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写道:“我们的报纸首先应该面向群众。一张报纸,在大政方针、路线原则上,不能离开党的领导,但具体的报道就要考虑群众的需要。报道不能仅仅考虑地方党委的反映,也要考虑群众的反映。报纸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报纸办得好不好,需要群众来回答,群众喜欢或不喜欢,总是有道理的,要不然就没有个标准。”我们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胡乔木代表党中央分工领导《人民日报》的时候,就提出了办报的方针和任务。他在《人民日报》编委会上,在新闻界的一些集会上,以及同新闻界人土个别谈话的时候,曾反复强调“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要报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形势和成就”。胡乔木同时还提出:“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是人民群众说话的地方”,“报纸是群众思想和生活的顾问”,“报纸是报道群众的活动,反映群众的思想情趣、意见、要求和心声”……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办报思想,决定了群众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办报实践中,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也是无产阶级报纸区别于资产,阶级报纸的显著标志。几十年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报社领导把做好群众工作、加强通讯网络建设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环节来抓。实践证明,一张深受群众欢迎的生气勃勃的报纸,必然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通讯报道队伍。相反,脱离群众的  相似文献   

4.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张党报力得好不好,应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爱看不爱看作为检验的标准。那么,党报如何才能贴近群众呢?近年来,我们仙桃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把群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报道的重点 报纸要贴近群众,首先是报道内容要贴近群众,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通过报道进行积极的引导。近年来,我们坚持定期研究,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报道的主导思想和记者采访的题目,组织策划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民营经济发展、城区环境卫生整顿等问题的报道,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但有的执法管理部门却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得  相似文献   

5.
面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的殷切希望。一前些年,我们报纸的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多;报道人民群众活动少。当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此下去会脱离群众,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讲话后,我们遵照“多宣传群众”的指导思想,在一版大量报道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二版开设了“凡人小传”专栏。后来,又在一版开辟了“一线职工风采录”,让那些  相似文献   

6.
冯越 《今传媒》2003,(3):38-39
足球新闻是当前报刊报道的一大热门,不光是专业的足球报纸,就是综合类报纸上也有大量的版面用来报道足球消息。编辑记者们辛辛苦苦,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这些报道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群众闲暇时间的共同话题,让他们找到了宣泄情绪、表现自我的一个渠道。中国足球队在2002  相似文献   

7.
苏洪波 《传媒》2002,(2):30-30
近几年来伊犁日报,对改革会议报道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抓住契机。一个时期以来,地州市的会议比较多,体现在报纸上,冗长的、千篇一律的会议报道充斥版面,来自基层的、鲜活的报道很少,使人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此,群众很有意见,说报纸像工作简报,我们不愿看。作为报纸的负责人,对此也深感无奈。我寻思着,得想法改一改,就注意收集外省市报纸有关改革的资料,酝酿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同时  相似文献   

8.
一、批评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应是人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最重视并急于解决的问题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读者是否关切,是选择批评报道的前提之一。报纸的批评要想获得范围广泛的舆论共鸣,就要想群众所想,选择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选择群众议论最多的事情。当前如中小学乱收费、公路“三乱”、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等,抓住这些牵动人心的问题公开报道,有利于提高报纸的威望。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是在新闻竞争中,报纸为对抗广播电视而进行的生存选择。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电视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深度报道是发挥报纸之长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有瞬间即逝的缺点;设备复杂也限制了电视记者;形象化的背景材料难以解释有些新闻。因此,不论报纸或电视,要认清自己的不同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才是新闻媒介赢得群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快速媒体和网络日渐普及的情况下,晚报要赢得读者,必须发挥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从提高报道质量入手。去年,我们《牡丹晚报》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度报道,使我们今年的报纸发行量比2004年增加了一万多份。实践证明,报纸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这条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煤饼新闻”是一篇触及社会生活的批评报道。它既体现了党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的优良传统,又为报纸如何眼睛向下,关心群众的生活,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多次在大小会议上称赞这篇报道好,关心和帮助群众就要努力从这些具体问题抓起。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这是报纸通过舆论的力量为上海几百万居民办了一件好事,提出~(?)如  相似文献   

12.
福建日报过去长期存在着报道不平衡的状况,沿海平原和交通方便的地方报道多,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方报道少,一些边远山区报道更少;农业报道比较多(这是必要的)。工业和其他方面报道比较少,某些中心运动之外的所谓“冷门”,长期很少见报。这种报道上不平衡的状况,造成报纸不能全面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贯彻执行和开花结果的情况,各地群众创造性的劳动和各方面的先进经验无法在报纸上全面反映出来,不少地方党委和群众,由于他们地区的消息长期登不上报,也对报纸有意见。大跃进以后,这个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我们认为,报道平衡问题不是简单的照顾地区问题,而是报纸能否适应全党要求的问题,即一张省报能否对全省工作、全省人民发挥促进作用的一个政治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福建日报采取了以下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13.
《揭阳日报》是中共广东揭阳市委机关报,同时也是广大揭阳人民喜爱的报纸。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和基本方针。一张报纸读者愿不愿意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内容是不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没有新鲜生动的、群众未知欲知的,或者来自群众身边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报纸、广播和电视,都要为受众服务。通过某些新闻报道,反映和解决群众中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带来好处是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服务性报道方兴未艾,值得研究。服务性报道的由来与发展应当说,服务性报道是传播媒介出现商业化倾向之后的产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八年钢铁工业大跃进的巨大胜利,是与各地党的报纸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报道钢鉄的大跃进分不开的。在去年为钢产翻一番的斗争中,由于报纸宣传了党的总路綫和毛主席的伟大思想,报道了钢鉄战綫上的许多新人新事,就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61年2月广州日报合并于羊城晚报以后,羊城晚报原有的办报方针不变,但是要比过去更全面地报道广州市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经济生活。因此,我们报纸的经济报道任务加重了。羊城晚报是在大城市发行的综合性的报纸,因此,它的宣传报道要坚持面向广大群众,直接地或间接地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经济生活问题。在这一年的实践中;为了使经济报道面向群众,我们的经济报道大体上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是在新闻竞争中,报紙为对抗广播电视而进行的生存选择。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电视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深度报道是发挥报纸之长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有瞬间即逝的缺点;设备复杂也限制了电视记者;形象化的背景材料难以解释有些新闻。因此,不论报纸或电视,要认清自己的不同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才是新闻媒介赢得群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1月22日上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同《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领导同志座谈。他听了报社简要的汇报之后,就报纸宣传问题谈了一些意见。任仲夷同志在谈到报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时说,我们的报纸向来是重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报道的,但是有一段时间中断了,报纸上光讲好的,一好百好。这两年来报纸逐步恢复了批评性的报道,对推动工作,改进作风,起了积极作用。报纸的批评的这种效果,反映了群众的力量,群众在党领导下监督干部产生的力量。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揭露我们自己阴暗面的报道,不宜太多,更不要作过份的渲染,否则会使人发生错觉,削弱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安定团结,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做好政务报道,充分反映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意图和举措,是党报宣传的首要任务。在地市级机关报中,如何做好政务报道,如何提高政务报道对人民群众的贴近性,对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至关重要。《伊犁日报》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多年来,报纸坚持采用多种形式关注"两头",找准州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与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的结合点,不仅成功地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使《伊犁日报》连续10届获得"自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3,(23):77-80
延安《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创办于革命年代的大众化报纸,其社会新闻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从报道内容、读者对象、报纸的风格与特色等方面剖析其社会新闻报道编辑方针,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新闻报道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