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化学计算中有一类选择题,通过题设不能直接确定待求量的选项,只能通过讨论推导出它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推导出的取值范围才能确定选项.  相似文献   

2.
过量计算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更是高考必考内容。本文通过对过量计算的分析来阐述过量计算中范围的确定及讨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计算题中,用字母代表数据,由于字母取值存在不确定性,反应物间过量关系就有差异,反应过程也会不同。因此,解题时需要通过对字母取值范围进行讨论,设计多种可能情况,一般的计算题就转化为讨论型试题,使试题难度加大。灵活性增强。这类试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字母取值的可能范围讨论 在有并列反应或连续反应的情况下,如果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的用量,则需要进行多种情况的过量关系计算。一般来说,首先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寻找界点,确定区域,然后在各个界点和区域范围内讨论求解。’96全国高考化学压轴题(第26题)。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此题与国家教委高考命题组编拟的(1995年化学测试题)第24题,题型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4.
一、讨论法的涵义讨论法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计算题在缺乏条件 ,求解时一个方程中出现几个未知数以及一些用字母表示的过量计算 ,不能得到定解时需要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通过某些假设条件 ,加以讨论才有定解。二、讨论法解题的一般思路用讨论法解计算题 ,先要分析条件与求解问题之间的联系 ,建立讨论模型 ,然后形成解题的方法。如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或写出并列的各个化学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 )等 ,按顺序分析排查 ,确定答案。现举例加以说明。三、讨论法的解题方法例 1 .某金属氧化物的式量为M ,该金属同种价态的氯化…  相似文献   

5.
碱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在中学化学有关计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曾在高考多种题型中出现,这部分题由于牵扯到的反应多、物质间量的关系多,因此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也比较多.其中有类题型,由于某一条件的不确定,结果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能在某个范围内取值.这类题常用讨论的方法去解。  相似文献   

6.
范围讨论型计算题是指当两种物质按不同的量反应所得产物不同时涉及到的一类计算型试题(如H2S与O2反应、多元弱酸与碱反应、CO2与NaOH溶液反应,Cl2与NH3反应等),这类题目实际上是过量计算的演化和延伸,解这类题目的常规思路是:写方程式,找完全反应点;以完全反应点为基准,划出相应区间;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出具体范围,找出计算依据,确定计量关系,经过比较复杂的解题过程,才能得出题目答案。其实,对于此类题目可以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配平方程式的方法进行巧解。  相似文献   

7.
讨论型计算题是指有多个答案或答案为某个取值范围的一类计算题。此类题难度较大,在近年的中考试题和竞赛试题中经常出现。求解这类计算题,要克服思维定势和思维片面性的影响,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全面分析讨论,这样才能避免漏解或错解。下面举例谈谈这类计算题的解法。冽1点燃10克H。和O。的混合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可得9克水。那么原混合气体中含氢气的质量可能为()。(A)4克(B)1克(C)2克(D)9克历析因10克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只生成9克水,故一定有一种气体过量。哪一种气体过量?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H。过量时…  相似文献   

8.
化学计算不仅是一种定量研究化学物质间相互反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解题灵活性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非常有益的途径。化学计算中常见的是过量计算,然而过量的判断经常让很多学生困惑,由于事前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一种物质过量,所以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我认为,对于过量的化学计算,其解题方法都是类似的,具有普遍性。如果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哪一种物质是过量的,那就采用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系统分析方法进行讨论,也就是说,对于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周密的讨论,直到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9.
运用图象法解题,是从定量和变量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过程,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其主要类型有:讨论反应发生的程度、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讨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取值范围.其解题思路是:写出分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临界点的反应物的量或生成物的量,确定讨论的范围;在不同的范围内作出相应的图象.图象一般包括起点、转折点(临界点)、终点.其最大优点是:形象直观,不需要详尽细致的解题过程,只要根据图象就能很好的解答.用图象法解化学问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讨论型计算题为什么要讨论,用实例从反应物用量不同就有不同的反应进程、题设条件含有不确定因素、题设有隐含条件、字母题目中字母的不同取值以及根据题设列出了不定方程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讨论型计算题需要讨论的缘由。  相似文献   

11.
分类讨论是每年高考必考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分类讨论常常涉及参数,而且,参数在不同取值或取值范围下,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因此,许多同学有畏惧心理.为此,本文介绍分类讨论的五个切入点,以帮助同学们应对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先定义域后其它函数的定义域制约着函数的性质.例如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是一个函数是否为奇(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因此,确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讨论函数性质所必须首先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两物质发生连续反应的取值范围的讨论程序。  相似文献   

14.
王智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3):102-102
给出了两物质发生连续反应的取值范围的讨论程序.  相似文献   

15.
由滴定终点误差公式出发,讨论了影响这类滴定的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给出了计算突跃范围的公式,明确了指示剂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滴定反应体系、指示剂以及酸度条件诸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图解方法,能简便、快速且较为准确地确定配位滴定的滴定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由参数引起的数学讨论,一般说来无非两种情形,要么给定命题结论,由此去探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或须满足的条件,要么由参数的取值去探求命题在参数的制约下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从而归纳出原命题的正确结论。但不论是哪种类型,在对参数进行讨论时都必须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而要做到不重不漏,关键是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讨论方案。本文试图通过举例说明在对参数进行讨论时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类讨论是数学解题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在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中,一般涉及较多的基础知识及知识问的横向联系。有的数学问题中含有字母参数,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有的数学问题由于题没条件具有多种可能的情形,导致结论的不确定:有的数学问题结论尽管一致,但导致这一结论的前提却不尽相同等等。这些数学问题的求解,必须对参数的不同取值或题设的各种不同情形一一列举,进行分  相似文献   

18.
函数是初中代数的一个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有助于同学们学好与函数相关的知识.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分式型 这类函数在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时通常是满足分式有意义,但有时也不能随意约分和要注意区分"且"和"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朱广科 《初中生》2018,(6):25-27
分类讨论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通过解决各个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方程中的分类讨论 例1 若关于x的方程kx2-3x-9/4=0有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k=0.B.k≥-1或k≠0.C.k≥-1.D.k>-1.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化学讨论型计算题在各种选拔性考试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本文就此类题目的特点与归类作一简单介绍。1 过量问题讨论 此类题目的特点是告诉一个化学反应中多种物质的量,以迷惑学生。解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抓住“参加反应”的量或“反应生成”的量,开展讨论。 例1 现有氢、氧混合气体10克在一密闭钢质容器内点火爆炸,冷却后测得容器内有水9克。求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分数。 解析:此题已知量有两个,显然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量是水的质量9克,而不是H_2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