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合理地确定第一次试举重量 经几年观察比赛统计证明:运动员突出地发挥最佳运动成绩,必须具备较高的试举成功率做保证。成功率若高会给以后的比赛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信念。否则,会产生不良因素,导致一个时期内总是担心自己在竞赛中,试举是否成功。为此,提醒教练员,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应当根据以往比赛最佳运动成绩的发挥和试举成功率,结合平时的训练最高成绩,赛前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青少年业余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跨栏训练艰苦程度和一些重大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一个较好的跨栏运动员同样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承受在将来的运动生涯中精神上和肉体上极大的压力,在目前和将来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近来业余训练教练员逐步地认识到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重要意义,开始在训练实践中学习运用心理训练手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跨栏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个  相似文献   

3.
浅谈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游泳竞赛日益激烈,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就越来越显著,游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因此,赛前心理调控在游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竞赛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素质高要求的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充分发挥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肖威 《中华武术》2005,(7):9-10
心理训练,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练习者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教育过程,以及学会调节各种心理状态的方法。田径运动成绩的高低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的运用具有直接的关系,更有心理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田径运动训练中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有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而且还要具有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在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有:  相似文献   

6.
1心理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心理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最佳水平。以适应运动技术和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形成专项运动所需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训练中。应训练什么。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从而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及赛前调整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根据速滑运动的项目特点,加强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使之有一个良好的赛前状态,对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就此提出几种速滑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能力及赛前心理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曹宪明  史燕今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07,29(4):44-45,57
花样滑冰节目编导是为运动员编排适合自身特点和技术表演水平的比赛节目的编排创作者,花样滑冰编导的能力限制和影响了花样滑冰运动员整体水平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获得。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和专家调查等方法分析花样滑冰节目编导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结构,其结论是花样滑冰节目编导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良好的音乐舞蹈和文化素养,掌握竞赛规则,通晓节目编排技巧、方法,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田径短跑项目在我国快速发展,短跑运动之间的竞赛更加激烈,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需要短跑运动员具备更加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对于想要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教练员来说,首当其冲的是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水平,对待不同的运动员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蹼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因此,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调整在蹼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动状态是由心理和生理效能共同实现的,良好的运动状态是获取优异比赛成绩的必要条件。唤醒是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状态和程度,是行为及生理的强度。唤醒影响运动状态形成的理论有:内驱力理论、倒U理论、最适功能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发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问题,选取中国技能和体能两种类型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他们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结构模式之间的区别以及心理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为更好的训练和控制他们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技巧项目尖子运动员控制体重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控制体重不能陷入盲目性,必须要讲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冯凯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1):61-62,72
当今技巧运动水平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国际规则给技巧上面人提出了更高的倒立要求,高单臂系列变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和队组的实力水平。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全面的倒立功技术,并有较高质量,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尹蓉  陈新雄 《体育科研》2016,(5):62-65,76
成龙的功夫电影在继承李小龙式武打片后,又创造了中国武打片的新样式。成龙的功夫是从戏校中学来的,所以其功夫电影中的“打”与中国戏曲武戏的“打”关系密切,显示出杂糅百家、趣味盎然的风貌,其结局也具有戏曲大团圆的特点。成龙将戏曲武打技巧搬上大银幕,使“打”在新时代和跨国际中不断发展,这对未来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力图以体育心理学为切入口,通过长期加强体育锻炼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谈心理因素在篮球投篮中的影响及训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投篮技术、投篮时机、身体素质及心理状态等。而在一场高水平的比赛中,运动员较长时间承受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刺激。因此篮球运动员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才能发挥最大的运动潜力,因此,在实践中找出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是提高投篮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重要方面,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快乐体育,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蒋光明 《体育科技》2010,31(2):91-94
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技巧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的主要特征。结合自身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经验,对心理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深入探索了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以下途径和方法:树立必胜的自信心,创造良好的训练气氛;构建新型的师徒关系,促进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开展挫折训练,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培养兴趣学而不厌,提高心理素质建设水平,旨在为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指导思想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将意念与技巧性体育项目有机结合,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分析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在放松与紧张的情绪中做到平衡地调配自己,主动地控制自身良好的运动状态,通过意念控制正常展示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