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军 《钓鱼》2013,(4):18-19
四年前的一个下午,下了班后我又不由自主地向县城中心的邮政大楼走去。在邮政营业大厅里有一半空间被用来出售杂志报刊。那里设有柜台,柜台上放了一排排的报纸。柜台后有三排四层的书架,杂志是五花八门、门类俱全,这里就有关于钓鱼的杂志。以前,我记得这里只出售一种钓鱼杂志——《中国钓鱼》。那个下午,我来到早已熟悉的老位置,正准备拿起新来的《中国钓鱼》时,冷不丁看到边上放了一本《钓鱼》杂志,这是一本很有潮流气息的杂志。那"钓四年前的一个下政大楼走去在邮政营  相似文献   

2.
我1990年离休后爱上了钓鱼,至今钓龄3年。这期间连续订阅《中国钓鱼》,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许多钓鱼的知识。通过垂钓实践,初步入了门,也入了迷,几次参加市、县级钓鱼比赛,居然都榜上有名。我把自己的体会总结为钓鱼的几个环节,这些环节就是“诱之即来,来之能留,留之会吞钩,提竿必钓获”。现按照垂钓操作顺序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人是名教师,又是一个铁杆钓鱼迷,和《中国钓鱼》结缘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一年,学校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每个教职员工必须订份刊物。我想,若是有本关于钓鱼方面的刊物就好了,就把当年的《报刊目录》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刊号为82-688的《中国钓鱼》。从此,《中国钓鱼》就成了我的老师和朋友。  相似文献   

4.
初次相识《中国钓鱼》是一九八九年六月。无意翻了翻友人买的一本《中国钓鱼》,谁知不翻不知道,一翻太奇妙。我被书中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5.
失“窃”     
自小就喜欢钓鱼,觉得那是天下最悠闲最惬意的事情。于是,一册权威的寓教于乐的《中国钓鱼》杂志便成了挚友。自参军入伍,每逢节假日,总要带上钓具去过瘾,也难怪战友们戏称我是“钓痴”。 10年了,对《中国钓鱼》更是爱不释手,10年,58期《中国钓鱼》一本不缺,说来可笑,有一期的《中国钓鱼》竟闹出了一场令人回味的笑话。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钓鱼迷,《中国钓鱼》从创刊开始我一期不丢地全部订阅和保存起来,《中国钓鱼》不但我喜欢,我的儿子从上初中时就爱看,但他一次也没有钓过鱼。 上高中后由于时间紧,更谈不上钓鱼。今年是他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关键时刻,从今年三月份以来,学校抓紧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65岁,从15岁开始钓鱼至今已有半个世纪钓龄,您要问我钓技如何,那可是水蝎子——不怎么着(蜇)。虽然近年有所长进,那也全得益于我的良师益友——《中国钓鱼》。我是从2002年退休后开始认识《中国钓鱼》的,屈指算来,我已经是《中国钓鱼》"五年级"的学生了,"学业"有所长进不说,只说说我对《中国钓鱼》的新感受。今年,当我拜读《中国钓鱼》  相似文献   

8.
王永堂 《中国钓鱼》2007,(10):91-91
我是一个75岁的退休铁路工程师,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受益者,故此我要由衷地感谢《中国钓鱼》。我于1987年体检时发现左上肺癌病,并于当年进行了左上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中国钓鱼》杂志1984年创刊后,我从1985年总第2期开始订阅,以后每年订阅报刊时,《中国钓鱼》杂志都是我的首选,从1985年至2004年,我已连续订阅《中国钓鱼》杂志20年。  相似文献   

10.
我像酷爱钓鱼一样酷爱《中国钓鱼》,因为我太爱她了,除了能外出垂钓的时间外,总忘不了要看看她。随着订阅时间的延长,杂志数量的增多,内容不断的丰富,使我学习《中国钓鱼》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充实。刚订阅《中国钓鱼》杂志时,基本上是看过完事,后来发觉有不少文章对我提高钓技有直接帮助,所以就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用红蓝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一个风雨天,我正入迷地看《中国钓鱼》,耳畔忽传来老伴的呼唤声:“老易,家中的辣椒粉吃完了,帮忙剁点好吗?” 老伴平时对我钓鱼很是支持,如今让我干家务事我自然应该服从,于是极不情愿地放下杂志去剁辣椒粉。我一边剁辣椒,一边仍在想着《中国钓鱼》介绍的垂钓经验和鱼饵配制。剁着剁  相似文献   

