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广东五华地方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18厘米左右,250克一条的常见,100克上下的多见,500克的就罕见了。黄颡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胡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发出"嘎嘎"声,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上方凛然戟指,"威"不可犯。倘若人不注意触其锋,立即皮破血出,痛痒并作,十分难受。这种鱼在笔者家乡五华山溪、小河产量极丰,很易钓获。现在夏天来了,正是钓它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10)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也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20多厘米,250克一条的常见,二两大小的多见;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八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嘎嘎”叫,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  相似文献   

3.
赵涵 《中国钓鱼》2006,(7):57-58
在野钓队伍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技法出众、钓法超群,看似与常人没什么两样,但一到了水边便显现出了他们“超人”的本领——别人钓不着鱼,他们却钓得着;别人钓着了,他们钓得更多。收竿儿之时,一提鱼护,简直可以让你目瞪口呆!如果你与他们闲谈、侃钓经,他们会娓娓而谈,憨厚中透着实在。可人们总觉得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或是“隐藏”了什么绝招似的。他们便是被本地钓迷尊称为“鱼鹰”的善钓者。  相似文献   

4.
贺建成 《钓鱼》2007,(8X):41-43
诱鱼也叫引鱼,诱鱼而钓就是引鱼而钓,或叫诱钓和引钓。是钓鱼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要想钓好鱼,多钓鱼,必须诱好鱼。不同的钓鱼方法有不同的诱鱼方法,使用哪一种诱钓方法,是由鱼情来决定的。诱鱼的方法有如下一些:先诱后钓,先钓后诱,边诱边钓,长诱久钓以及诱钓合一和钓饵诱钓等方面。现分别介绍如下,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邵晓华 《钓鱼》2004,(10):41-41
外出钓鱼,总希望能钓到鱼满载而归,此乃情理之中,但钓不着鱼时又是怎样呢,有的人一旦吃了“汤圆”(一条未钓着),就会咬牙切齿地感叹:“拉他网才痛快”而我却把钓鱼的整个“过程”作为追求的目的,作为种特殊的精神享受,从不计较是否钓到鱼。  相似文献   

6.
李宝夫 《钓鱼》2004,(9):12-12
钓友们凑在一块聊钓经,一聊三句话不离鱼路,可见鱼路之“大”,有人称鱼路为垂钓的“纲“(路线问题),渔具为垂钓的“目“(策略问题),纲举目张,可见鱼路之“重”。拿我这个“老钓“来说,钓龄青年时,把鱼路比作神秘路途。钓龄中年时,看鱼路犹如雾里看花,到钓龄老年时,识鱼路也并不是路路通,可见鱼路之“深”。  相似文献   

7.
类永藻 《钓鱼》2007,(5S):33-33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启事     
东子 《中国钓鱼》2005,(3):56-56
前一段时间,我又从黄适之那儿学到了一招手竿钓混养鱼时遇到大鱼如何应付的招术:本人原想不轻易外传,可第三届“光威钓王杯”各站预选赛又即将开站,为了使广大钓友能多上鱼、上大鱼,在比赛当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还是将这一招儿透露给大伙儿吧,或许在比赛当中还真能用得上呢。  相似文献   

9.
晓红 《钓鱼》2007,(1S):25-25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10.
钓黄鳝     
神州大地,江南江北的江河、湖泊、水库、山塘、溪流、稻田,多数都有黄鳝鱼。 该鱼特点是:体圆而长像蛇一般,但无鳞,最长80厘米左右,最重枷克左右。其垂钓方法如下: 一、钓具 钓黄鳝鱼可用细钢丝探钓和线钓。用一根0.6米长的钢丝,将头端拴上一枚长柄鱼钩即成“探钓”工具;用一条2~3磅渔线,长约1.5米左右,拴上一枚小鱼钩即成“线钓”工具。 二、钓饵 活河虾、蚯蚓、小活鱼、螺肉片、蛙肉片、小昆虫、蚕虫等皆可。 三、钓位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09,(6):44-45
钓鱼人总是会在垂钓中生出许多“新法”,千方百计来增加鱼咬钩的机会,以使鱼获量大增。一条“逗一逗,鱼上钩”(与之相似的还有:“鱼不咬钩逗一逗”、“钓动不钓静”、“轻提慢引,鱼儿咬钩变勤”等等)的现代钓谚.  相似文献   

