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甘美兰音乐是印度尼西亚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合奏形式,然而在印度尼西亚中,不同地域的甘美兰音乐其音乐风格都不尽相同,爪哇地区的甘美兰音乐优雅、庄重,而在巴里岛这一地区的音乐却给人热情、奔放、粗犷的感觉。各地区的甘美兰音乐无论在乐器及乐队的构成,还是乐曲所阐述的文化内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一谈到印尼音乐,我们就能想到《星星索》《梭罗河》《宝贝》等优美梦幻的歌曲,这些歌曲以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和独有的风味将聆听者带入梦境般美丽妖娆风姿绰约的南洋风光之中,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就是甘美兰。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传统的民间音乐,是甘美兰乐器群的总称。甘美兰集中体现了印度尼西亚传统的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教育的新潮流,更是新世纪在音乐文化方面的一个新起点。我国教育界已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音乐的薪火,也要从世界各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兴起了多元化音乐课程结构,将世界各国的传统音乐,诸如欧洲民间音乐、美洲的爵士乐和钢鼓乐、非洲的鼓乐、中国及阿拉伯国家和印度传统音乐、日本和韩国的雅乐、印度尼西亚的“佳美兰”等音乐形式统统纳入了学生音乐课程,在使用过程中,绘合本国的实际,逐步被兼容、消化,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际社区音乐的现状,通过观看尼尔教授对甘美兰这种民族音乐在社区音乐教学中应用的讲座得到若干启示,记录关于甘美兰元素社区音乐的活动范例进行的全过程,并从视唱练耳教学的角度分析了社区音乐活动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屈维 《学前教育》2010,(12):38-39
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产,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音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大环境来讲,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并不乐观,它们仍旧属于非主流音乐;从小环境来看,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就更不乐观。比如,幼儿园里就非常缺乏传统民间音乐的教材,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传统音乐也不太了解,从而导致不知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郭学智 《天中学刊》2014,29(6):114-116
欧洲艺术音乐和印尼甘美兰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两种音乐文化都很优秀,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两种音乐在文化背景、调式体系和记谱法、乐器类别、音乐体裁、演出场合以及民族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其他诸如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因为,民间音乐生于民众之中,活跃于民众之中,最贴近人民群众,最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变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8.
“荷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设计玲珑,刺绣精美,常常被昔日农村青年男女作为传递爱情的信物。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和风俗习惯不同,《绣荷包》小调在民间传唱过程中形成了在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韵味殊异的特点。鉴于此,笔者将传唱最为广泛的两首《绣荷包》,从音乐特点和感情处理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敏 《儿童音乐》2010,(5):53-55
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其他种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无论是优美朴实的民歌,地方色彩浓郁的说唱和戏曲音乐,还是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都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真正使“民间音乐文化进课堂”是件浩大而复杂的工程,这里参杂着各种地方因素和变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挑战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受到变化影响不可避免,再加上经济高速发达和新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严重考验。笔者从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卢梭“语言的音乐化”音乐美学观点的主要特点,与中国传统音乐比较,指出卢梭的这一观点在我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认为“语言的音乐化”观点尽管有些方面略显偏激,但对于音乐本质的理解颇有借鉴价值,尤其是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薛晖 《儿童音乐》2012,(12):42-44,51
例4:《亚洲音乐之旅》《亚洲音乐之旅》是一节八年级的音乐欣赏课,由浏阳市淮川街道浏阳河小学黄艳设计。其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亚洲部分国家(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知识;认真聆听日本、印尼、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本文比较了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不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4.
通俗音乐因为其流行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在全世界人民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深受大家的喜爱。通俗音乐的普及性之广也是其它类型音乐无法超越的,通俗音乐起源于民间音乐,这两种音乐相互联系都各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对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来让大家对民间音乐与通俗音乐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多样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客家传统民族音乐在当前音乐文化中的地位日渐边缘化,发展受阻,引起传统民间音乐爱好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以保护与传承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为目的,从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困境入手,从文化意义认识、内涵剖析、广域交流、学习与传承等角度提出了加强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认同的主要措施,希望帮助客家传统民间音乐走出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16.
民间音乐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在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应该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通过民间音乐游戏,进一步探索民间音乐游戏与教育的关系,融合多元音乐文化思想,真正达到教育优势互补,创新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袁吉红 《天津教育》2021,(5):141-14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涌现出了许多流行音乐,加之外国音乐元素的流入,中小学生为之痴迷,因此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种种现象都冲击着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如何在音乐课堂传承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成为当今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传播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乃是汉、蒙、满、回等民族杂居之地。在各民族丰富而历史悠久的民间化中,蕴藏着大量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歌曲。中国蒙古剧就产生在辽西的阜新地区。在辽西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史上,蒙古剧开创了先河。怎样更进一步发展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使得民间的传统艺术得以更高的升华,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不同属性的乐器,在整个甘美兰音乐中有着不同的功用,同时也处在不同的旋律位置.下面对甘美兰音乐中的打击乐器进行逐一介绍.本人将会从每一个乐器的大小、形制、音高或音阶、演奏方法、音响效果及在甘美兰中的作用或地位,这五点进行对乐器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经济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的时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也得到飞速发展,这两大音乐潮流之间有着很多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再加上音乐的特征、加工方式等不同,呈现出各自的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服务对象及用途、加工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唐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使我们联想到学院派和原生态音乐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分析,对唐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有全面的认识并为我国民乐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