12.
谁和我换书     
我爱钓鱼,更爱《中国钓鱼》杂志。80年代偶尔看看,90年代成了我生活中的挚友。读“钓”比垂钓更有味道。 经过“百题竞答”的启示,我有心把《中国钓鱼》杂志全套珍藏。虽经多方联系,均未能如愿,倒是旧书摊帮了我的大忙。几年来我经常穿行在荆沙城区的大街小巷,拉网式地反复搜寻,每购得一本,如获至宝,心情格外激动。前后共收集(含邮购)48本。但由于“宁可购十不可漏一”的思想所致,也重购了不少,余下25本。它们的序号是: 1985年第3、4期各1本;1987年第1期1本,第2期3本,第3期2本;1988年第2、…  相似文献   

13.
在欢庆祖国45华诞之际,又高兴地迎来了《中国钓鱼》杂志创刊10周年的喜庆日子。 1984年10月,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出了一本为千千万万垂钓爱好者盼望已久的钓鱼杂志。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老帅亲自奋笔为刊物题写了《中国钓鱼》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自此,《中国钓鱼》杂志喜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之后,又经过各方人士和众多钓友、读者的热情支持、编辑部同志们的努力和不断开拓、进取,《中国钓鱼》一步步地从季刊、双月刊,发展至目前的月刊,成为一本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曹克明 《中国钓鱼》2007,(10):78-78
我今年77岁,年轻时就钓鱼,但时间太有限,离休后才实现了"随时钓鱼"的愿望。因我年轻时患病,做了肺叶切除大手术,是个半残废人。离休后我很注重保健养生,坚持"动"  相似文献   

15.
为迎接《中国钓鱼》杂志创刊20周年,笔者向钓友赠送20本老《中国钓鱼》的消息,在今年第四期《中国钓鱼》发出后,收到北京、上海、重庆、辽宁、云南、山东、江西、湖南等全国20多个省市缺刊钓友的来信40余封。截止到4月28日,20本钓刊、两本复印件我已全部寄出。因存刊有限,未能满足钓友的需求,甚感抱歉,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16.
我一生酷爱钓鱼,更爱《中国钓鱼》杂志。所以,从创刊号到目前的第一百五十期《中国钓鱼》保存完整无缺。 我是从1990年才看到《中国钓鱼》的,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并开始订阅,从无间断。阅读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钓技,受益匪浅,它真是钓鱼人的良师益友。因此,产生了收集1990年以前《中国钓鱼》的愿望,一是饱眼福,二是珍藏。  相似文献   

17.
我家看《中国钓鱼》已有6年多的历史了,老爸是每期必买,他的钓友们也个个都爱看《中国钓鱼》,都说它内容丰富,精彩好看。 记得2000年第十一期杂志没买到,老爸急得不得了,到处向别人借,后来花了20元高价买了一本,回来还庆幸地说:“幸亏这本我买到了,要不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钓鱼》杂志的老读者,九几年,偶然从朋友那里看到一份《体育时报·钓鱼专刊》小报,然后就一直爱不释手了,从此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以忠实读者的身份见证了《钓鱼专刊》从一份小小的报纸,成长为《钓鱼》杂志,到现在中国月发行量最大的钓鱼类期刊,深切地感受到《钓鱼》在广大钓友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老钓迷,在我孩童时就被父亲培养成钓鱼迷。我还是个老书迷,从1988年订阅《中国钓鱼》至今,所有的杂志我都保存起来,装满了抽屉。在我的影响下,我单位爱钓鱼的人日益增多,订《中国钓鱼》的钓友也逐年增加,现已有8人连续订阅了。 《中国钓鱼》从原来的季刊变成双月刊,又成为月刊,内容、图片也多  相似文献   

20.
覃建谋 《钓鱼》2013,(6):20-21
我钓鱼虽然已经30多年了,但退休前并不知道《钓鱼》杂志。退休后,钓鱼的机会多了,就经常去渔具店。2001年有一天,我去渔具店,发现柜台上有一本报纸式的《钓鱼周刊》(8开),翻看内容相当不错,就借回来看。从此我才认识《钓鱼》,并开始订《钓鱼》。后来我从网上还知道全国共有钓鱼类杂志5家,就把其他4种同时订了一个季度回来看。经过对比,我认为《钓鱼》比较适合于本人阅读,就从中选优,开始坚持年年订《钓鱼》。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过去业余写作,主要是写诗和写民间文学。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