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的成分》的教学思路是: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土壤是怎么样的;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土壤的成分;最后总结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在以前教学这课时,先是出示土壤的概念,接着给学生解释土壤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是否潮湿、有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自然》第四册出现了“固体”“液体”“气体”三个名词,教材中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初步概念,即知道三类物体的属性,如固体是以“不会流动”作为特征;液体的显著特征是“像水这样会流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概念学习尤为重要。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名词概念,它们是抽象的,学生往往不易于理解。新教学大纲对生物学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知道、认识,了解、掌握),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则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说明基本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数学这门学科中最基本的内容,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概念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出发点与依据,因而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行的全国技工学校通用教材《数学》(第三版),考虑到技工学校的实际,编写得比较简略,在教材中,概念的定义一般直接给出,缺少启发、引入、解释、剖析等过程,加之概念本身是抽象概括的产物,其定义都非常简明,其中隐含着一些条件性质等内容,单从字面上看不易被发掘。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在黑板上对照课本将概念一抄了之的话,必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被动接受,不懂得主动去探究,只片面了解定义表面形式,不知道其实质内容等问题,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例如:认识果实、茎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鸟、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金属的共同特征,溶解现象的共同特征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建立科学概念时,一般要经过  相似文献   

6.
实验方案是怎样制定出来的1、钻研教材和大纲,掌握大纲和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的目的及其要求。二册自然教材,有8个实验,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可以完成。如“水的蒸馏”,“水的过滤”、“土壤里含有腐殖质”。有的实验时间长,靠在平时进行观察、记载、分析。如象“种向日葵”、“养蚕”等。课堂上完成的实验,要求学生事前作好准备(如需要哪些器材)掌  相似文献   

7.
浙江版八年级科学教材《土壤中有什么》一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土壤中有何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在上课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整个课堂围绕“提出问题——对问题形成假设——  相似文献   

8.
等效概念是高中物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如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换、等效摆长、等效重力加速度、等效电路等 ,都采用了等效思想 ,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变压器电路的教学中 ,教材给出了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电流比关系 ,学生在解决有关变压器电路问题时 ,只知道死记硬背地套用公式 ,缺乏灵活应用能力 .特别是在题目中不要求求解副线圈的电流和电压 ,而是要求求解原线圈中的电流时 ,由于学生不知道变压器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公式 ,要解决此问题只能用书本上的公式进行迂回解答 ,既费时又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水》是《水和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等。本节课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对有关水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初步知道水的特点,并以此对物体分类之后初步接触固体、液体和气体科学概念,又为今后进一步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喜欢数学课,每天两节数学课,加、减、乘、除只知道应该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更不知道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为此我尝试了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实际上是一种"档案评量",是用来检验课堂的学习,并从日记中找出教学盲点,逐步建构完整的数学概念。它是检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了解和运用,而并非检验列算式的能力。基本题型是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自然》(实验本)第四册第1课《水》和第4课《空气》中,在认识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时,要求学生知道它们都是透明的,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建立“透明”这一抽象的概念,显然是比较困难的。我在随州市召开的“湖北省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教材培训会”上执教《空气》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能  相似文献   

12.
教材处理。进入职校的学生对教材不满意是有道理的。因教材的专业性较强,且受到篇幅的限制,有的概念难懂。比如制冷工程中的 "熵 " "焓 "的概念,在电子技术中 "谐振 "的概念,在电工技能中 "三相平衡 "的概念等,这些概念需引入其他知识和例子才能讲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改革,由执教老师编出适于专业学生的教材,即每课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必须上课掌握;第二部分为难度内容,须有详细说明及附加知识点;第三部分为实验实习内容,要新颖,能启发学习的兴趣。   教法的改进。某些专业课可用倒叙法。让学生先知道…  相似文献   

13.
<正>圆柱分为直圆柱和斜圆柱,在教材上只要求学生认识直圆柱。在学习直圆柱的概念、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上,怎么做可以让学生认识斜圆柱?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一、呈现不同类型的圆柱,丰富圆柱的概念1.呈现不同圆柱,补充圆柱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朱晟旻 《新疆教育》2012,(16):53-53
现行化学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和认知规律,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概念的严密性。此时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材整合的内容和方法有多种,本文以水的净化、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节教学为实例,阐述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整合的作法。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备课要精
  自主高效课堂的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这并不是说明我们的教师可以靠边站了,任务可以放轻松了,相反的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首先,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材,更要吃透教材,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会冒出什么样的问题,不知道他们会拐到哪个知识点上,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在课堂上会指导、能引导,更能适时追问以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教师还要备好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否则你设计的活动学生不喜欢、没兴趣,或根本不知道,那么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生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融入不到教学中来,这样的课都是失败的,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概念 ,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对同一概念的认识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 ,有的只给出表象 ,但不提名称 ,有的虽给名称 ,但不下定义 ,有的给出定义 ,并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细致的说明。下面以几何概念为内容 ,遵循儿童认知规律 ,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谈谈对下定义概念教学的看法。一、扩大概念的外延 ,促使学生明确概念的本质由于教材篇幅的局限 ,例题不能太多 ,只能选取富有代表性的 ,这样对形成概念的感知材料有一定限制。如“周长”这一概念 ,教材通过学生自己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 ,或在点子纸上画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图…  相似文献   

17.
在高师函授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一般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不善于挖掘文字表述所蕴藏的内涵,更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代数课,在理论的叙述中既采用了文字也使用数学符号;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要求完整、严密;推理中应用的概念既多又抽象;代数中有很多相近概念,类似定理,常常由于一字之差就有截然相反的涵义,在不同的场合,同一概念、同一定理的应用,往往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出现。可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剪刀、三角板、喝饮料时的吸管等)中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角,再在画角、折角、做活动角等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抽象出角的几何图例.教材中不给角下定义,只让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从一个点画一个角.教材作如此安排,那我们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中,对角又有怎样的印象呢?根据课前的了解,更多的学生认为"角是尖尖的,在最顶端的地方".学生的这一认知经验与数学中角的概念有非常大的中突.因此,我将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角的直观几何形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在丰富的学生自主操作活动中,加深对角的特征的理解,会正确判断角、会画角.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只使用教辅而不重视教材的读,通过面批作业和从命题者角度分析高考试题而引导学生重视读教材,学生重视读教材才能夯实基础,从而提高应用课本知识(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的能力。读教材主要是读《考试说明》精读概念和构建知识网络,研读当年的《考试说明》以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通过标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精读概念的目的,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形成生物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进行土壤成分分析的重要步骤,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时候学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所述有较大的偏差,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意外出现的实验现象 根据教材所述,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步骤是:把晒干的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实验现象:冒烟,有气味,颜色变浅。实验原理: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