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内一些成熟的大众化媒体基本实现角色转型.从报道内容上.改变了以往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模式.增加时政、经济新闻;从报纸功能上,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从报纸影响力上.更加注重公信力,提高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从媒体自身建设上,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媒体;从媒体自身发展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这类媒体区别于传统党报党刊的主流媒体.有人称之为“新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2.
郑岗 《声屏世界》2011,(5):57-57
在信息多元化的当下,城市电视台电视时政栏目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在社会转型期的信任危机中,电视时政栏目要以提升媒体公信力为出发点,确立准确、及时、权威的定位准则,在引导社会舆论、强调传播到达率上有所作为。媒体公信力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承担着发出主流声音的重任。传播党委政府声音、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是时政栏目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3.
坚持新闻立台,创造权威、个性、亲和的本土电视品牌形象是争取最多电视观众的有效途径.舆论先行,发出权威声音电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并不是传声筒.城市电视台应做到充分利用时政资源,保持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有效提高时政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时政报道在宣传效果和收视率上得到双赢.  相似文献   

4.
晚霞  南杰 《新闻采编》2009,(6):45-46
都市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对时政新闻的重视程度可渭一家赛过一家。甚至可以这样讲,看一家报纸是否当地的主流媒体,那就要看它对时政新闻报道得好坏,因为,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时政新闻建立起来的。而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时政记者的素质高低。更由于时政新闻很多情况下是从会场上得来,因此,时政汜者需要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就是开会。  相似文献   

5.
《银川日报》于2012年11月18日创刊,是中共银川市委机关报。报纸充分发挥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敏锐捕捉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信息,突出思想性和深度报道,传播权威资讯,打造主流媒体,努力提高公信力,成为宁夏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6.
浅阅读时代报纸编辑的把关人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媒的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新闻事业兴衰的重要标志。浅阅读的到来要求报纸编辑的把关人功能进一步强化。强化把关人素养,事关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地位,事关报纸的公信力和持续发展。提升把关人素养,需要在政治、文字、信息及道德素养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阵地,在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可以作为转型突破口,但其制作、传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对这些困境进行探讨,为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发布中如何制作好、使用好短视频提出对策建议。守正创新是主流媒体的共同使命,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固步自封,不一味讨好,以开放的姿态和过硬的本领传递主流声音,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涂洁 《新闻前哨》2012,(9):65-67
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在新媒体时代,处理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理论,即政府要在事发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从业者,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播,成为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舆论导向作用不可替代,自然也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体。不过,今年6月11日发生在武汉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雾霾天气,本地电视媒体的新闻大战却没能在重大突发事件事发后4小时的黄金期内打响,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们虔诚地相信官方媒体,以为来自主流权威媒体的信息就是天籁之音不可亵渎。但是,陆续发生的若干假新闻事件,极大地考问着主流权威媒体的公信力。一是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假新闻;另一是“后妈虐童事件”,江西电视台首报后,报纸和网络都参与报道传播,结果却被证实乃人为捏造策划的结果。这些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  相似文献   

10.
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很容易从诸多媒体中寻找自己心目中最具公信力的报纸,从中获取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判断依据。所以,报道好突发事件,是主流媒体广泛赢得受众,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媒体的影响力来自报道重大问题上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赵建科  左燕妮 《新闻窗》2008,(3):117-118
做好时事政治的报道是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主流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由时政新闻在各类新闻中所处的地位及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时政记者在主流媒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所在媒体时政新闻的水平,关系到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是否对社会有利,还会影响到媒体自身的安危,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优秀记者。  相似文献   

12.
传媒公信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和可信程度,被视为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其核心是媒介的“信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公信力被认为是决定媒介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天,如何提升传媒的公信力已成为媒体自身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保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公正和健康,杜绝虚假、低俗和有偿新闻,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的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对媒体而言,“权威性”具有中轴意义,它与公信力、影响力、主流等概念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决定着报纸影响力的大小及其主流地位的实现程度。所以,它一直是党报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围绕重点——做深时政报道《关注》不仅为地方党报时政报道提供了广阔空间,更提供了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流媒体、权威发布、专业眼光,三种要素通过《关注》专版优化组合,成就《抚顺日报》的大时政新闻,努力做到有特色、有声势、有权威性、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肖菡 《新闻窗》2013,(4):14-15
时政报道“无小事”,这是长期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摸爬滚打”的许多老记者们对后辈的忠言。“无小事”是指,在所有领域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以其特有的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规范性等重要特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时政新闻的地位和影响力,使之往往成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之源、权威性之本。  相似文献   

16.
在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显迫切;主流媒体基于自身性质及长期的日常建构,具备了良好的公信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权威选择.本文界定了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所承担的角色,分析了主流媒体在危机报道中面临着信息不足、同质化、对网络舆论监测与治理有待加强的挑战,力图从构建全方位的主流媒体报道体系、加强有效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三个层面为主流媒体的危机报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报纸关注着大众的关注,同时,又时刻在用报纸的影响力影响着大众的关注对象和关注程度。在信息传播瞬息万变的时代,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流媒体,其价值的体现与媒体自身的影响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围绕主流意识形态,以主流舆论导向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人的观念,影响社会舆论,方可正确显现媒体的宣传作用和效果.从而实现媒体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正媒体公信力的逻辑起点在于公众信任,是一种公众的主观行为。因此,讨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问题,必须围绕媒体和公众关系展开。全媒体传播中的新型传受关系,改变了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对主流媒体保持和增强公信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流媒体公信力面临速度考验。全媒体时代的公众信息需求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呈现出一种急切的信息饥渴状态。很多人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来获取并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信息,一些利益群体抓住这一"机会",伪造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扰乱了舆论环境,甚至引起了社会恐慌。而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要经过采访、编辑、审核等专业流程,不可能做到像自媒体那样的随意地传播,主流媒体也不具备自媒体"人人都是麦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主流媒体是传媒业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人们衡量一家媒体或一张报纸是否主流,要看这家媒体是否反映了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是否发布了较多的权威性的信息。主流媒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媒体可以分为主流媒体和大众化媒体。主流媒体是指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媒体,即以质取胜的媒体。而大众化媒体则是指以受众数量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诉求的媒体,即以量取胜的媒体。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晚报、都市报就属于大众化的媒体。在美国报纸中,主流媒体只占3%,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份额却占全美的30%~40%。办主流媒体可以满足社会上的主流人群,是一种高利润、高回报、具有成长性的媒体模式。谈起主流新闻,人们往往都说时政新闻才算是主流新闻,这是对的,但并不完整。其实,很多社会新闻也是主流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它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报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来看,地域化是报纸未来发展的方向。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城市群的“主流媒体”,成为许多报纸的追求。通过创办《许昌日报·社会晨刊》,我们得到一点儿认识:要想办成一个区域的主流媒体,必须冲破只办一张“新闻纸”的观念。不仅要从“传媒”的角度,将报纸办成传播信息的通道,还要通过报纸,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行为出谋划策,并服务和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使报纸既成为一个地区的信息标志、信息权威,又成为许多公益活动的载体。正是靠着这样的理念,我们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与厚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