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最直接的体验者、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在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中理应拥有一席之地。哈萨克斯坦欧亚高等教育卫生健康认证与质量保障中心(ECAQA)组织学生从评估标准制定、高校外部教育质量保障、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三方面参与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具有以开放多元的学生视角扩宽评估维度等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为我国高校质量评估提供了学习的案例。首先,源头保障学生参与;其次,提高学生参与效能;第三,扩展学生评估高校的维度;最后,畅通学生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主要的受益者,有权利也有责任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一种力量。笔者在结合我国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西班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学生参与的发展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重视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的参与,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相关评估、质量保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学生质量文化的培养,对学生参与质量保障进行监督等。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清晰梳理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主要是对学生参与课堂评教及参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等问题的探索,而对学生参与高等教育外部质量评估的研究,散见于欧洲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与国内对其经验的分析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应更加关注学生参与的条件与限度、完善学生参与的政策和制度、加强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4.
胡子祥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5):70-76,101,129
爱尔兰高等教育部门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积极建立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学生不仅可以加入质量评估部门、外部评估组和参与院校内部自评过程,甚至还能以评估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评估考察,撰写评估报告,参与评估后续行动程序。尽管爱尔兰高等教育部门已经确立了全面全过程的学生参与模式,构建了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网络组织,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但是学生参与机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譬如法律制度的完善、活动经费的保障以及重新定位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其中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英国大学生调查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新方式,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学生学习的预知-过程-结果模型,以及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感知与学生学习方法之间、学生学习方法与学生学习成果之间已被证实的联系。英国大学生调查结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院校质量改进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各界衡量和比较不同高校及专业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有必要借鉴英国大学生调查的经验,将大学生及其学习体验纳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总体框架,明确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权益并在制度上予以保证,系统设计开发基于学生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具与方法,全面聆听学生的声音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克罗地亚高等教育部门积极建立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机制.学生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得以切实体现。尽管克罗地亚高等教育部门确立了有效的学生参与网络,构建了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了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但在学生参与机制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法律制度的完善、活动经费的保障以及学生委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受到教育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多元化利益主体参与教育质量评估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对英国高等教育中的多元化利益主体参与质量保障评估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政府、社会、民办高校(包括民办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都是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与利益诉求,在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在实践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照搬公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存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化、外部化与单一化等弊端,极大地抑制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参与,直接削弱了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为了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构建起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目标与利益相关者要求之间的协调和互动.  相似文献   

10.
运用Cite Space绘制CSSCI数据库2000—2014年1048篇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发现:过去1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研究与政策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从研究话题看,除围绕历次教育改革精神进行宏观探讨外,相关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人才培养问题,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问题等。其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主流,并呈现出越来越强调学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学生参与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态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的话题在2010年以后重新引起学者关注,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但相关研究亟需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Starting from the main objective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EQA) procedures to ass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its provisions, the paper examines expected impacts of EQA procedures on instit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ree 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Firs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xpected impacts of different standard parts of a typical peer review procedure 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ssesses when a procedure is most likely to have an effect on the institution. The second part presents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the three EQA agencies, AQU Catalunya (Spain), Evaluationsagentur Baden-Württemberg (evalag) (Germany) and the 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Finland) o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ir EQA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科学管理,建设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离不开教学评估。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应在对以往本科教学评估进行科学、系统评估(元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由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成,其中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努力探索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范式。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责任制是一个与效率、效果和绩效评估相关的概念,它要求通过有效的方式证明高等教育取得了预定的结果和绩效。关注效率、效果,注重结果、产出是高等教育责任制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评估是责任制的实施形式,也是质量保障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评估加强质量保障,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中一种新的责任制文化。高等教育过程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责任制及绩效测量的难度,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要实现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避免对高校办学自主权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通识教育的国家,随着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质量评估体系也日趋完善,值得借鉴和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评估机构主要包括区域性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协会)和院校本身三种形式。在对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评估时,美国采用了多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识教育评估模式,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考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评估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做出具体规定,具有严格教育企业的资质要求、明确企业与个人的职业教育关系、协调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确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增强行业协会对教育企业的认定和监督等特色。  相似文献   

16.
芬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顺应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势,不断推动面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创建双轨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多层面互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采取市场化的高等教育经营战略等,从而使其迅速占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高地。芬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仍在国际化上缓慢行进的中国提供了借鉴,我国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质量的危机目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认证、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认证是一种衡量标尺,评估是价值判断工具,保障是改进手段。从其发展轨迹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基于"利益关系人"的管理,是从技术层次向文化层面过渡与转型的管理,是一个在注重对质量进行真正保障基础上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瑞典的高等教育发展得比较好,高等教育评估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同期待,政府为了控制或者激励发展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以不同的重心呈现。瑞典高等教育经历了从质量审计到学科专业评估为不同重心的评估阶段。  相似文献   

19.
Towards a general model of quality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In this article a number of elements of a general model of quality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presented. On the one hand these elements are put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of quality assessment in Medieval universit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deduced from the recent experiences with quality assessment in both North-American and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the intrinsic and the extrinsic values of higher education. Two types of quality assessment related to these values are also distinguished. Concerning the recent experiences with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s, the practices in the U.S.A., Canada, France,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re explored. In the final section the general mode of quality assessment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intrinsic and the extrinsic value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