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内法规首次明确舆论监督地位 舆论监督特别是通过批评报道进行的舆论监督,是无产阶级政党报刊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功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很重视报刊的批评功能.他们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反复强调批评报道的重要性,而且亲自在报刊上组织批评报道,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报纸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应恰当地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揭露和批评阻碍改革开放的人和事,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新闻同行都感到舆论监督难搞.从客观上讲,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舆论监督深入开展的外部环境:被批评者当地组织不予配合;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干扰舆论监督.从主观上讲,记者的批评报道不准确或批评的方法欠妥,以致带来无休止的扯皮或引出“官司”.舆论监督外部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要探讨的是舆论监督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提高记者采写批评报道的艺术水平.近5年来,我在编辑《舆论监督》(原《读者来信》)版稿件的同时,采写了42篇批评报道.这里,仅就采写批评报道如何选择题材,寻找角度以及方式方法,谈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其修正错误",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最常用的方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央视<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批电视节目,把电视舆论监督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但是,仅数年之后,电视舆论监督就从当初的辉煌走向了平庸.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批评报道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据介绍,新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发生新闻官司近2000起.开展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记者如何加强自律,防范、减少法律纠纷,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记者除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外,还要做到"三点",尽可能地避免因舆论监督而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5.
开展新闻批评是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和理论原则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时,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一.明确新闻批评目的,纠正错误观念 运用新闻批评必须明确批评的立场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眼下.一提起新闻舆论监督,人们大都认为它特指的是新闻媒介的批评报道.这种几乎无人异议的说法,流行得比较广泛.导致我们在日常的宣传报道工作中.强调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时.批评报道成了“座上客”.正面宣传则羞于一隅。批评报道等同于新闻舆论监督.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在宏观上.它使人们把正面宣传与批评报道割裂开来;在微观上.它使人们把新闻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变成了只有一种功能的单刃剑。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舆论监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舆论监督≠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把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画上等号,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但舆论监督并不是批评报道的同义词。舆论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政府、国家公务员的舆论监督,二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三是对报纸舆论本身进行自我引导和监督。 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职责,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正确地实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有没有一般方法?如果有,它是什么?笔者最近在研读《邓小平文选》时获得答案.小平同志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说:“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要“合时宜”.这虽是针对报纸批评讲的,但由于报纸批评是舆论监督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和主要形式,舆论监督是由新闻批评转化而来的广泛揭露与裁决,因而“抓典型”、“有头尾”、“善诱导”、“合时宜”,完全可以视为舆论监督的一般方法.它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依然适用.  相似文献   

9.
欣闻珠海市作出规定,对批评报道“免检”。规定云,批评报道刊播前,任何被批评对象不得要求审稿;被批评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的新闻有异议时,可通过正当途径反映,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身为报人,对批评报道在珠海获“解放”振臂欢呼! 批评和自我枇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勇于利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我党这一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舆论监督也是生产力,有效运用可以收到免费疗疾、治病救人的奇效。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诚恳欢迎舆论监督是党风正的表现。但是,目前批评报道处境不容乐观,叫做“上边放,下边望。中间一道顶  相似文献   

10.
正三、新闻批评的含义、特点及舆论威力新闻舆论监督,从广义上讲,包括公众借助新闻媒介就党和政府的某项政策、决策、某些工作提出咨询、建议和意见,也包括对某一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和意见。这些看法、建议和意见可以是批评性的,也可以是非批评性的。但从狭义上讲,新闻舆论监督则主要是指新闻批评。换言之,新闻批评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1.新闻批评的含义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消极腐  相似文献   

11.
党报除了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外.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舆论监督.实践证明,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时.讲究不讲究宣传艺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如何讲究舆论监督的艺术性呢?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的最初形式是由批评和自我批评演变而来,主要针对党内的报刊批评,是党内的自我监督;报刊批评的主体和对象拓展到党外,成为群众批评、群众监督;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报刊批评被误用和扭曲为报刊批判;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十四大政治报告明确了舆论监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十五大政治报告论述了舆论监督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十六大以后,舆论监督的制度逐步完善;十七大以后,中共将舆论监督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予以保障并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如今,公民法律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而成为被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减少新闻官司,更好地保护媒体自身,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可以说,这并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记者的法律意识,使舆论监督报道更加客观,更加准确,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新闻批评,是以新闻为手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活动。它承担舆论监督最重要的社会批评任务,是实现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位省委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主旋律.我欢迎舆论监督我."这句话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舆论监督,理应成为主旋律的内容.主旋律并不狭隘,本身也具有多样性,甚至是立体的、动态的.就像乐曲的主旋律需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一样,舆论的主旋律也应该兼容歌颂与批评、支持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0):83-84
运用新闻手段开展批评,叫新闻批评。在我国,舆论监督是和法制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督促并行的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新闻批评。关于新闻批评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难,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更难.一些地方的领导总是以保持稳定等种种理由,限制党报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因此,掌握优势新闻资源的党报,却不能同时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导权.一位研究者对人民日报1993-1997年期间的批评报道作了抽样调查.根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5年的1825天的报纸中抽取420天的报纸,共得批评报道1082篇.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主要是对各级党和政府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进行的批评和制约,它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权力主体。党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接受媒体批评;各级党组织(包括政府等权力机构)及其领导人应主动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媒体批评,从而推动和促进我国舆论监督依宪依法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当前新闻媒介的重要报道形式之一.我们现在强调舆论监督,实际上是包括批评报道。我们现在感到舆论监督之难,很大一部分也是批评报道之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闻实践中,作为新闻舆论监督载体的批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批评报道的质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功效。例如: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即记者是新闻事实的旁观者;批评报道越多越好,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就得靠"曝光";认为舆论监督极容易引发纠纷和官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