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采用346家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全球的463笔投资数据,分析了该产业的海外投资布局特征,并从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研究母国区域和东道国,以及企业特征和东道国之间的投资匹配关系。江苏、浙江等制度环境优越的省份是太阳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来源区域,德国、美国等制度环境完善的国家则是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大多是未上市的非国有企业,投资动机以市场寻求型为主。在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基于制度环境和产业基础2个维度,"母国—东道国"的投资配对呈现出对偶性,即来自制度和产业基础良好省份的企业倾向于投资制度和产业基础良好的国家;制度和产业基础不完善的东道国会吸引来自制度和产业基础不完善区域的企业的投资。在企业层面,不同所有制、上市与否以及具有不同投资动机的企业对东道国的选择偏好存在差异,呈现"非国有企业—制度、产业双领先国家"、"市场寻求型投资—制度、产业双领先国家"和"研发寻求型投资—制度领先国家"的投资配对。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海外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海外投资在外国和地区,尤其是在政治局势极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政治风险日益严重,海外投资利益的损失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势在必行.文章试图分析在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时注意的问题,以期在法学理论上完善这一法律制度,并为将来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项目投资风险防范是我国电力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电力项目海外投资的基本特点和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建立了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原理评估电力工程项目海外投资风险,判断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等级并提出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对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内涵界定及其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介绍基础上.分析了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框架,并给出了评判测度依据,从而为对外投资决策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微宏观两个层面构建了FDI技术溢出与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使用199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静态面板和滚动面板回归,以考察制度变迁过程中FDI技术溢出对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度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源型区域的技术创新,但由于资源型区域整体制度水平偏低,限制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且这种限制作用会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逐步缩小,同时FDI技术溢出与制度变迁二者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型区域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作为中国的紧缺矿产,铬资源的供应安全关系到不锈钢产业的稳定发展。对当前中国铬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识别其在供应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程度,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治理建议。为此,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6年中国和全球的铬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价格、回收率及国家风险指数等数据,从资源、市场和政治三个维度选取评价指标,对供应风险进行直观的量化分级评价。供应风险主要体现在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二次回收水平低、市场话语权较弱、进口集中度高和地缘政治风险大等6个方面。结合风险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风险治理建议: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参股开发矿产资源;加大对含铬废品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加强对不锈钢废料的熔解技术研究;国家对铬资源进行必要的储备,稳定市场预期,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风险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也是近几年导致我国许多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跨国投资中政治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迫切。分析了跨国投资中政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跨国投资中政治风险的现有评估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企业对跨国投资特定项目进行政治风险评估的框架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闫云凤 《资源科学》2022,44(11):2222-2232
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增加,国际上有些观点认为中国通过OFDI向其他国家进行碳排放转移。本文构建区分内资和外资企业异质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和分析2005—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碳排放效应,检验中国OFDI是否导致“污染天堂”效应。结果表明:①中国OFDI的碳排放量比较小,占全球投资碳排放的比重远小于中国OFDI存量和流量占全球的比重。②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在大多数国家的OFDI碳强度小于东道国碳强度,这说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OFDI呈现“污染光环”效应。③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分布在投资规模大、投资动机以资源寻求型为主、碳强度高的行业。因此,建议中国政府推动双边低碳投资合作框架,中国企业通过全球产业关联促进低碳技术的溢出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与质量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同时面临的各种投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在"敏感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十分严峻。把对我国海外投资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单边制裁、准战争内乱风险地区纳入到"敏感国家和地区"的范畴,并在进一步明确风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实务经验建立切实的应对措施,将提高我国海外投资参与者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也能够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新时期对外投资风险防范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的短缺资源之一。到境外投资勘探开发石油,是我国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工业的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必然遇到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在内的多种风险。本文首先对风险进行界定和分类。接着在对石油工业跨国开发的多种风险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我国石油工业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同组合下的跨国开发6种模式: (1)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 (2)与有经验的国际石油公司联合;(3)服务合同; (4)合资经营; (5)购买储量; (6)获得勘探开发的股份转让。最后提出了管理政治和经济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对政治风险,主要是在投资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在投资后,通过营业政策的调整进行规避;对经济风险,主要通过及时了解东道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及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石油价格变动的风险和通过货币保值规避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1.
