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近年来,大批贪腐官员的落马,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且落马官员的贪污受贿行径无不令人咋舌。纵观古今,吏治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部分。朱元璋鉴于元末的腐败吏治,早在明初即开始"重典治吏"。立法方面,《明大诰》堪称典型产物,绝大多数案例都涉及对违法官吏的严厉制裁。《明大诰》的颁布,标志着朱元璋把"重典治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梳理分析《明大诰》所载案例,对当前我国的惩贪反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朱元璋大义灭亲,不但巩固了明初的基业,也成为朱元璋依法治国、铁腕反腐的一则范例,流传后世。只是到明朝中后期贪腐盛行,从这一点上来说,反腐最终还是需要制度和监督来彻底解决。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惩治腐败,朱元璋竟然连驸马都杀了!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饱受元朝官吏的盘剥敲诈,对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政策是。刑乱世用重典”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稳定明初的社会环境,整顿吏治,巩固明朝的统治有着重要意义,并对明清硬代的法律制度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考察了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启示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有关明太祖是"重典治国"抑或"以德治国"的问题,因诸史料记载各异,故未有定论.纵览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倾向明太祖主张"重典法治"的治国思想.然通过对现存相关史料的客观分析,考察明太祖具体的治军理政,言明太祖治国方略中"德治"思想占据相当比重更符事实.  相似文献   

5.
明太祖朱元璋目睹元朝官吏的腐败 ,惧于农民起义的威力 ,在明初采取制定酷律、加强教化、整顿吏治 ,严厉查处、强化监督等一系列反贪治赃措施 ,对平息社会动荡 ,恢复经济发展 ,健全封建社会官吏的考课、监察制度等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所采用的一些反贪治赃的措施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反腐败斗争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明王朝统治者把"治世"的重点放在治吏上,为此,一方面加强立法,严法治吏,重典惩贪;另一方面,强化监察机构,完善考核制度。但明代吏治并未因此而清明,其原因在于不受任何制约、监察,空前专制的皇权;监察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明代官吏低俸禄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四),明太祖朱元璋御笔亲点,依法处死自己的女婿——欧阳伦。欧阳伦是明太祖最宠爱的女婿,为人精明能干,很受太祖器重。当时,茶叶和食盐作为重要的物资由国家专卖,是国家一大财源。《大明律》明文规定:‘凡大明官吏、百姓人等,均不得私下买卖茶叶和食盐,违者斩。’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皇帝都不同程度地用法律开口来规范各级官吏,积累了丰富的治吏经验。而明太祖朱元璋更为突出,他旗帜鲜明,手段独到,收效显,为人称产一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1328—1398),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即位后在敬业勤政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吏治建设,始终把肃贪倡廉当作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整饬了吏治,净化了官场风气。史称洪武年间“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有百余年”,;①它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作一简单概述,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重典治吏是朱元璋肃贪倡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适应明初政治斗争形势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正如朱元璋对继位者建文帝所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当自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②由于实行“重典”政策,以重刑严惩贪官污吏,整肃了史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认为,官吏贪污是历代的固疾;为官发财,官吏的信条;官吏苛剥,豪强横暴是造成官逼民反,国家大乱的根源。因此,他从即位开始就着手整顿吏治,提出了治乱用重典,惩治贪宫污吏的主张。他说;“吏抬之弊,莫过于贫墨”,③“不禁贪墨,则民无以其生”④他遂告诫百官说:“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定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唐律》中官吏渎职罪的研究揭示了传统中国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治吏不治民”的传统。对官吏渎职罪的规定和惩罚是《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唐律》中有一半以上的条款属于官吏渎职罪。《唐律》中的官吏渎职罪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的渎职罪和特定的渎职罪。在《唐律》中,官吏渎职罪的范围十分广泛,对渎职罪的刑罚是十分严厉的。但严刑不是唐朝立法者的目的,对官吏渎职罪的刑和求做到“罚当其罪”。“罪当其罪  相似文献   

11.
明太祖朱元璋在其统治期间,强调“法贵简当”,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并通过立申明亭、颁布《大诰》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提高了各级官吏的法律素质,增强了百姓的法律意识,对政权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揭示了汉初吏治的特点,就是严厉惩处官吏的犯罪行为;加强对司法官吏治狱活动的控制;鼓励司法官吏发挥主观能力性,因此,《奏谳书》可以说是汉初的一部治官之法。  相似文献   

1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布衣,在成为帝国的第一任统治者后,他大力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和管理.在经历的元末的社会大乱后,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在管理国民中带有浓烈的重典色彩,除了颁布《大明律》和《大诰》等法律来规范百姓的行为以外,还通过编制黄册、教化百姓、打击“威福下移”现象、加强特务统治等方式,实现国家对个体农民的强有力控制.本文我们就来略谈一下明太祖遥控黎民百姓的新招.  相似文献   

14.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史教训,深知官吏忠奸,吏风好坏,直接关系封建王朝的兴衰。本文通过研究明太祖朱元璋惩贪反腐,吸取其反腐倡廉的经验,借鉴其成败得失.对我们当今进行反腐败斗争和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会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5.
剥皮法试考     
肉刑是封建社会的残酷刑法,人犯法受剥皮刑,则是明代的发明。这种刑法在官为君没、法自君出、无官不贪、以言权代法的封建时代,作为御制钦定的严刑重典,目前,还很少讨论。本文将对此作初步的探讨,不足之处,尚请指正。所谓剥皮,即“剥皮者,从头至尾,一缕裂之,张于前,如鸟展翘,率逾曰始绝,有即毙者,行刑之人坐死。”①明代的剥皮法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明史》《海瑞传》中曾闪  相似文献   

16.
明太祖不许内侍识字之说,见于王鸿绪《明史稿》和张廷玉等《明史》,而《明太祖实录》不载。《明太祖实录》于宦官机构建置沿革和太祖对前朝宦官窃权干政的评论,均详加记述,独不载这一并非无足轻重的禁令,殊难索解。成书早于《明史稿》、《明史》的《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书》诸书也均无记载,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曾参与《明史》的后期编撰工作的杨椿,在他的《惠帝论》一文中,列举明太祖时先后  相似文献   

17.
唐代法律严惩官吏职守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罪行,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法律约束。《文苑英华》所载唐代判文便有数篇关于官吏经济犯罪和司法犯罪的作品,可以看出唐代严于治吏,法网严密,有效制约了各级官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唐代初期的吏治比较清明,与此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因素保障了整个唐王朝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  相似文献   

18.
杜佑《通典》是一部历史性典章制度政书。从这部浩瀚的政书中,可以通观到杜佑这一封建官吏思想上的先进性、丰富性。尤其是他的民本思想在《通典》中的融贯特点。《通典》内容纵横方面都体现着杜佑的民本思想。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官吏,杜佑的民本思想与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相比,又有着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国朝典汇》是明人徐学聚编辑的一部典章制度类史书,以政书体的形式保存了大量明代史料。《国朝典汇》明太祖部分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明太祖实录》。另外,结合《皇明祖训》及诸如《昭代典则》、《宪章录》等大量野史笔记,精心编辑,把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分门别类,汇合成书,其史料价值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点校本《明太祖集》不载明太祖《阿都剌除回回司天少监诰》的遗漏,讨论了《明太祖集》的版本及流变,提出重编《明太祖集》的构想;对该诰文涉及到的回回历法在中国,尤其是在明代传布使用的若干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再次肯定了《阿都剌除回回司天少监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最后,评述了二十世纪末出版的《中国回回历法辑丛》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