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肇中先生是华裔著名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那年他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看丁肇中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丁肇中先生是知名华裔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得主,那年他年仅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丁肇中先生访问其故乡的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他,他取  相似文献   

3.
丁肇中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是继李正道、杨振宁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三位华人学者。但是,这位顶级大师有时却“一问三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丁肇中先生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市。1936年出生在美国,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197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他的最杰出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讲述的正是丁肇中中学时代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丁肇中先生是华裔著名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那年他年仅40岁。有学生问他,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是不是因为您天赋很好,是个天才?丁先生听后微微一笑,说:"我倒没有感到我的天赋比别人好,我只是对工作比较专注而已。""我100%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只做实验。跟我一起工作的有600多位教授,我唯一的要求是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只专注于做实验,其  相似文献   

6.
崔琦者,何许人也?他是美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8年10月被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为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成为继1997年朱棣文教授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的又一位华裔得主,也是自1957年以来,在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7.
2002年6月,一家知名的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道:“没有必然吗,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一家知名的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当记者问及:“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道:“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在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实这…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一家知名的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当记者问及:“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道:“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的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崔琦是个孝子,他说他是沐浴着母爱的阳光,从一个贫穷乡村孩  相似文献   

11.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可谓是个传奇式的人物,20岁进入美国密西根大学,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从大学到博士再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由于早产出生在美国,成了美国公民。但在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1976年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把获奖的研究成果——第4种夸克命名为“J粒子”,因为他觉得英文的“J”很像中文的“丁”。当他得知每一位诺贝尔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一家知名的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当记者问及:“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做了专题报道。 当记者问丁肇中先生:“……一个人怎么能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出人意料地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历来名人专访问及此,名人们都会侃侃而谈,传经授宝,可丁先生却在这出彩处答说“不知道”,可谓特立独行。记者追问:“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坦然作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仍穷追不舍,直逼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丁肇中华裔美国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大约半个世纪前我在中学读书时,并非班上的佼佼者。在高中时,我曾对中国历史深感兴趣,中国有世界上最悠久且未曾间断的历史记录,其间有许多伟大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  相似文献   

16.
林志华 《成才之路》2011,(31):13-I0008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参加完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之后,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赶了两个场——媒体见面会和山东大学大家讲坛。面对记者和学子们的“拷问”,丁肇中教授获得掌声最多的不是他所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而是他的六个“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崔琦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97年10月16日宣布,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美国斯担福大学美籍华人物理学教授朱棣文和法国科学家克洛德·科恩──塔努吉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工程师威廉·菲利普斯获得。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发展出可将原子降到极低温的最新技术。朱棣文成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这是华人的骄傲,更激发起我们探索科学、为炎黄子孙争光的勇气和决心。’97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杨洋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     
几年前一位年轻记者采访回国讲学的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好奇地问他:"您的每一个人生选择都很正确,您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丁肇中答曰:"不知道,可能是侥幸吧!"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一次学术报告后,按照惯例回答学生提问,学生提了3个问题,丁肇中都回答不知道,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任何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在场的所有同学都大感意外,短暂的沉默后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起来。丁教授微笑着说: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能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简短而平实的几句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很好地诠释了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