杨波  万筱雯  胡梦媛 《资源科学》2020,42(9):1788-1800
目前中国国内资源供给较难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资源类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获取国外资源。本文基于东道国制度质量视角,选取中国资源类企业在29个国家(地区)发生的406起海外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政治稳定、政府效率和法律制度对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资源类企业偏向选择在政治稳定和政府效率高的东道国进行海外并购,东道国较好的法律制度并不能吸引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并且东道国资源密集度对海外并购区位选择具有调节作用;②油气行业区位选择主要受政治稳定性的正面影响和法律制度的负面影响,电力及其他行业主要受政治稳定性和政府效率的正面影响;③制度质量显著影响国有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但是非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仅受到政治稳定性的显著影响。因此,中国资源类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尽量选择政治环境稳定、政府效率较高国家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2.
朱敏  杨慧  袁海东 《科学学研究》2019,37(2):245-253
在智力流动全球化和中国对外投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人才国际化水平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计量估计结果表明人才国际化水平越高,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具有较低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更易受人才国际化的影响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人才国际化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人才国际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受到中国与投资目的国之间制度距离的制约。本文对我国应对智力流动全球化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项目的区域风险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对项目风险、区域风险认识的基础上,识别和分析了西部开发项目面临的产业风险、政策法律风险、体制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区域风险,而后从项目所处西部区域宏观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建立风险管理组织、调整西部产业结构、改善投资项目的政策法律环境、加速西部资本市场运营体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优化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营范围的确定是战略管理的基础性问题,民营企业通常选择研发与政治关联两种核心能力来发展多元化战略。基于2007—2014年的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研发和政治关联两种核心能力对于区域和产品多元化战略存在不同的直接效应,研发能力促进了跨区域和较为聚焦的产品。政治关联能力负向调节研发能力对于多元化的影响,两种多元化战略中政治关联效应明显。然而制度环境的改善扭转了政治关联的负向影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多元化战略中的研发能力效应再次显现。可见在制度环境不够完善的区域,如果追求本地为王和产品多元化需要娴熟的政治关联能力;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如果追求全国发展和较为聚焦的产品市场,研发能力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OFDI国别差异与母国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吴雯 《科学学研究》2016,34(1):49-56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研发资本密集的发达国家和研发资本稀疏的转型及发展中国家。本文建立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差异与母国技术进步的机制模型,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方法(IVFE)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差异对我国技术进步存在显著不同影响,其中我国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对转型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能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反而产生正向技术输出;我国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我国对转型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技术输出通过国内研发成本分摊部分回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企业“走出去”寻求更高技术对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外直接投资(OFDI)技术寻求动机视角采用中国OFDI企业数据对此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OFDI技术寻求动机越强跨国企业生产率越高,即向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的国家投资越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率。(2)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仅具有企业异质性而且在东道国与地区异质性上也存在差异。由此,本文认为向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的国家投资寻求更高技术可成为提升企业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企业实施“走出去”寻求技术应考虑异质性影响,做到分类实施。  相似文献   

17.
朱华 《科研管理》2014,35(1):138-148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DI,OFDI)浪潮的主要来源国。本文首先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新兴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动机的理论框架,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资源强化型、资源补充型和资源开发型三类;接着从东道国区位拉动因素着手构建假设,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探索中国企业OFDI的战略动机。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08年间中国在53个经济体的OFDI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主要是资源强化型和资源补充型投资。投资动机随时间和国内政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依次多元化的特点,并因东道国区位优势的不同而异。本研究不但有利于研究中国企业OFDI的成因,而且为新兴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一般规律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璇  倪旭  张海亮 《资源科学》2021,43(10):1976-1989
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金属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国博弈下,中国在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如何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带动东道国金属产业加速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借助2009—2018年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双边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以及选择不同投资模式、投资区域对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总体上看,对外绿地投资显著促进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②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对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大。③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东道国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更加显著,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对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有利于探寻中国全球治理和话语权提升的应对策略,对于政府更好地精准施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靳巧花  严太华 《科研管理》2006,40(11):57-66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OFDI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各省份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影响;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小于门限值时,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率较低,通过OFDI促进国内创新能力的政策基本无效;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相应的贡献率较高,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