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人身权是律师一切权利的基础。我国相关法律对此却规定得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一些重要权利甚至未予认可,以致辩护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人身权遭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我国应在借鉴其他国家保护辩护律师人身权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辩护律师的人身权保障。  相似文献   

2.
辩护律师是刑事诉讼中重要参与人,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赋予了辩护律师特定的执业原则与诉讼地位。以保障律师法律使命的实现。然而,现实中辩护律师却遭遇了尴尬的处境,游离于公诉人与当事人之间。因此从律师本质属性出发,应当重新界定辩护律师的法律地位与诉讼角色,赋予律师应有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人员讯问时辩护律师在场,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充分行使辩护权,防止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维护控辩平等以及实现司法公正都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建立辩护律师在场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辩护律师与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辩护人一样,仅仅具有从属性质的上诉权,不享有独立上诉权,而赋予辩护律师以“独立上诉权”实属必要和可行。因为被告人在经辩护律师多次劝说后仍然不愿对错误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辩护律师应该享有独立上诉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型的条件下,辩护律师对事实的真实义务,应理解为辩护律师有依据事实进行辩护的义务,即善意地依据其认为是真实的事实进行辩护的义务;辩护律师对法律的忠实义务,是法治国家法律至上原则的根本要求;辩护律师对于诉讼中所得知的不利案件事实或未曾被发现控诉的罪行履行保密义务则构成了其对委托人(利益)的诚实义务之核心。当然,对于辩护律师的三种忠诚义务可能导致的内在冲突,必须贯彻法律正义的要求,在致力于法律正义实现的前提下予以协调。  相似文献   

6.
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我国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但仅靠检察机关主动审查羁押必要性显然不够,有必要允许辩护律师参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目前,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尚未赋予辩护律师充分的权利,检察机关与辩护律师之间缺乏充分互动,辩护律师的意见未得到足够重视。应通过立法赋予辩护律师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权,加强检察机关和辩护律师的良性互动,充分尊重辩护律师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辩护的本来意义,是被告方的一种通过防御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庭活动,辩护实际上包含民事辩护、刑事辩护乃至行政辩护,在我国,辩护专指刑事辩护.辩护律师的存在有三种意义:保障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和切实兑现;从程序上制衡国家追诉权;维护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在我国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只有律师没有辩护律师,律师在侦查阶段并没有辩护人的地位,这是学界一致诟病的地方.必须通过以下制度的确立来保障辩护权能够得到切实实施: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时,辩护律师有在场权和签字确认权;辩护律师应当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会见权;辩护律师应当拥有调查取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现行刑诉法增强了辩护律师在庭审中的法律地位。但在侦查阶段,侦辩法律关系的非科学化、法治化使律师在侦查阶段中的作用近乎扭曲。对于律师在侦查程序中与侦查机关的诉讼法律关系应从其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和法治国家先进经验诸方面衡量完善。  相似文献   

9.
辩护律师出庭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及诉讼公正,其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律师难于出庭。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从律师本身建设入手,更要从立法保障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0.
教师社会角色是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的具体表现。教师是年轻一代的教育者,这是对教师社会角色的基本概括。但是,不同时代对教师这一角色又有不同要求,这就构成了教师社会角色内涵的时代特征。一定时代教师的角色特征是该时代社会教育需要的集中反映,是该时代教师素质的根本体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将如何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说,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师范教育,能否办好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师范教育,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特征有一个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角色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角色探析刘云杉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不仅是智力的人,更是社会的人,这是一个为教育工作者悉焉不觉的“常识”。但作为“社会人”的学生,其角色内涵有哪些?其角色的特征与可资利用的正向教育功能有哪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与该课题本...  相似文献   

12.
刑事被告人举证责任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刑事被告人举证责任范围,是由举证责任性质以及控辩角色差异决定的,是实现控辩对抗、防止司法机关转嫁举证责任的必然要求。明确被告人举证责任范围,应当遵循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并重的原则,从立法上规定被告人只对有利于自己的主张负举证责任。被告人的举证责任分为自由举证责任和强制举证责任,前者以保障人权为主要价值取向,后者体现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的统一。为保障刑事被告人实现其举证责任,还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充实辩护律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长理想角色的定位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大学校长的角色进行了新的阐释,即大学校长应是学者型的社会家,教育型的管理专家,终身学习型的开拓者。对如何实现校长这一理想角色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律师法视野下辩护律师保密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护律师的保密制度是现代刑事对抗式诉讼制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包括保密义务和职业特权两大方面。该制度的缺失可能让辩护制度流于形式,刑事辩护目的形同虚设,甚至使律师背离其辩护职能,而成为国家追诉被告人的工具。从新律师法修改的内容出发,以国际视野看待我国辩护律师的保密制度,阐述新律师法对辩护律师职业特权的扩张及差距,进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法律梳理和理性分析,对辩护律师的保密制度在我国的完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是角色社会化,这是青少年的主要发展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社会化,将给青少年带来很多矛盾和心理困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调适,才能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5,(5):74-78
我国辩护律师制度作为刑事辩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辩护律师制度的完备与否也代表着一个国家法制的发展程度。2011年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修订,而其中对辩护律师制度的关注尤为明显,这也反映出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理念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虽然已明确列为立法目的,在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较大困难。而人权理念与具体制度的脱节不仅淡化了人权理念本身,而且也损害了法律自身的公平正义。因此,重申辩护律师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而以此切入重新反思我国整个诉讼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辩护律师与现代刑事诉讼关系的分析 ,突出了辩护律师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对我国辩护律师的现实窘境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革提出了一番设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科学构建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控辩双方证人证言的开示问题、没有律师参与的案件是否进行开示以及如何开示的问题、辩护律师能否将控方开示的证据材料披露给被追诉人及其家属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实有从法理上予以探讨的必要。这些问题关乎国家追诉犯罪的利益、被追诉人及其家属的证据知悉权以及辩护律师保密义务三者之间的冲突和平衡问题。结合我国实际,依据利益权衡原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规则。  相似文献   

19.
教师角色的演变——从规定性到建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原为戏剧术语,后来运用于社会科学指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R.Linton将这一术语用来比喻“地位的动态体现”(role as the dynamic aspect of status or position). 有的角色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而有些则是由人际关系类型、互动与交际模式所决定,教师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iddle)将教师角色界定为: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对教师的期望三种类型。而教师的行为及对教师的期望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除承担教学责任外,  相似文献   

20.
同时担负起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既是社会对已婚职业女性的要求,也是已婚职业女性自身的愿望,但这两种角色常常发生冲突。探讨引起角色冲突的原因、寻求缓解冲突的途径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