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 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2000年秋季开学,有三名学生家长提出了换老师的请求,尽管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学校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一名二年级学生想上一位三年级老师的课,学校对这名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后,破格让他跨人三年级,如愿以偿地进人了他所喜欢的老师的…  相似文献   

2.
情景之一在办公室,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错误,动不动就打电话用命令式的口气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也不管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在这些老师看来,叫家长来学校是最好的办法。在叫家长时,也不管家长是不是有时间与精力。如果家长没事还好,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事,只好丢下自己的事来学校挨批。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啊,怕老师不管自己的孩子,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击报复,怕老师说“你们家长对孩子都不管,我老师还管什么呢?”更有些老师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像家长跟他有仇,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势,用训斥的口气,用命令的口气让家长…  相似文献   

3.
如果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一个学校不可能有良好的声誉;学生的教育,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自然要大打折扣。可见在学生的教育中,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多么重要。作为班主任,理应主动架设沟通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家长交流沟通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校违犯纪律,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研究对孩子的教育办法,这是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在老师叫过家长之后,有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在家的情况。老师们不太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家长也知道不多。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多交流、多沟通,做到家校衔接,情况就会大为改善。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了。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一年一度的高一新生开学了,校园里车来人往,彩旗招展,一派节日气象,学生们脸上都布满着笑容,笔者为他们能考上省示范高中学校深造而高兴,但又为之担忧:在人生成长道路的转折时期,作为老师、家长及学生本人能否相互配合,把握住初高中的衔接,这对学生能否在高中三年健康地成长、成人、成才是一个十分重要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课题。二、初高中衔接的误区与对策1.监护误区主要表现在:家长与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监护脱钩。〔分析与对策〕有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家长,认为小孩考入县城中学,就交给老师了,而老师认为自…  相似文献   

7.
王久萍 《河北教育》2004,(11):41-41
学生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环境,如果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形成教育合力,会使孩子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教师在这种双向沟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应当主动、积极、热情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使之成为一个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积极合力,在与家长交流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家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要想把这三方面合成一股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力量,教师就必须处理好与家长及其他与教育学生有关的社会成员的关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和异性交朋友,真的像老师和家长说的那样是“变坏了”吗? 老师如果发现学生早恋了,是将该生叫到办公室来训斥一顿,再叫家长来臭骂一顿.还是……  相似文献   

10.
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如果会开得好,它的确能够起到老师与家长达到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地发布考试成绩和向家长揭学生的短,忽略对学生成长的展示,不但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造成家庭对学校教育抵触的恶性心理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怕家长     
正初当班主任都有一怕——怕家长。一怕家长把学生上学当生意做:时常有一些家长拿转学来要挟老师,尤其是一些优秀生的家长。听说哪个学校好赶紧转到哪个学校,对老师或学校有点意见也提转学。二怕请吃喝送礼的家长:没有几个老师喜欢家长请吃喝或者送礼的,这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不收,家长会担心你对他孩子不好,收了,老师的人品大打折扣。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不利。有一次,一位家长给我的手机充100  相似文献   

12.
张翠萍 《宁夏教育》2011,(10):66-6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发达,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变得便捷起来,"家访"慢慢被人淡忘,"请家长"却在校园逐渐流行起来。教室里、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如果你再这个样子,就请你把家长叫来,如果家长叫不来,你就别想上课……""请家长"到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事情大小,动辄就把家长请来,我认为很不妥。"请家长"要慎重,不能随便拿这个来威胁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之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和集体的教育外,还受到家长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郭相禄 《教育艺术》2008,(11):76-77
有些教师一遇到班里学生之间有什么矛盾或纠纷.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就叫家长来学校,且不说干扰了家长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我认为叫学生家长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根本之所在,试想,叫家长来学校,是每个学生极不情愿做的事情,也是学生最烦的.而对家长,学生表现出的是一种尴尬和无奈.甚至表现出对老师的仇视。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5.
徐英 《成才之路》2014,(5):64-65
正学校、社会与家庭这三方面的因素,关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家庭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很多老师都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以期待取得更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沟通的方式一是面谈。适合时间比较充裕的家长,利用来园、离园时间面对面交谈。二是电话沟通。适合于工作繁忙的家长,利用电话、短信等信息工具。三是文字交流。适合金口难开的家长,利用成长册、便条、家园联系手册等进行文字交流。四是网络平台。适合  相似文献   

16.
尚巾 《家教指南》2005,(4):38-39
拉近“三方”距离的互动游戏,应提倡! 《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丰台二中曾组织了一个叫“成长心连心”的活动,利用一天时间,进行了十几个互动游戏,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心灵上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三方都体验了一回沟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展的“家校对话”系列活动,采取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对话形式,架起学生、家长、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有利于凝聚学生、家长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也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并矫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家校沟通给学校带来的是活力,给家庭和学生带来的是实惠。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特殊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学生有大量时间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绝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9.
接待家长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家长与老师间的成功交流会为老师和家长双方今后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指明方向。因此家长接待工作要做到慎之又慎,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起到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和学校就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很多无用功。在家校共育方面,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搜集了一些老师对家长的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