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加强民族语文法制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语文理论、政策的宣传;搞好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促进民族语文的翻译、出版、教育、新闻、广播、影视、古籍整理事业;推进民族语文的学术研究、协作交流和人才培养;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的民族语文政策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推动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作为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语文政策在不同时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例外)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但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语文政策体系本身发展尚待完善,这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通过这种办学形式,使得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民族预科教育学制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国内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并根据我国历史情况和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分布状况,制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这一政策先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党和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由于民族杂居和民族交流,出现了“双语现象”(bilingualism).汉语与各少数民族语言,历来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演变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使汉语已成为各民族的族际交际语。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及语言文字概况、各民族使用语言的基本状况、民族语文政策和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学的有关规定以及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进行双语教学、实行双语制,不仅有利于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交流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7.
语文需要积累,需要知识加油。语文百科知识大赛场,帮你提升能力,挑战自己的知识积累。如果你热爱学习,那就快来参加吧!答案最准确、寄回最快的前500名同学,将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本期截止日期5月1日。  相似文献   

8.
有关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对维护我国各民族和谐相处,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有关少数民族新闻报导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外界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深刻的了解,也不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发挥好少数民族新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安垣 《教师》2011,(2):104-105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通过这种办学形式,使得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民族预科教育学制一般为一年,是中学教育向大学本科教育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除回、满等民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的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有24个民族使用着30余种民族文字,其中还有20个民族与国外的同一民族使用着相同的语言或文字。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在全国各地有24个民族在中小学或大专院校用民族语文授课、办培训班,或是在农村扫盲。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冲击,部分出现了式微甚至濒危的生态危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制定和落实语文工作的政策,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双语(民族语言和汉语)教育;调查整理、跟踪监控,协同创新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全息数据库;创意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出现了濒危问题。语言的濒危,引起了民族文化的消失,破坏着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挑战。为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语言工作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生态,造就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出台有效、积极的政策,创造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保持或扩大语言的使用范围是解决语言濒危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强行推广主体民族语言,限制包括俄语在内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这给国内民族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由于中亚各国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特点,其语言政策受到突厥语国家和俄罗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很早就形成了多民族交错聚居和相互杂居的状态;少数民族不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还普遍使用汉语和汉字。根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提供的数据,目前,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处于濒危状态;简化汉字在我国各族人民中得到广泛使用;学校是人们学习文字最主要的场所。鉴于此,在全面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同时,我们必须处理好汉语文与少数民族语文之间的关系;加强民汉双语人才的培养;倡导民族语文的学习,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文字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Minority languag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for any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China sticks to the policy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use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riting systems. In education,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is being implemented by insisting on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ethnic languages; when the mastery of their own languages has been achieved, bilingual teaching will be employe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eaching in their own languages, with Mandarin Chinese added; teaching in Mandarin Chinese, with minority languages added; teaching both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n minority languages. The bigges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are the editing of language textbook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the training of ethnic minority teachers.  相似文献   

17.
双语现象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双语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五种,即:地域性少数民族兼用汉语型、地域性少数民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少数民族兼用汉语型、少数民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汉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下逐步形成了“普通双语”、“特殊双语”、“辅助双语”、“高等专业双语”等不同层次的双语教育类型,以及“民族语主导”、“汉语主导”、“民汉语兼用”等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印尼语言政策,经历了官方语言(印尼语)的确立和普及、地方语言的共存和保护、对华语的压制与解禁及外国语的教学等历史过程。这些政策的演变无不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和民族等因素的影响,是执政者应时而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有效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把握,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思维内涵的理解。只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才能跨越语言交流的障碍,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流畅。通过对汉英思维差异的理解,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的濒危目前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语言濒危状况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语言生态的失衡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对濒危语言进行观照,也就是维持语言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多元意义.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认识中国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复杂性,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