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恺撒是古罗马杰出的军事统帅,征服了山外高卢全境,直抵菜茵河左岸:两次侵入不列颠,罗马疆土扩展到大西洋通过内战,战胜了庞培。恺撒军事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运用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善待士兵的方略和有深谋远虑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拉丁借词曾对古英语产生过重大影响。文章主要论述其影响的三个时期:零时期(通过日尔曼部落借人拉丁词)、第一时期(通过凯尔特人借入拉丁词)和第二时期(因为皈依基督教而借入拉丁词)。其中第二时期的影响最大,这与英国人皈依罗马基督教有很大关系。在这一时期,拉丁借词不仅影响古英语的词汇,而且间接地促进了古英语文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Lily 《出国与就业》2011,(5):70-71
凯尔特是欧洲古代文明之一,与古希腊罗马文明并存。凯尔特人泛指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欧洲中部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并且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高声、北意大利、西班牙、不列颠与爱尔兰。在罗马帝国时代,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并称为“蛮族”。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08,(3):43-43
July——7月 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Gaius Julius Caesar)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安东尼建议将恺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恺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命名。英语7月Iuly由此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5.
早在新石器时期,英伦岛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公元前2-3千年,欧洲大陆伊比利亚半岛的比克人来到不列颠岛定居,相传英国现存的巨石阵就是他们的杰作。在公元1世纪以后的一千年中,不列颠三岛先后受到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丹麦人和诺曼族人的侵略和征服。公元43年,罗马人攻进不列颠岛,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长城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万里长城,但知道英国有长城的人恐怕为数不多。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沿着分界线有一条逶迤的土墙,称为英国的长城,或哈德良长城或罗马长城。至今仍有城墙遗迹,是一旅游胜地。哈德良长城是在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时修建的。公元43年,罗马人侵占不列颠,不列颠成为罗马帝国的45个省份之一。哈德良(76-138年)是古罗马皇帝(117-138),他对外采取谨守边境政策,对内加强集权统治。他镇压犹太人暴动(132-135),编篡罗马法典(code),奖励文艺。当时罗马帝国只占领了现在的英格兰这个地方,而北方的民族屡次进犯罗马帝国的占领地。为了…  相似文献   

7.
《八小时以外》2013,(3):69-69
千百年前,在不列颠岛的西边,有一个叫做爱尔兰的小岛,岛上居住着一群自由的人。很多很多年,他们没有像英国和欧洲各国一样探索海洋,开发大陆,而是安详地生活着。每天,他们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也享受着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他们有一个对于东方人来说既美好又神秘的名字:凯尔特人。  相似文献   

8.
张复光 《考试》2013,(2):53-58
英国是历史悠久的君主制国家,直到今天,君主在名义上仍然是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国王的诞生最早在不列颠建立国家的,应该是前2000年代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凯尔特文明。凯尔特人的知识主要是从罗马人的历史记载中获得。他们信奉自然宗教,各部族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自然也没有王朝。尽管如此原始,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在公元前385年,凯尔特人洗劫了罗马城(显然,并不是居住在不列颠的那个部族)。  相似文献   

9.
国家与玫瑰     
尽管历史充满残酷,但它又是那么多情。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当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今法国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  相似文献   

10.
尽管恺撒的执政时间处在罗马共和国末期,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他和在这之后的罗马帝国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他,很难说屋大维能不能开创那个强大的帝国。  相似文献   

11.
罗马作家苏维托尼乌斯在他的传世之作《罗马十二帝王传》里,这样描述了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个人之一——朱里乌斯·恺撒(即人们常说的恺撒大帝)的末日:“当他就座时,阴谋者向他围拢来……辛布尔抓住他的托迦(注:古罗马男子常穿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一欧洲中古宗教势力向英国发展的情形五世纪初,罗马帝国军队的撤离不列颠,以及萨克森等人的入侵,使得基督教暂时在不列颠消失了。不久之後,爱尔兰基督教(或称克勒特基督教)经今苏格兰传到今英格兰北部。罗马支的基督教(即俗称的基督教,後称罗马教),在大陆传布时,注意到了英格兰。六世纪末,罗马支基督教传入了英格兰,逐渐在岛上向北传布,与爱尔兰基督教在英格兰北部发生冲突,六六四年怀特拜宗教会议  相似文献   

13.
恺撒的独裁统治招致罗马元老院贵族共和派人物的极端不满。公元前44年3月15日,共和派集团将恺撒刺杀于元老院。共和派  相似文献   

14.
不列颠群岛上最古岛的居民是凯尔特人(The Celtic),他们并不是现代英国人的祖先。居住在不列颠南部的凯尔特人称自己为布立吞人(Bri-tons),不列颠——意为布立吞人的土地(the land of Britons)——就得  相似文献   

15.
刺激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刺激的时代,远为其他时代所不及。毋庸置疑,古罗马人是有自己的竞技场,但是我仍怀疑就连古罗马人是不是也像我们今天这样要不断地追求刺激。他们的城里没有连续24小时营业的电影院,也没有大量销售《人猿泰山》和《阿拉伯酋长》的出版社。他们不知道你今天从飞速的赛车赛中体会到的兴奋感是什么样的。他们没有飞机,因此从来也不必提心吊胆地观看空中的“特技表演”。他们要么读维吉尔、恺撒和其他著名作家编写的教科书,要么去看角斗士角斗,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选择了。不管是多么善良的上学的男孩,得知大多数罗马人爱看角斗士…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并且扩大词汇量呢?笔者认为,适当地了解一些关于英语词源的知识,可以为今后通过构词法扩大单词量奠定基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里的日尔曼语支中的低地德语。公元五世纪,德国西北部的盎格鲁人、撤克逊人、朱特人征眼了不列颠岛上的土著凯尔特人。不列颠岛的入侵者使自己的语言变成了该岛的通用语言,现代英语便是从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剧《裘力斯·恺撒》中,莎士比亚将罗马平民作为一个整体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刺的刻画。传统的文学解读只停留在表层文本的阅读上,因而将罗马平民解读为暴民,他们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被不同的政治团体所利用。也显示出巨大的破坏作用。但解构主义的阅读方法能发现文本中的内在矛盾和自我拆解因素.从而挖掘出潜文本中罗马平民作为历史进程决定因素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庞贝城可以称得上是古罗马最繁华的城市,但这座城市却在公元79年在维苏威火山的一次大喷发中毁于一旦。沉睡1600多年后,这座“凝固在时间中”的十城得以重见天日。老普林尼是罗马帝国斩海军司令官,也是一位作家,在庞贝末晶的求援行动中丧生。他的侄子小普林尼曾给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写过两封信,第一封信交代了叔叔遇难的过程,第二封信则详细的记录了维苏威火山大喷发的情形,本文就是小普林尼写给塔西伦的第二封信。米塞努(Misenum)是邻近庞贝的一个城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恺撒之死     
恺撒是古代罗马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恺撒出身于没落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就有着非凡的志向,幻想权威和荣誉。他喜欢阅读关于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但读了之后,却又使他黯  相似文献   

20.
王城 《成才之路》2013,(36):49-49
自古英语形成之后,英语史上遭受了三次重大的文化入侵,冲击了不列颠岛的方方面面,包括语言,从而促进了古英语向中古英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