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医学是理论医学及在“非典”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民间中医生在疫区治疗艾滋病的情况以及目前中医治疗艾滋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较为肯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广阔。但存在忽视中医学自身标准、传染病法等法律不利于中医药参与治疗艾滋病等问题。为了13亿中国人健康,弘扬中医药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4.
秋水 《百科知识》2010,(23):4-7
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指出,经过国际社会多年来为防治艾滋病做出的积极努力,全球艾滋病防治在2007年首次出现了“明显的重要进展”,艾滋病病毒新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张路 《百科知识》2007,(12S):4-6
从1981年发现至今,艾滋病已流行26年,迄今医学界尚无根治该种疾病的方法。另一方面,公众对艾滋病的知识也比较贫乏,增加了防治这一疾病的难度。 下面是艾滋病的一些基本常识问题,如果你能答对60%以上,说明你对艾滋病有“抵抗力”,如果公众中有60%以上的人能答对60%的问题,遏制和战胜艾滋病就增加了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7,(23):78
前不久,安徽省老科协卫生防疫保健分会选派二名医学专家到安徽省建工海外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举办首次“出国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班”。专家们围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出国人员应当了解和承担的预防艾滋病的法律责任和预防艾滋病的义务。93人听取了专家的讲座。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也未研究成功,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世纪瘟疫”、“超级癌症”。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病例以来,艾滋病已迅速传播到世界五大洲,到1994年7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已达85万,实际病例约为400万。目前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病例还在增加,估计到2000年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累计可达4000万,亚洲占1000万。 1985年我国才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到1994年11月HIV感染者已达155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占43例。与很多国家比较,我国为HIV的低感染国家,但是存在着HIV/艾滋病潜在传播的危险,爆发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早日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向“零”艾滋病迈进的目标。有效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云南省玉溪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研究课题组通过长期对吸毒人群实施艾滋病综合干预,引入BED—CEIA、ML—PA新近感染检测方法,实施阴性队列、死亡队列,围绕“降低HIV新发感染率、死亡率综合性研究”思路,综合性研究玉溪市吸毒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死亡率变化态势,评价20年来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伦敦大学的病毒学家拉文德拉·古普塔及其团队3月5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一项艾滋病治疗结果,称一名未透露名字的伦敦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艾滋病可能已被治愈。这意味着继“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之后,“伦敦病人”可能成为第二位被成功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不过,古普塔团队称,目前还不能下定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长期缓解”这种说法。也许要对这名病人观察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确认其是否被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0.
两名原本被认为已经”痊愈”的艾滋病患者病情复发,给苦苦寻找艾滋病治疗方法的医学界泼了一盆冷水。不过,媒体1月2日报道.在不少艾滋病研究者看来.艾滋病“治愈”失败带来的不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产业     
中国首例抗艾滋病药品“克度”诞生国家卫生部要求东药集团东北制药总厂立即提供18万片“克度”(齐多夫定)片剂,用于艾滋病患者治疗。它的上市将结束我国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1,(24):1-1
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时,我应几位媒体朋友之邀,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去采访。实话实说我对于艾滋病还是非常恐惧的,每当我和人们谈及艾滋病的时候,大有“谈艾色变”之态。虽然我早在2001年、2005年还曾经在期刊上做过艾滋病防治专题,告诉人们艾滋病并不可怕,健康人和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诸如:握手呀、拥抱呀,在一起吃饭呀等等不会被传染上艾滋病,  相似文献   

13.
安徽阜阳市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半截楼”西瓜近日在阜阳一些地方遭遇传言,指称西瓜被人注入了艾滋病人的血液,引发市民的恐慌心理。阜阳市政府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辟谣,让市民放心吃西瓜。在国内这不是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谣传了。早在2001年,起始于天津又流传至北京等地的艾滋病病人用“艾滋病病人血液针筒扎人”就引起了各地的恐慌,以致津京两地有关部门不得不在公共场所守候和防范,以安抚人心。最后查出是有人以红药水冒充血液搞敲诈。多年来,艾滋病的科学研究进展和艾滋病防治的科普宣传,使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不少…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人们谈(?)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但(?)自(?)还没有找到(?)的药物来治疗之。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对付艾滋病的良策。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最终(?)于单个分子的(?)。于(?)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人造分子合成新的药物,用以发现并消灭这些急险分子。 报(?)《大众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经用电脑设计出了分子“钥匙”。有可能打开人体内诸如艾滋病和恶性肺(?)之类疾病的治疗之“(?)”。美国科学家用电脑设计出了一种称为QM212的人造分子团,并已在生物实验室里大批生产,促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晚期。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而这些途径中,可能有你不知道的“九大”途径。  相似文献   

17.
4个月前,在北京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李想被迫停止了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因为买不起“.……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7,(9):23-23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王哲第一次听到汤飞凡的名字,是在1986年10月。 当时24岁的王哲,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那天在班车上,一位他向来很敬重的老师突然大发感慨道:“如果汤飞凡不死,肯定能获诺贝尔奖!”“一心想着出人头地”的王哲,并没太把这个前辈放在心上。毕业后,他一度成为中国防治艾滋病最为年轻的专家,后又前往美国深造。  相似文献   

20.
庞诚 《百科知识》2006,(5X):9-10
昂首步入21世纪的人类已拥有了最现代化的医疗技术。却依然面临着艾滋病、禽流感、疟疾等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其中影响人数最多的疾病并非已深受关注的艾滋病,而是一种堪称“历史悠久”的疾病——疟疾。它也是当今除艾滋病外上升趋势最为显著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