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是微观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其使用可以体现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在英汉语中体现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等人称代词。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英语人称指示语时出现的混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是微观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其使用可以体现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在英汉语中体现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等人称代词。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英语人称指示语时出现的混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者对广告标语的研究颇有兴趣,有学者从应用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广告标语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了研究,但是几乎找不到从元话语的角度来研究广告标语的文章。因此,该研究尝试应用元话语理论来对广告标语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分析,所选取的510条广告标语均来自网站。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指示语分别进行统计,然后应用元话语中的自我提及语和涉入语来对其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指示语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二人称指示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第一人称指示语,而第三人称指示语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指示语。同时,在具体语境中,包括听话人的we(inclusive)被划分为涉入语,而自我提及语的I也可能充当涉入语的作用。因此,研究认为元话语的划分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语境,这对理解和翻译含人称指示语的广告语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者对广告标语的研究颇有兴趣,有学者从应用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广告标语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了研究,但是几乎找不到从元话语的角度来研究广告标语的文章。因此,该研究尝试应用元话语理论来对广告标语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分析,所选取的510条广告标语均来自网站。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指示语分别进行统计,然后应用元话语中的自我提及语和涉入语来对其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指示语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二人称指示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第一人称指示语,而第三人称指示语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指示语。同时,在具体语境中,包括听话人的we(inclusive)被划分为涉入语,而自我提及语的I也可能充当涉入语的作用。因此,研究认为元话语的划分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语境,这对理解和翻译含人称指示语的广告语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晓华 《考试周刊》2007,(36):36-38
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汉、日、英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汉、日、英人称指示语。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外,其所指和用法有时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似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本文探讨了汉、日、英人称指示语语用功能异同。  相似文献   

6.
人称指示语作为谈话双方用话语来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是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的标志词。本文试对日常交际中人们使用人称指示语的一些非常规用法进行研究,分析其语用移情及离情效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称指示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定交际含义。  相似文献   

7.
人称代词系统是人类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和越南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两种语言在其意义、数量、感情色彩、使用功能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相似文献   

8.
人们进行交际,目的是要达到一定语境下的语用功能,而语境是可以按照表达者的意图来构建的。同时构建语境可以为各种语境策略的实施提供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指示语便是一种语境策略,是语言和语境关系最明显、最直接的反映。本文以互动交际中人称指示语为对象,探讨其使用和理解的语境依赖性。文中重点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的基础上研究语用移情,并提出“语用离情”的概念,意在突出它们的人际交往功能,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准确地运用人称指示语,使得人类言语交际得以和谐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语言中的代词系统是典型的指示语,人称指示语以人称代词为主要表现形式,标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和话语本身的关系,并反映语用和文化特点。从第三人称指示语变异情况这一语言事实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表现出发,探讨其确指、代指、转指和泛指等用法及其语用特点,分析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变异以及语用功能,对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一人称代词活用的现象在莎士比亚剧中十分常见,以《哈姆雷特》为例,从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活用现象进行阐释解读。莎剧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分为两大类:确指和虚指。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确指用于包含第一人称单复数和第二人称单复数在内的确定群体,第一人称单数和除第二人称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三人称在内的群体,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单复数在内的群体。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是第一人称复数we指代说话者I和第一人称复数活用为第二人称。至于"let’s"用法,"let’us和let’s是有差别的,前者通常不包含说话者在内,而后者包含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运用时也必须结合具体的情景语境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1.
张萃 《文教资料》2013,(22):6-7
指示语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中的反应。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通过对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的语用分析,发现从语用的角度借助于语境,人称指示代词的运用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画及文学作品主题的凸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一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中指示语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单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衡量其真假值 ,因为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者借助语境 ,对语言编码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指向。探讨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内涵可帮助听者弄懂说者所要传达的弦外之音 ,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生成和理解话语。  相似文献   

13.
张紫薇 《英语广场》2022,(24):16-19
人称指示语在交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语境影响,实际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并不完全遵循语法规则,常常发生偏离。语用移情与语用离情是导致人称指示语使用发生偏离的两个重要原因。本文以语用移情与语用离情概念为理论基础,探讨电影《绿皮书》中的人物为表达不同感情,在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交际中英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以语境顺应性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与语境变化的顺应性关系,并通过例证分析表明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体现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特征及其情感倾向、认识倾向及人际关系的亲疏,它可凸显语境顺应性在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的选择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人称指示语的非规约性使用及其传达的情境性身份进行剖析,发现:发话人为凸显某一身份,选择人称指示语是其根据交际需要顺应性选择的结果;人称指示语的非规约使用是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相互顺应的产物。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为人称指示语的选择奠定了表达基础,而身份的多重性和动态性特征则为其选择提供了客观平台。  相似文献   

16.
人称指示语指谈话双方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即通过公开或隐含的人称代词把话语中涉及的人或物与说话者、听话者或第三者联系起来,表明彼此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有其自身固有的语义内容,但其语用功能会随不同的语境而变化。本文结合小说《红字》中的人物对话来对人称指示语的语义和语用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邹荣华  邹清华 《海外英语》2014,(19):266-267
指示语(deixis)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称指示语内隐含着诸多文化特性,人称指示语隐喻形式机制是通过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拉大或缩小来实现的。英语三种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范畴不同,其隐含的文化特性也各有差异,研究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有助于掌握其语用原则以及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李燕 《考试周刊》2009,(13):33-34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是承载语言信息的重要因素。人称指示语是指示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运用与理解关系到交际双方的信息能否准确传达,这一点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就莎剧《哈姆雷特》中的部分第一人称复数的理解与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政治演讲语篇中的人称代词有很强的人际功能。笔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析了骆家辉北外演讲辞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通过分析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说明人称代词的巧妙应用能有效地表现演讲者的权威、地位和身份,吸引听众的注意,增强演说的互动性,和听众建立适宜的关系,使演说更具说服力,从而达到其特定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人称代词的用法:主格在句子里作主语,宾格在句子里作宾语。在陈述句中,主格代词常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宾格代词常在谓语动词的后面或介词的后面。如:They are students.他们是学生。(作主语)I don't know her.我不认识她。(作宾语)注意点:人称代词并用时的排列顺序。规律为:(1)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