12.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3.
刘日光 《中国钓鱼》2001,(12):18-18
“痴鱼”,是当地的俗称,浙江沿海名为“鰕虎鱼”,辽宁兴城一带沿海的渔民管这种鱼叫“扔巴”。 “痴鱼”,春季产卵,幼鱼生长到8月份便可以钓获,在8~10月这个鱼汛期,不管你会不会钓鱼或垂钓工具怎样简单,只要有合理的线坠饵钩组合,并在合适的海域垂钓,一  相似文献   

14.
微钓微养     
黄茨娅 《钓鱼》2012,(12):1-1
真是太可爱了!钓了一天鱼的老公,顶着烈日,辛辛苦苦,一身风尘的回来,将一天的“战果”直接往小饭碗里一倒。我定睛一看,天啊!小碗里游着一条微小的鱼,身上花纹多端,虽然娇小,身段倒是优美,原来是一条黄颡鱼。我仔细再看,顶多只有1.5厘米长,看得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若不是老公的钓技太高,1.5厘米的黄颡鱼又怎么会进入我家?  相似文献   

15.
纪录台     
我在水库钓鲤鱼时,喜欢用玉米粒撒窝诱鱼,熟玉米粒挂串钩。这种方法劳逸结合,窝点一天续一次,钓饵不上鱼基本不用换。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钓组有几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此钓组线不能长于50厘米,否则影响抛投的准确和距离;二是拴钩不能太多,3枚最好,多拴钩因上面的钩离水底远,很难诱使鲤鱼吃钩;三是因钩少饵少,获鱼的机会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6.
孙书静 《垂钓》2005,5(11):44-44
“渔夫鱼”是我们对以钓鱼为捕食方法的海洋鱼类的统称,包括鹅鱼、和尚鱼、青蛙鱼、蝙蝠鱼等.它们都是“钓鱼高手”,“渔夫鱼”的背部一般都有一根长剌.这就是“钓竿”;长刺的末端长有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回锅鱼”是指职业钓池中屡被钓了放,放了再钓,已对钩和饵产生高度警惕的鱼。“回锅鱼”食饵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对竞技钓鱼人来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丽新 《垂钓》2005,5(6):8-8
谈到钓鱼,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有竿、钩、线就可以了,只要往水边一站,谁都能钓上鱼来——低手和高手的差别只是钓多钓少罢了。话是没错,可大家要知道,这个“钓多钓少”里面可是有许多说法的。尤其在竞技垂钓活动中,选手们比的是综合实力的发挥以及或多或少的运气。  相似文献   

19.
钓界风云     
《钓鱼》2005,(10):56-56
“鳞影杯”宝鸡摆擂台;“客友钓具杯”在微山湖畔打响;碧波荡漾鱼友乐,绿柳青青垂纶欢;青岛举办首届“钓研杯”矶钓比赛;首届“钓鱼王杯”国际淡水邀请赛三场分站赛5月开战。  相似文献   

20.
宿含雨 《钓鱼》2010,(19):24-25
“台钓”两多:家当多、变化多。遮阳伞、钓箱、竿包、鱼护、支架、抄网一摆开来就懒得收拾了,所以一旦选定钓位,不管有鱼无鱼、从早到晚,就是“死位”也认了。也正因为如此,没鱼咬钩就鼓捣着钓饵、线组、浮标,搓饵无口改拉饵,腥饵不吃换香饵,钓灵不行变钓钝,自己把自己折腾个没完没了,以至于钓上鱼了是靠的哪一招就说不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