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报业经济的思考谭云龙报业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细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表现十分活跃。尤其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下,报业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一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  相似文献   

2.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期刊出版工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我国期刊出版继续呈现蓬勃向上的新的繁荣景象。在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期刊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科技文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  相似文献   

3.
1992年是中宣部组织的精神产品生产“五个一工程”实施的第二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为这项工程注入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课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十四大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在新形势下抓精神产品生产的新路子。在各地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亲自参与、具体落  相似文献   

4.
我国报业法律控制的“初级阶段性”我国报业法律控制的初级阶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报业发展和法制建设赖以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重构之中,报业本身发展的市场身份不够明确以及报业控制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郑重明确:“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处在重构和发展之中,因而每一次思想的解构和重建,都会激烈地震动生活的各个层面。如1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1993,(Z2)
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深入贯彻,连云港市经济建设加快了速度。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也注意发挥自己的特色,采取相应措施,使创收上了一个新台阶,1992年净收入达到382.45万元,较1991年的109万元增长263.45%.为市广播电视局总经  相似文献   

6.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播出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在亿万观众高度赞扬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传来了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在全国上下沉痛悼念邓小平的日子里,电视台再度重播《邓小平》,构成了悼念邓小平现场,追思邓小平同志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和贡献,重点颂扬和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看过此片之后,我们清楚地感到什么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邓小平》第8集一开头介绍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谈话中讲的一段话: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广东后,我厂修改了“八五”规划,为了发展生产需引进一套整页拼版系统。    相似文献   

8.
20年前的春天,深圳特区报连续刊发"猴年新春八评",向海内外传播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精神,掀起了一股舆论冲击波。20年后,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从1月30日至2月10日,深圳特区报连续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龙年新春八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硝烟弥漫的报业战场上,冲出一匹“黑马”,这就是当今报界的新型报纸——都市报。都市报一问世即受到市民的青睐,其发行量、广告收入扶摇直上。都市报激活了我国报业市场,引发了区域性报业竞争的战火,此种现象令人深思。 我国报业市场发育经历了三个阶段:有限的狭隘市场、原始的无序市场、开始发育的有序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报纸数量有限,多是公费订阅,该阶段可称有限的狭隘市场,或无市场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94年1月,报业进入原始无序市场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正式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业随之步入市场,1993年年底,报纸达2040种。1994年1月召开的中央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报业市场开始进入培育有序市场阶段。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10.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党委机关报的一项根本任务.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舆论要正确,这是第一位的要求,舆论不正确,就会把人们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二是要能够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建立在读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高超的宣传艺术统一起来,把党委机关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吸引力、感染力结合起来,既要坚持正确导向,又要提高引导水平.下面结合新疆军垦报这几年的实践,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保证新闻舆论的正确政治方向我们的报纸首先要深入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精神,抓住了这一根本内容,就是抓住了正确舆论导向的灵魂.这方面的任务我们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一是用社论、评论和理论义章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一些基本观点.例如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我们连续发表了八篇学习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宣传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我们连续发表了八篇学习十四大精神笔谈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四大主要精神.去年11月为帮助广大职工学习领会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由人民出版社、韩国汎友社和大韩出版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韩文版首发式暨中韩出版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参加会议并就该书韩文版的出版及中韩出版交流现状讲话。据悉,该书作者吴松营是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的全程记录人。作者在书中首次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南方视察,以及南方谈话的真实内情和细节。韩国汎友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犹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再次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抓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新闻媒介在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南巡谈话及促进改革开放起了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促进了报业的大发展,从1992年起全国多家报纸纷纷扩版,增加信息量;几乎各家报纸都推出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或增刊,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当前的报纸扩版热中出现了一些新闻误区,如对社会上的某种不良社会现象或默认,或赞赏,或支持,忽视了宣传效果,出现某些新闻工作者思想意识的错误倾斜。  相似文献   

14.
戴舟《党的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所收录的文章大都是在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发表的。笔者阅读全书,深为作者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忠心耿耿的精神所感染。该书凝结着作者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系统学习研究的成果,以及对做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独到见解,是目前尚不多见的一部有相当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的力作。  相似文献   

15.
江苏张家港市曾确立从1991年到1993年用3年时间实现乙级音箱市的奋斗目标。1992年初,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指引下,市广播电视局定下实现乙级广播音箱市“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广播电视部门领导和指导下,全市广播电视工作者发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相似文献   

16.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前,中国国内和国际的双重环境,都使破除意识形态坚冰、发展市场经济成为执政党必然的选择。邓小平将经济改革放在了政治问题的高度,才有了南巡的勇气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许,一列没有编号的列车驶入深圳火车站。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和省委书记谢非、深圳市委书记李灏—道,迎接一位他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1984年,这位老人家曾经来过广东。此后每年,广东省委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动员他再来广东,但始终未能成行。这一等就  相似文献   

17.
在5月11日举行的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播电视改革”这一重大课题被列为1993年省广播电视学会学术研讨的重点。这次会议由会长周顺生主持。会议回顾了省学会自1992年7月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产生新的领导机构以来的工作情况。大半年来,省学会遵循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精神,以及  相似文献   

18.
"这么重要的思想不宣传不报道,那邓小平他老人家来广东干什么?我们豁出去了!"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一行即将离开深圳,前往珠海。自从邓小平一行于1月19日抵达深圳,几天来,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在港澳和海外媒体上不胫而走,但风暴眼中的深圳,却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1995,(6)
企业与新闻界联姻的成功探索《旌晶食品报》编辑部德阳市旌晶食品厂是1985年粮油体制改革中兴办的小企业。七八名职工,规模小,产品单一,加上旧体制的束缚,企业发展缓慢。1992年,厂领导带领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探...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当年邓小平南巡启动的改革是为市场经济合法性保驾护航的话,那么,今天的改革使命与任务,则是仔细厘清和夯实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基础今年春节,恰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1992年的1月18日到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带着全家老小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沿途发表了很多富有冲击性的谈话,史称"南巡讲话"。与20年前那个特殊的春节有些相似的是,进入21世纪12年之后的这个中国龙年春节,呼唤改革、强调继续改革的声音再起。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