处追问,优秀教师有怎样的教育信仰、教育哲学、教学主张、教学风格、教育格调、师  相似文献   

20.
林龙 《科技文萃》2005,(3):152-155
首先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情感是怎样产生的?我们都知道动物和人这一类高级生物能够产生情感是因为有中枢神经系统.而植物根本就没有神经,更不用说什么中枢神经了,那么它们的"情感"是怎样被一些人挖掘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